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监管层筹划“治堵术” IPO堰塞湖艰难求疏

2012年12月19日 00:13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杜海 宗晓

   17日,证监会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2012年第42号公告,“剑指”上市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工作。

   与此同时,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相关研讨班上强调,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在审企业进行疏导分流”。

   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多名业内人士均表示,对IPO“堰塞湖”疏导分流的办法和建议很多,比如设立新三板、扶持境外上市以及构建新退市体系等。但是这些方法能否行之有效,疑问尚存。

   事实上,对IPO分流属于治标不治本之举。那么,如何才能“治本”?除了寄望于审批制度改革外,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18日向导报记者表示,“只有让新股发行完全市场化,才能最大保证投资者利益,也是解决IPO‘堰塞湖’的根本之道。”

  新三板难具诱惑力

   上周五,证监会更新的首发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显示,共有831家企业排队等待在沪深市场IPO,排队企业规模几周来持续小幅攀升。同时,过而未发的企业已超过80家。

   排队等候之时,不少企业因所在行业周期影响,业绩下滑50%的不在少数。有券商保代估计,今年可能会有1/4左右的公司因此撤回申报材料。

   导报记者盘点发现,截至上周五,今年以来已有67家企业被“终止审查”(上周新增3家)。据悉,企业业绩大幅下滑及所在行业不景气,为企业撤回上市申请的主因。另外,财务造假、中介机构存在问题等,也是导致企业放弃IPO的主要因素。然而,即便一些“变脸”企业知难而退,待上市队伍依然堪称庞大。

   导报记者注意到,明年1月1日《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办法》将生效,小企业进入新三板融资的渠道有所拓宽,PE等权贵资金也可从萎缩的一级市场转战新三板。

   “根据当前的市场预测,800多家企业排队IPO,估计将有200家撤下来,因此相关企业转投新三板的呼声比较高。”杨海说,但是目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新老三板融合通道不完善,转板规则未建立。“只有制度健全,才能使企业在各板之间能进能退,使新三板具有‘阶梯’意义。此外,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如果符合要求可以转入主板,不符合主板要求的公司,甚至可以退回柜台交易市场。”

   在投中集团高级分析师冯坡看来,审批制度不改革的背景下,新股“堰塞湖”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冯坡认为,用新三板来引导值得商榷,因为“新三板回报率低且周期长,对企业、承销商和投资机构都没有吸引力”。

   职业投资人皮海洲也对此表示,不到新三板挂牌是“站着排队”,而到新三板挂牌无非是给一条板凳“坐着排队”罢了,对减缓IPO“堰塞湖”压力的作用十分有限。

   如果说转投新三板的方案不被业界看好,那么扶持境外上市(比如赴港上市)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有报道称,监管部门正在研究降低企业境外上市门槛,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境外融资通道。内地和香港监管部门目前在磋商降低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门槛问题,这既能缓解内地上市排队久的难题,也可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这对于缓解A股市场的IPO压力而言作用有限。目前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并不容易,况且扶持企业境外上市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内地资本市场还是重要的战场。”杨海说。

  债市分流希望渺茫

   有观点称,要想分流IPO“堰塞湖”,应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对企业而言,新股“三高”发行的美好时代或已不再,与其排长队等待IPO,不如发行债券募集资金解决企业急需。

    “目前A股的IPO企业需要的不只是融资,更需要圈钱。为了上市后能圈到钱,这些企业哪怕就是首发少融资,也要争到IPO的上市资格。”皮海洲说,从这一点来说,发展债市融资是难以取代IPO融资的。即便是这些IPO企业选择从债市融资了,也不会放弃IPO,毕竟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融资。

  此外,企业发债不仅要归还借来的资金,还要为此支付相应的资金使用成本,股权融资却没有这样的麻烦。“更重要的是,股权融资可以让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以及企业高管一夜暴富,这也是国内企业争相IPO的主要原因所在。”皮海洲说。

  治本仍待市场化

   杨海分析说,我国的IPO审批制度本质上依然是计划经济下的审批制度,新股发行价格不是完全由市场决定,可以说存在一种权力寻租空间,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询价”,这导致一、二级市场价格相差太大,发行人和承销商获利较多,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香港等地的资本市场则较为先进,发行完全由市场决定,这样能保证发行人、承销商和投资者的利益均衡。”杨海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市场上,一些没有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股票定价比较低,甚至远远低于A股市场,因此,很多国内公司更愿意选择A股上市,而不是港股上市。一些企业即便选择了赴港上市,但最终还是希望能够回到A股上来。

   “以中国石油(601857;00857.HK)为例,其当初在A股市场和香港市场的股票发行价分别是16.7元和1.28港元,可谓相差巨大。因此,只有让新股发行完全市场化,才能最大保证投资者利益,也是解决IPO‘堰塞湖’的根本之道。”杨海直言。

  由此,从当前IPO利益格局看,疏导、分流IPO队伍只是权宜之计。对IPO环节法律监管和利益分配格局的重建,以及多层次融资市场体系的建立,才有助于从根本上缓解市场所面临的困境。

   “从我们的体会看,监管层今后将加大对保荐和会计等中介机构的追责力度。而针对上市公司自身,未来监管层或出台控制产业资本减持的措施,比如把产业资本的解禁期限从3年延长至5年甚至更长,并对产业资本减持征收重税,出台上市公司股本回购和员工持股计划等,将上市公司的业绩同员工的利益捆绑。”深圳投行人士张臻说,无论是“治堵”IPO还是将来A股能够健康运行,都需要多管齐下。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夏宝龙任浙江省委书记
  • 体育阿里纳斯5分7板上海负 麦蒂35分青岛负
  • 娱乐徐峥解读《泰囧》:卖座因为类型明确
  • 财经戴相龙:加大国有资产划拨社保力度
  • 科技iPhone 5利润不敌4S:经销商每部少赚200
  • 博客韩寒:去泰国没丢脸 赵父:高圆圆懂事
  • 读书文史观天下:鸿门宴上六大“配角”
  • 教育留学让草根变精英 你会为孩子出国卖房吗
  • 育儿专家称牛初乳致性早熟没科学依据
  • 沈晓杰:腐败问题是房价难降的根源
  • 郑风田:文科状元返乡种菜真能致富?
  • 金岩石:沪指2000点是慢牛起点
  • 石建勋: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利好世界
  • 张庭宾:应警惕防范城镇化的副作用
  • 李罗力:为何要挺习李新政的四大理由
  • 何亚福:两个金矿的故事与计划生育
  • 叶檀:户籍不能马上放开
  • 陈序:促内需将成长期主旋律
  • 黄鸣:他人陷害帮我省了十亿广告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