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涌
时隔三周,艾滋病患求医遭拒的影响持续发酵。
“近期卫生部要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向社会征求意见。”12月12日,卫生部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局局长苏志在卫生部例行新闻会上透露,这份征求意见稿将对医务人员面临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上述目录的修订,将有望完善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制度,遏制医疗机构对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患者的推诿。
血源性疾病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艾滋病,一类是病毒性肝炎,如乙肝。医务人员是接触这类疾病的主要人群。不过,按照现行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医务人员一旦在工作中感染艾滋病等,不仅难以获得相应补偿,还要为相关检查支付费用。
这样的制度缺失,已不仅仅是医务人员自身的风险。
三周前,天津一名艾滋病患被迫隐瞒病情求医的报道曝光。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为此亲自致电卫生部,要求“既要保障艾滋病病人接受医疗救治的权利,又要保障接触救治艾滋病病人的医务人员自身安全”。
卫生部随后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方加强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感染者医疗服务工作,落实首诊(问)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者拒绝诊治;同时,做好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由于现行工伤保险条例、医师法、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等均缺少相应内容,解决问题的希望,落在了正处于讨论中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上。
“关于血源性暴露的问题,也是修订职业病目录时讨论非常热烈的一个焦点问题。”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研究员李涛说,“专家组讨论认为,做好血源性暴露的职业性防护,对此人群提供职业健康保护,这既是保护医务人员,同时也是尊重艾滋病患者。”
据李涛介绍,职业病目录有四个国际公认的原则:所发生的疾病一定和职业接触有直接因果关系;要有职业人群和发病人群;能够界定职业人群和非职业人群患病;在医学上要有能够检查认定的方法。
在这四项原则当中,关键问题是如何界定职业性和非职业性。“从目前所掌握的数据来看,医务人员发病率并不是很多,所以界定职业人群是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难题。”李涛说,“当然这些问题在经过讨论后会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