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郭田勇:充分市场化是消除潜规则的终极手段

2013年01月29日 00:38  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王敏

  一段时期内,金融潜规则让众多企业及企业家望而生畏。有的企业在贷款过程中遭到索贿,或者因贷款费用太高企业无力承担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的企业在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被迫倾家荡产。金融潜规则为什么横行?其背后成因又有哪些?为此,《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

  《中国企业报》:你认为金融潜规则横行的背景和成因是什么?

  郭田勇:我是不同意“潜规则”这种说法的。但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前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有其必然原因的。我个人认为,有两方面原因导致了类似现象的发生:

  一方面是银行本身的问题。在改革前,银行在完善内控方面还有诸多欠缺,部分人员素质不高,私自收取好处费,变相抬高管理费,导致潜规则不断出现。比如前一段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问题,就属这种现象。

  另一方面从总量上看,容易出现行业潜规则。金融机构改革前,利率是非市场化的,金融业准入门槛较高,导致贷款需求旺盛,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出现卖方市场,银行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贷款案件的发生,出现个别银行人员利用贷款需求的旺盛,索要财物及其它徇私枉法现象。还有金融机构变相提高利率水平及管理费,都和市场供求不平衡有关。

  《中国企业报》:破解潜规则政府部门该如何作为?

  郭田勇:说句实在话,我认为,潜规则跟政府部门没有任何关系。就像一个人去饭店吃饭一样,吃完饭饭店给你回扣或者打折,这跟政府有啥关系?

  当然,政府的一些政策对抑制和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很大作用的。比如,2012年,随着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社会资金面大大宽松,贷款额度不那么紧张的情况下,出现潜规则的概率就大大减少。

  未来从供求关系和货币调控上来看,随着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这种金融潜规则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中国企业报》:在金融潜规则面前,企业应该怎么办?

  郭田勇:目前来看,随着银行及金融业的不断改革,无论哪家银行出现不良贷款,无论是银行领导还是员工,收入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银行的内部管理也会更规范,从而减少那种为了吃回扣拿好处而铤而走险的行为。

  在这种大的趋势和环境中,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想得到银行贷款,相比过去要容易得多。但短时期内改变贷款高利率的状况可能还不现实,还需要等到金融业的充分市场化改革以后,实现买卖之间的平等。

  在银行越来越公开的存贷款规则下,企业应该以法律作为武器,捍卫自己的贷款融资权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消息称薄熙来案可能在全国两会后开审
  • 体育NBA-科比准三双湖人胜雷霆 热火加时负
  • 娱乐央视春晚半场联排 郭德纲零点前登台
  • 财经新西兰回应奶粉含毒:毒性远比不上盐
  • 科技富士康员工一宿夜班补助4块5
  • 博客驴友实拍雪崩瞬间(图) 铁道部有票不卖?
  • 读书贼心不死:盘点近年日本战争电影(图)
  • 教育高中生半年花超3万 高投资低回报成怪圈
  • 育儿女子为防孩子走失在其脖子上系绳(图)
  • 彭真怀: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与策略
  • 李飞:喝洋奶恐惧症引发的投资机会
  • 熊鹭: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主要应做什么
  • 徐斌:城镇化红利大致结束于2015年
  • 曹凤岐: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
  • 陶冬:日央行出手 美联储观望
  • 赵伟:2013年欧元区起死回生
  • 罗天昊:八大因素造就中国农村衰败
  • 西向东:春运难题源于制度
  • 姚余梁:伦敦超级雾霾对北京咳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