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池清理成效显现 “低风险产品”助力银行理财业务增长

2013年04月15日 04:03  金融时报 

  记者 杜冰

   近期,监管层对银行资金池理财产品规范成效开始显现,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量价齐跌”的趋势。除了监管政策不断加压,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虎视眈眈,银行理财市场到了一个“内忧外患”的敏感时期。经过近10年高速发展的银行理财市场,在此影响下能否在理财领域以较明显的优势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已经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关注的焦点。

  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量价齐跌”

  自去年7月份,银监会开始通过“新老划分”的措施清理银行理财产品。根据要求,此后新成立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需实行单独核算,允许“一对多”或“多对一”,但“多对多”被严令禁止;而此前已进入“资金池”运作模式下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则主要靠理财产品到期来消化。

  日前出台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继续强化了上述2012年监管政策。在业界被冠以“8号文”的该项通知所界定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正是资金池运作模式下的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最主要投资对象,这类资产往往和债券、股票或基金等进行组合,是理财产品获得高收益的主要来源。

  整改压力下,原资产池中诸如信贷资产或信托贷款等的高收益资产相应减少,造成了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开始出现“量价齐跌”的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3月份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共发行2194款,市场占比下降了0.27个百分点。同时,自今年以来,该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滑趋势:1月份环比下降0.05个百分点,2月份环比下降0.04个百分点,3月份继续下降0.03个百分点至4.57%。

  业内专家分析,近期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收益率可能受“非标债”规范的影响延续下滑趋势。但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目前市场占比达到71.93%,依然是最主要的产品收益类型,未来随着新设产品的合规调整,预计发行数量依然会保持稳定或稳步上升趋势。

  “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更符合代客理财的本质,即银行不承诺保本,理财产品购买者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这是未来理财产品发展的趋势,因此这类产品市场占比未来总体上仍将保持稳定或稳步上升。”普益财富研究员肖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同时受此次监管规范影响,未来新设的该类产品则会采用“一对多”或“多对一”模式进行运作。“只要避免‘多对多’的情况,就可以实现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和单独核算,就能符合‘8号文’中达标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规定,由此也就能够避免2013年底前要完成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和资本计提的约束。”肖芳说。

  低风险特征产品仍具竞争优势

  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之下,以“低风险特征”为主打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依然具有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文化、资金投向存在着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共同决定了银行理财产品低风险的特性,而这个特性恰恰符合国内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为银行理财市场奠定了庞大的客户基础。

  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在对理财产品的管理投资文化方面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这种投资风格的差异决定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比较安全,出现风险的几率较小,理财产品的收益比较平稳。

  “对于银行而言,对基础资产质量的较高要求是最重要的风险控制措施,这也是许多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采用表外经营、表内风控的原因所在。银行主要以债权的方式(包括贷款、回购、债券投资等)运用理财资金,通过债权的偿还性、债权的担保和对融资人的授信管理确保理财资金的安全。而理财产品的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小额资金投资必要收益率与大额资金融资利率之间的利差。这决定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比较安全,出现风险的几率较小,理财产品的收益比较平稳。”普益财富研究员魏可表示。

  从另一方面来讲,以债权方式投资的银行理财风险主要是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而经营信用风险,正是商业银行的强项。“一方面,商业银行能够通过严格的检查制度———事前调查、事中核查和事后检查贯穿项目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债权类产品的典型风险控制措施也运用得较为熟练,质押、抵押、担保等风控措施使得商业银行能在融资方资信恶化之时主张担保物权或债权挽回损失,这显著优越于权益类投资中的警戒线、止损线控制等风控措施。”魏可说。

  理财业务快速增长依然是未来趋势

  从商业银行自身角度来看,理财业务有助其应对金融自由化的挑战,有助于整个银行业乃至金融业的优化。故业内专家分析,不论是商业银行本身还是监管层,都有动力支持银行理财业务维持较快速的增长。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浪潮袭来,迅速兴起的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公司分流了部分银行结算业务及贷款业务。同时,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资管业务的松绑不仅分流了银行的存款,也分流了银行的部分中间业务。在利率市场化的挑战之下,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尤其是理财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自由化的现实选择。

  同时,虽然监管层对于银行理财市场的监管趋于严格,但因银行理财业务带动的整体优化也使监管层对于银行未来的发展抱有很大的肯定态度。

  “商业银行将自身的表内业务通过理财业务转移到表外,实际上是运用资产证券化技术,将不同资产打包重组,分割成不同理财产品份额进行转让。根据资产证券化的一般原理,这有利于银行各项基础资产风险重组,改善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也有利于其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多元化经营。”业内专家分析表示,从宏观意义上来讲,这将有利于改变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结构,进而优化我国金融业的财务结构。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角逐中,业内专家建议商业银行按照监管规范要求,明确客户定位,发挥已有的产品优势,通过做好基础资产的风险控制,把控好相应理财产品的风险。“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实施了很好的风险管控方式,通过采用浮动管理费率制把银行受益与投资者捆绑,即只有当产品收益超过一定的预期收益率时银行才收取相应的管理费。这个利益捆绑会督促商业银行注重风险管理,防止产品不能达到预期收益甚至亏损。”魏可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李克强:在半岛挑事无异搬石头砸自己脚
  • 体育科比跟腱撕裂休6至9个月 绝不现在退役
  • 娱乐歌手羽泉夺冠引争议 林志炫输在身份上?
  • 财经专家:财政对社保投入太少造成养老金缺口
  • 科技史玉柱裸退:跨三大暴利行业的话题商人
  • 博客萧锐:唐慧案期待不打折扣的正义
  • 读书比世界末日更可怕的预言:大流感
  • 教育成都一大学出“查寝神器” 手机签到定位
  • 育儿保姆喂果冻噎死幼童 家政公司判赔78万
  • 林义相:改革深水区与中国梦
  • 陶冬:黄金价格落魄 美国数据走疲
  • 文显堂:人民内贬外升 亏了自己富了别人
  • 时寒冰:黄金的沉默与辉煌
  • 杨东辉:黄金超级牛市宣告结束
  • 张捷:戳穿郎咸平皇帝的新衣
  • 曹凤岐:IPO重启的是与非
  • 管清友:中国复苏内生动力不足
  • 谢百三:五年前不买西湖房 肠子都悔青了
  • 杨涛:如何看待美股指数屡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