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的碧海蓝天

2013年04月26日 01:31  第一财经日报 

  陈琳

  [ 海洋保护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让-米歇尔·库斯托从他那站在海洋探险第一线的父亲——雅克·伊夫·库斯托手中接棒,投入到拯救海洋的队伍中来。如今,这项神圣的职责亦落到家族的第三代、他的儿女与侄儿、侄女的肩头上

  “当我走在海边时,看到更多的是注射针、电脑屏幕、牙刷、儿童玩具、渔网、打火机,还有更多色彩塑料碎片。”目睹上述景象,让-米歇尔·库斯托心中激起了阵阵颤抖 ]

  “很抱歉,航班延误让我没法赶到上海,但请相信,展览的每一幅图片都饱含我们对海洋事业的热忱。”“海洋的未来”创始人让-米歇尔·库斯托(Jean-Michel Cousteau)虽然缺席了“深海潜能”影像展的开幕论坛,却带来了一段“道歉”视频。

  屏幕上这个白头发、白胡子,说话颇有煽动力的老头看上去有些面熟。其实,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的《深海探险》中,那个频频出镜的探险家兼解说员就是米歇尔本人。这位上世纪30年代初出生的老头,至今还能以娴熟的动作飞快地换上潜水衣、面罩和蛙蹼,像海豚一般扎入一望无际的神秘深蓝,仿佛海洋才是自己真正的故乡。

  “也许是命运使然,和父亲一样,我第一次品尝了海水的咸腥后,就成了大海忠实的追随者。”米歇尔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email采访时说,7岁那年,他第一次在父亲的指导下戴上潜水面罩。“在水中睁开眼睛,看到被阳光照得通亮的海底,各色鲜艳的小鱼,在晃动着深绿和棕色阴影的海藻间穿梭。”

  在于上海科技馆举行的展览的图文资料中,关于米歇尔家族背景的介绍并不多。他的父亲雅克·伊夫·库斯托(Jacques-Yves Cousteau)70年前的潜水黑白照片,仅仅在展览开头出现了两次。不过,只要在网络上搜索两人的英文名字,你会发现,库斯托几乎是海洋探险家族的代称,堪与考古领域中的第一家族利基(Leakey)媲美。

  “谁会不知道如雷贯耳的库斯托?”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户外杂志《Outside》称,雅克用他的镜头改变了上亿人对海洋的认识和理解。雅克一生拍摄了100多部海洋纪录片,著书50多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ABC和CBS播放雅克的纪录片长达十年,其间,收视率超过很多热播电视剧。

  1988年,“海洋迷”吕克·贝松(Luc Besson)以雅克为原型创作了电影《碧海蓝天》,影片中精湛的水下摄影展现奇幻海底世界,在法国引起巨大轰动。《碧海蓝天》被公认为法国上世纪80年代最具经济效益的电影,没有之一。米歇尔“青出于蓝”,他创立的“海洋的未来”已经是全球最知名的环保组织之一。他制作的纪录片超过80部,数量虽未能超过父亲,但是已经将艾美奖、皮博迪奖、奥斯卡奖揽入怀中。

  而库斯托家族的第三代,如今也在海洋保护领域表现活跃。“海洋已经成了库斯托家族的根。”米歇尔说,如果要为他们家族制作一张全家福,碧海蓝天无疑是最完美的背景。

  建筑师大转身

  个性和志向使然,最初,米歇尔没有加入父亲的海洋探险,而选择了建筑设计。比他小三岁的弟弟菲利普,则从26岁开始跟着父亲游历世界的各个大洋。不过,受到父母的影响,米歇尔的建筑项目总和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69年,米歇尔主持了玛丽皇后号(Queen Mary)邮轮的海洋博物馆改造。之后,他又为巴黎的库斯托海洋公园(Parc Oceanique Cousteau)绘制了蓝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的普遍设想是,海洋会用不可估量的鱼类资源喂饱这个星球。”媒体上充斥着类似的故事,每个人都对打造一个没有饥饿的世界的想法兴奋不已。米歇尔也是其中一员,“我学习建筑的意图也是如此,以广袤的海底农场为依托,为人类创造出耕海牧渔的海底城市。”

  然而,很快,米歇尔发现,美好的设想与残酷的现实有着巨大落差。1979年,因菲利普在拍摄《雅克·库斯托的奥德赛》时空难离世,米歇尔回到了父亲的身边,拿起了弟弟的摄影机。

  “那些景象让我的心颤抖不已。”地中海原本是一片繁荣之地,波斯人、埃及人、罗马人、希腊人曾倚靠这一波蔚蓝清澈的海水为生。40多年前,雅克还在这里用镜头捕捉到大量鱼群和满布海底的珊瑚。如今,父子俩亲眼所见的是,随着旅游业、工业迅速发展,数百万人蜂拥而至。他们带来的垃圾将海水弄得浑浊不堪,再加上填埋核废料的影响,原本生趣盎然的海底已经成了寂静的“荒漠”。

  米歇尔观察海洋的角度发生了重大转变。他把摄影机对准因人类过度捕捞而数量骤减的灰鲸,因水质严重污染而奄奄一息的珊瑚礁。与纪录片屡屡获奖这件事情相比,更让米歇尔有成就感的是,这些影片直接影响到了当权者。

  在纪录片《库雷岛之旅》中,米歇尔的镜头将一个在太平洋上漂浮着的超大规模垃圾岛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夏威夷西北地区,这片土地被巨大的洋流活动带所包围。”很久之前,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地区,随洋流而来的通常是浮木、水生植物以及小型动物。“但当我走在海边,看到更多的是注射针、电脑屏幕、牙刷、儿童玩具、渔网、打火机,还有更多色彩塑料碎片。这是太平洋环流给这片土地带来的‘灾难礼物’。”垃圾形成噩梦般的漩涡,延伸到了海水深处,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每一种海洋生物。影片之中,米歇尔表情凝重地告诉观众:“我们在太平洋东部调查虎鲸的健康状况时发现,这些大型哺乳动物已经被大量化学物质侵害,而类似溴二苯醚这样的物质,原本是人类用于床垫、玩具、沙发中的阻燃剂。这些化学物质通过空气、垃圾传播进入到水中,影响了整个海洋的食物链。其实,这也把我们自己和孩子置于危险之中。”2006年,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正是在观看《库雷岛之旅》后,被影片的内容深深震撼,在当年批准成立了西北夏威夷国家保护区。这是全球迄今为止最大的海洋保护区。

  艰难的创业者

  纯粹从探险的角度来看,雅克显然要比儿子更具勇气。“父亲开始探索大海的时候,没有防水相机,没有水肺呼吸器,甚至连水压对人体是否有影响,在水中直接吸入高浓度氧气是否会带来伤害也是个未知数。”最初开始海中潜泳,雅克只是听了朋友的建议,想用这种涌动来恢复在车祸中受伤的手臂。

  潜入水中短短的几分钟,雅克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他要用摄像机把海底神奇的景象记录下来。为了这个梦想,在海洋探险开头的几十年里,雅克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1943年1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法国土伦海军基地,雅克背着他和液态空气工程师埃米尔·迦南(Emile Cagnan)共同研发的水肺装置潜入了深水区。这台能为潜水员提供压缩空气的呼吸器试验成功,并没让他激动。当时,在场的见证者只有雅克的妻子西蒙(Simone)、迦南,以及居住在附近的杂货店老板一家。

  “即使有了水肺,拍摄条件也相当艰苦。”根据米歇尔的描述,单枪匹马在海域中闯荡的雅克,在水下装备除了水肺之外,只有一部自制摄影机。而所谓自制摄影机,就是把8毫米摄影机放在厚实的玻璃瓶中,并在摄影机上加载了一个30分钟的计时器。“因为缺钱,父亲偶尔会帮石油公司做勘探工作,去传说中的沉船位置找寻古物。他唯一会对客户提出的要求是:我必须在探索过程中摄像。”

  7年后,雅克的探险事业终于有了转机。一名爱尔兰富商出于对海洋的好奇资助了雅克。买下“卡里普索”号(Calypso)远洋船,经过一年的筹备,雄心勃勃的雅克和西蒙带着地质学家、生物学家开始了人生第一次航海旅行。在38天的航行中,他们游历了红海中众多岛屿和珊瑚礁,绘制了水下5030米的深海地图。凭着在水下摸爬滚打的经验,雅克制作了一种能在水下打光的防水玻璃屋。用这种玻璃屋,雅克拍到了水中的鹦嘴鱼、雀鲷,各种形状的珊瑚以及无脊椎动物。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前所未见的奇景。6年之后,雅克将这些影像剪辑成了深海题材纪录片《寂静的世界》,在戛纳电影节上引起轰动。

  “这是金棕榈奖第一次颁给了纪录片。父亲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偶像,就像登月的宇航员一样。那个时候,人们对海洋的了解不比对太空的多。”雅克的外号,“卡里普索”号船长、红帽子船长的美名也为越来越多人所知晓。

  作为站在海洋探险第一线的人,雅克对于海洋遭受侵害,当然要比普通人敏感得多。对海洋充满感情的他,自发担负起了拯救海洋的任务。《雅克·库斯托的奥德赛》正是雅克由一名记录者向海洋保护者转变的作品。在上世纪70年代,雅克和米歇尔一起,开始为日益减少的渔业资源大声疾呼。

  三代人的海洋

  海洋将雅克和米歇尔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他们推向事业的高峰,然而,这对携手合作14年的父子的感情,也像海水一样充满波折。

  根据一些西方媒体的说法,当初,雅克更属意于菲利普继承衣钵。在菲利普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过于悲伤的雅克拒绝在任何公众场合提起小儿子的名字。半年之后,他才逐渐收敛情绪写下悼词:“亲爱的菲利普,我永远记得你加入海洋探险的那一天,我知道,你是驾驶着飞机跟随彩虹,去追求另一个已经消失的美好世界。”

  除了父亲对弟弟的偏爱,1990年母亲西蒙的离世也让米歇尔与父亲渐行渐远。不仅如此,父子俩在对他们和菲利普一起所创立的海洋探险协会——“库斯托协会”的管理理念上也有着明显的分歧。米歇尔自认为,与父亲的探险家角色不同,自己更像一个管理者。1996年,米歇尔在斐济开展了一个涉及商业度假村的项目,因为使用了“库斯托”的名号,被雅克告上了法庭。在雅克的观念中,“库斯托”应该与一切商业活动绝缘。“一样是保护海洋,方法不同,该是我走自己的路的时候。”从那时起,米歇尔就正式淡出了库斯托协会,以自己的名字重新开创海洋保护事业。

  当雅克去世时,家族中的矛盾还未解决。尤其是在“卡里普索”号退役之后如何处置的问题上,两个库斯托家族纷争一度激烈。库斯托的第二任妻子,决定将船只卖给一家公司作为商用。当然,这样做势必会让“卡里普索”号被改得面目全非。

  就在两个库斯托家族相持不下时,库斯托家族第三代人中有人站了出来。“第一次吹熄生日蜡烛,第一次看到大白鲨,第一次听到鲸鱼深邃的叫声,第一次踏入南极洲的海域,这艘船带给我太多回忆。对于库斯托家族,还有热爱它的人来说,它存在的意义也非同寻常。”菲利普的女儿亚历山德拉·库斯托(Alexandra Cousteau)的童年几乎是在这艘船上度过的,她竭力主张将“卡里普索”号改成一座博物馆,这个提议受到家族大部分人的支持。

  之后,亚历山德拉又和弟弟小菲利普·库斯托(Philippe Cousteau,Jr)一起创立了“地球回音国际”(Earth Echo International)环保组织。同时,小菲利普还担任了动物星球频道的首席海洋记者。他最近一次探险,是参与了BBC纪录片《海洋》的科考队。在这个耗时整整一年的探险之中,小菲利普对全球1000多处深海进行了各种探索,足迹遍布七大洲。

  米歇尔的儿子菲比·库斯托(Fabien Cousteau),继承了父辈在水下摄影方面的创造力。在拍摄纪录片《鲨鱼末日》时,为了混迹鲨鱼群中不被发现,法比恩制作了一条能够让自己藏身其中的“载人鲨鱼”。他用仿鱼皮材料包裹了整个骨架,用六厘米的不锈钢制造了胸甲,隐藏在尾部的马达能使尾鳍来回摆动,让整个“载人鲨鱼”在水中以每小时9公里的速度悄然前进。

  米歇尔的女儿席琳·库斯托(Celine Cousteau)和父亲一样善于经营。在《让-米歇尔·库斯托:重返亚马逊[微博]》拍摄期间,她不仅带领众人深入到安第斯山脉的冰川,以及人迹罕至的巴西丛林,而且很快适应了现场制片、后勤协调,以及潜水员的多重角色。她还创立了与海洋环境相关的电影公司和基金会。

  “库斯托家族的第三代,要比我这个老头更有眼光。他们正在父辈的基础上建造属于自己的新大厦。虽然是不一样的大厦,但是库斯特家族的根不会断。”米歇尔说起这群子侄,言语中写满了欣慰。尽管两个库斯托家族还没有直接对话与合作,但上一代的纠葛阴影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逝。“海洋保护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参与这项工程的库斯托当然是越多越好。”

  插图/刘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新疆暴力恐怖案细节:民警打光子弹被烧死
  • 体育欧冠-莱万4球 皇马1-4客负多特 视频
  • 娱乐蕾哈娜脱衣舞俱乐部狂欢疯狂洒钱(图)
  • 财经国内油价创近9个月最大降幅 各地油价表
  • 科技腾讯诉360案宣判:360被判赔500万
  • 博客李承鹏:在震区一线的见闻 地震专题
  • 读书抗美援朝:苏方要斯大林撤查彭德怀
  • 教育小升初家长压力大 焦虑超高考生家长
  • 育儿人贩拐卖4婴儿满1岁被拔乳牙禁走路
  • 雷永军:红十字会调查郭美美不如公开账务
  • 李玲:医改为何叫好不叫座
  • 西向东:日本其实也是资源大国(图)
  • 姚树洁:官二代贿赂教授被英国判一年徒刑
  • 朱大鸣:保尔森大溃败让黄金保值神话崩盘
  • 甘犁:中国能否实施租房补贴券
  • 陶冬:全球资金大腾移
  • 章玉贵:中国如何突破贸易与金融新壁垒
  • 林采宜: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依然严峻
  • 刘建位:如何见到巴菲特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