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刘铁男案”背后的法治思维缺失

2013年05月21日 00:04  中国经济周刊 微博

  在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丑闻事件中,白宫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不断重复说“克林顿否认此事”,但又不为总统在媒体面前打保票。最后克林顿名誉扫地,白宫发言人却毫发无损。

  王洁 丁琪

  近日,部级高官刘铁男落马的消息引爆舆论。但从法治视角纵观此事,不管是当初事发单位新闻发言人的蹩脚回应,还是事发后的某些媒体评论,可以感受到这场“围观”背后法治思维的缺失,欢呼或诋毁的声音均有违法治精神。

  首先,媒体用道德性评价代替理性评价,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

  有媒体在高度评价实名举报行为时,评论道:“恶有恶报,让贪腐蛀虫陷于人民监督的汪洋大海,它们必会无以遁形。”然而依据现代法治精神,一个人是否作恶、是否有罪,是要经过法定程序审判、最终由法律判决所认定的。“恶有恶报”体现的是人治或神治的观念,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

  需要指出的是,不能要求每个普通民众都深谙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正因如此,就特别需要媒体承担其社会责任,在报道、评论热点新闻事件,特别是官员贪腐事件时,应以法治的观念与立场来评析该事件,引导民众学会理性地思考,最好不要用充满道德感的评判来鼓噪民意,引导大众狂欢。

  媒体用道德词汇来评论某事件时,尽管能迎合民众朴素的“恶有恶报”观念,取得最快速、最广泛的支持或点击率;但这也给该事件过早地划定了舆论的界限,并播下了民众的期待。如网络上经常出现网友要求判处已被查出的某贪腐官员死刑的留言。而一旦司法机关对该案件的最终判决和民众的原始期待不相符时,许多人就会责怪法院司法不公,抱怨“这么严重的犯罪,都不判死刑”,然后就是“法律死了”、“法律无用”的论断。因此,媒体的道德性、非理性评论最终是有损于法治的。

  其次,新闻发言人制度不完善,发言人超越职权范围发言,规则意识淡漠。

  媒体如果不守规则,仅是弄脏了水流。新闻发言人不守规则,超越职权发表评论则是污染了水源。

  在刘铁男因违纪被举报后,当天就迅速进行回应,但却将网络举报斥为污蔑造谣并以报警相威胁。其维护权力的效率与作风,超出了新闻发言人的职权范围、有损新闻发言人的功能与形象,堪称典型的为主子办事的“家奴”。

  美国白宫发言人制度比较成熟,其有一套公开透明的运作规则。福特总统的新闻秘书罗恩·内森有一句名言:“没有人相信官方发言人,但所有人都深信小道消息。”因此他总结设定了一套发言原则:讲真话、不撒谎、不掩盖、亲自公开坏消息、越早公开越好、加上自己的解释。至今,这些原则为所有对外公布信息的美国官员所遵守。

  毫无疑问,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必须具备法治思维,遵守行业规则和职业道德。在面对举报、控告等事件时,美国白宫发言人和中国的新闻发言人一样,面临着社会舆论与涉事领导的双重压力。但是白宫发言人制度提供了一套成熟的行业规则,从而使发言人能独善其身。

  在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丑闻事件中,白宫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不断重复说“克林顿否认此事”,但又不为总统在媒体面前打保票。最后克林顿名誉扫地,白宫发言人却毫发无损。

  政府新闻发言人和媒体应该具备独立的品格,在社会舆论与公权力之间保持独立性,做深刻的独立思考。当新闻发言人把对公权力的举报、控告轻率地标签为“污蔑、造谣”时,新闻发言人制度所彰显的满足公众知情权、引导舆论、促进政府形象建设等功能就不断减损,这不仅会导致政府信任度的流失,甚至会危及国家的治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朝鲜扣押中国渔船8次催逼要钱
  • 体育英超弗爵告别曼联5-5 阿森纳进欧冠 视频
  • 娱乐曝王宝强婚恋细节 婚前同居有一儿一女
  • 财经2012年白酒业暴利茅台毛利率超9成
  • 科技日本移动互联巨变:iPhone入侵浴火重生
  • 博客李连杰谈壹基金:我象抱着一个炸弹
  • 读书公车车祸引出的贪腐大案:中堂
  • 教育85后教授:学霸也可是高富帅(图)
  • 育儿多地妈妈当街哺乳“快闪”宣传母乳喂养
  • 水皮:黄金的下跌之路才刚刚开始
  • 杨涛:面对热钱我们应该警惕什么
  • 张庭宾:人民币升值逼死中国制造
  • 叶檀:十年内中国无农业户口
  • 商寅泉:房市政策变动呈箭在弦上之势
  • 张明: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的几个问题
  • 雷思海:美国退出QE忽悠世界
  • 黄凡:明星炒股巨亏说明了什么
  • 王德培:装傻充愣的人民币
  • 姚树洁:火箭提拔是官场最恐怖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