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促销影响力有限 购车决策更看重品牌

2013年04月25日 01:38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汽车市场的消费行为正在发生改变,汽车正在从传统耐用消费品向快速消费品转型,由此带来的营销手段的改变被广泛关注。基于此,《每日经济新闻》、搜狐汽车和新华信共同发布了 《2013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报告》,试图从市场角度发掘消费者购车趋势的真实变化。

   根据报告,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品牌的认知正在加速形成,从而带来的品牌溢价接受度正在提升。调查显示,在产品满足使用需求和价格预算范围内,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品牌形象最好的车型。

   “根据调研结果,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正在降低,特别是再购用户,因此东风日产将营销重点转移到‘价值营销’。”东风日产市场部副部长熊毅在 《2013汽车消费行为调查报告》发布现场上表示。

   分析认为,目前,在汽车营销中使用了很多快速消费品的营销手段。同时,由于消费者购买决策周期的缩短,对于品牌的忠诚度也难以维持。因此,如果没有品牌的价值体现,企业在发展中肯定会遇到新问题。

  初次购车决策趋于理性/

   调查显示,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一般备选2~3款车型,最多不超过4~6款。其中潜在消费者(可视为初次购车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备选车型的数量略多于现有消费者。在2012年的调查数据中,受访消费者备选车型也是2~3款车型,最多不超过4~6款。

   同时,约六成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一般光顾不超过3家经销商,而潜在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光顾的经销商要多于现有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货比三家”。

   另外,66.7%的消费者购买决策周期在6个月以内,但与2012年调查数据相比,购买决策周期在6个月以内的比重提高了8个百分点,70%以上受访的潜在消费者购买决策周期超过3个月。

   而受访的现有消费者的这一数据为50%,说明潜在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考虑得更全面和理性,也说明中国汽车消费者的成熟度越来越高。

   同时,过半消费者最终选择在就近、旗舰或知名经销商处完成交易。其中28.5%受访的潜在消费者在促销力度最大的经销商处完成交易,而受访的现有消费者的比重是19%。

  购车者认为品牌大于促销/

   调查显示,在受访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中,产品质量、价格、油耗、安全性和品牌形象这5个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用车成本的攀升和中国消费者的不断成熟,潜在消费者对价格、油耗和售后服务的关注程度远高于现有消费者。

   同时,潜在消费者在产品满足使用需求和价格预算范围内,更倾向于购买品牌形象最好的车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汽车市场容量日趋饱和的背景下,提升品牌忠诚度,降低客户流失对汽车厂商至关重要。

   调查显示,与促销相比,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更看重品牌。其中,61.9%的消费者认同价格一定程度代表了品牌的档次,高价高档,低价低档。超过63%的消费者认为,如果价格大幅下跌,表明品牌档次正在下降。

   在总体消费者中,有59.6%的消费者认为,“买车时更注重品牌”或“只在喜欢的品牌里选车”。

   调查显示,受访消费者再购同一品牌的比重仅有15%。数据显示,消费者再购同一品牌的原因主要是产品质量好;消费者不再购同一品牌的原因主要是想尝试新的产品、现车不好、没有满足现在需求的产品。

   调查显示,合理的价格、服务和产品技术,是消费者心目中喜欢的汽车品牌应具有的特征。77.6%的受访消费者认为,喜欢的汽车品牌应具有合理的产品价格;69.3%的受访消费者认为,喜欢的汽车品牌应具有良好的服务体验;68.1%的受访消费者认为,喜欢的汽车品牌应具有先进的技术。

   其次,交互式的客户体验和企业的社会责任能有效提高客户对品牌的好感。除众所周知的口碑传播外,20.8%的受访消费者认为,试乘试驾能提高对汽车品牌的好感;12%的受访消费者认为,企业的公益活动也可以提高对汽车品牌的好感。

   因此,营销宣传带来的品牌提升,对销售促进有着极为现实的作用。在中国汽车市场容量日趋饱和的背景下,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消费者品牌忠诚,避免消费者流失,对于汽车厂商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提升和宣传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形象,同时通过试乘试驾与消费者的互动和公益活动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新疆暴力事件15名民警及工作人员死亡
  • 体育亚冠2点球+进球闹剧 恒大2-3出线 视频
  • 娱乐红十字会拟下月重新调查郭美美事件
  • 财经汽柴油价每吨下调395和400元 各地油价表
  • 科技网络购物后悔权首入消法:保障7日内退货
  • 博客柴静:北大卖猪肉男回应批评 地震专题
  • 读书参谋精英铁骨军旅情:军事忠诚
  • 教育极品舍友惹人厌?人生需要学宽容
  • 育儿母子性教育对话引讨论:卫生巾擦屁股
  • 林采宜: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依然严峻
  • 刘建位:如何见到巴菲特并合影
  • 陈思进:中国应先做空自己
  • 管清友:人们为什么需要经济预测?
  • 李迅雷:H7N9病毒与黄浦江死猪相关性分析
  • 黄凡:从黄金神话终结看楼市前景
  • 张明: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研究报告
  • 谢作诗:房租上涨是说通胀又来了
  • 水皮:A股涨跌为何全都指望外资
  • 宋文洲:地震还会来 我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