日本买中国国债是在挖坑

2013年05月21日 00:07  中国经济周刊 微博

  钮文新

  5月13日,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宣布,经中国相关部门许可,日本获准最多可购入650亿元中国国债。国内有评论说,这是日本第一次获准购买中国国债,也是发达国家首次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这说明,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推进。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

  最近,中国央行又开始启用3月期央票发行了。这说明,央行的政策工具期限正在变长,而其背后的含义可能是国际投机资本——“热钱”流入中国的速度正在提高。这显然不正常。

  最近被热炒的“克强指数”显示,中国经济非常疲弱,实体经济和就业都发生严重的困难。中国经济现在的核心问题,是真正解决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问题,这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正确性”问题。

  要做到“正确性”,我们必须首先解决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在开放条件下,中国货币的松紧具有不可忽视的相对性。其一,货币收紧条件要与自身的过往状况相比较;其二,货币松紧条件要与境外、尤其是储备货币国家的货币条件的松紧相比较。我们过去只盯着中国货币条件和国内过往情况相比,而对于强大的外部干扰或是不以为然,或是无能为力。

  其实,更大的陷阱正在我们身边布局。5月14日,G7会议结束之后,日本带头提出将增加人民币在其外汇储备当中的比重。这实际是说,发达国家政府将加入中国外汇供给的大军,尤其是在发达国家货币条件极度宽松的情况下,无论中国央行构建多大的“货币池子”,这样的做法都会“淹死中国”。同时,无论各国政府购买量多大,都会极大地激励“国际套利资本”进入中国的信心。

  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应对这一重大行动,因为它会导致人民币“超乎寻常地快速升值”,而当中国经济垮掉后,这是一支巨大的“做空人民币”的力量。

  原理大致如下:发达国家持有人民币,意味着人民币货币供应量需要相应增加,必然引起人民币M2(广义货币)增速加快;中国今年给定13%的M2增速,所以央行不能无视M2的快速增长,势必出手压制。结果是:人民币外部需求挤压内部需求,使得中国表面上看货币供应量挺大,M2增速挺高,但国内企业将体会到货币条件趋紧。这会迫使人民币继续大幅升值,而国内企业加速走弱。更重要的是:中国货币政策将更为有效地被发达国家控制。

  我们现在必须放弃13%的M2控制目标,让M2的增长迅速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最核心的问题是,考虑境外人民币需求,使货币政策真正保持中性,坚决捍卫中国实体经济的健康。而长远之策,我们必须尽快研究。

  安住淳说,考虑到日本在外汇资产运用方面的情况,一开始小额购入中国国债比较合适。这就是说,未来有可能的话,日本会加大中国债券购买力度。如果日本敢进,其他发达国家呢?是不是会导致发达国家政府围攻人民币?问题很严重。

  克强指数

  英国《经济学人》2010年推出的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指标,源于李克强总理任辽宁省委书记时,喜欢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分析当时辽宁省经济状况。该指数推出后,受到众多国际机构认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朝鲜扣押中国渔船8次催逼要钱
  • 体育英超弗爵告别曼联5-5 阿森纳进欧冠 视频
  • 娱乐曝王宝强婚恋细节 婚前同居有一儿一女
  • 财经2012年白酒业暴利茅台毛利率超9成
  • 科技日本移动互联巨变:iPhone入侵浴火重生
  • 博客李连杰谈壹基金:我象抱着一个炸弹
  • 读书公车车祸引出的贪腐大案:中堂
  • 教育85后教授:学霸也可是高富帅(图)
  • 育儿多地妈妈当街哺乳“快闪”宣传母乳喂养
  • 水皮:黄金的下跌之路才刚刚开始
  • 杨涛:面对热钱我们应该警惕什么
  • 张庭宾:人民币升值逼死中国制造
  • 叶檀:十年内中国无农业户口
  • 商寅泉:房市政策变动呈箭在弦上之势
  • 张明: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的几个问题
  • 雷思海:美国退出QE忽悠世界
  • 黄凡:明星炒股巨亏说明了什么
  • 王德培:装傻充愣的人民币
  • 姚树洁:火箭提拔是官场最恐怖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