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桦
自2011年10月上任以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用十个月时间引导的机构发展路线图,正在日渐清晰。
此前的9月5日与7日,郭树清携证监系统多位高层官员,与包括四大国有银行、中信集团、PE、信托与阳光私募等金融与投资机构负责人座谈,郭氏机构路线图再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从一连两场座谈会上的相关人士意见看来,前一场着重点是落在了希望监管部门打破传统监管框架下条块分割的格局,支持金融机构在综合经营和业务模式上进行有益的尝试探索上。而后一场的重点则是落在PE与证券投资私募机构的规范化运作与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方面。
事实上,两者的探讨,皆是突破了原有的证券期货系统下传统机构的范畴,将更为广阔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参与资本市场纳入话题。
这并不仅仅停留在讨论的范围内,从资金入场的限制来看,在座谈会前的一周,8月31日,保险资管计划、信托产品公平参与证券市场的信号枪正式打响,中证登发布相关通知,为前两者通畅参与证券市场放行,这使得信托等业内呼喊多时的开放信托账户开设证券账户交易成为现实。
还有一个重要的信号也在当其时发出,中国结算有关负责人表示,关于银行理财产品开立证券账户从事股票和债券交易,证监会和银监会正积极研究,稳步推进。这意味着继保险、信托资金后,银行理财产品资金也有望入市。
而在传统的证券期货系统机构范畴内,券商、基金、期货公司各自的改革发展路线图已经勾勒成型,开始进入实战阶段。
券商的一系列资管新政已经下发;而在基金业,自基金专户新政开始后,各公司已经摩拳擦掌。据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八月底,基金业协会召集各基金公司专户业务负责人,开展保险资金委托投资及专户资管业务培训讲座,证监会基金部、保监会资金运用部和深交所等人士皆有出席;与此同时,期货资管业务新政也度过了征求意见阶段,正式颁布。
各方面汇集而来的信号显示,对内创新改革、对外开放互联,已经成为郭树清用十个月时间为机构投资者重塑的发展路线图,前者或意味着三大机构“信托化”,后者则涉及到更为宏观领域的金融监管协作。
券商回归金融中介
事实上,在郭树清今年年初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会议上的施政蓝图上,已经为今年券商、基金、期货公司的创新变革大戏定下基调。
来自建行的郭树清,在参与建行上市过程中无疑对外资证券机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也使得他对于目前的证券期货行业机构的现状有了想法。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其时郭树清就拿全国证券业全行业与高盛、摩根士丹利相对比,指出全国证券业全行业总资产不到高盛的三分之一,整个行业净利润与摩根士丹利相当。
而在这种“散、小、弱”的状况下,改变急需发生,首先变革的是券商行业。
这种变革起源于2011年底,证券业协会启动的一轮摸底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虽然券商行业在综合治理后已经达到了良好的风控水平,但是,同质化经营、看天吃饭、缺乏创新动力已经成为了最大的问题。
“很多年来,证券行业一直处于一种很无奈的状态。很多人都把券商理解为‘炒股票的地方’,似乎除了炒股票之外我们就没有了其他的可为。”一位中型券商的高管对记者指出。
于是,在2012年2月份起,证监会会领导、机构部、国际部和证券业协会共同组成的调研小组,便奔赴各地开展调研,据参与调研的券商人士回忆,这次的调研不同以往,每次个别谈话就达到数小时,谈论的话题极为细致与实际。
最终,一场浩大的券商创新大会在5月份终于召开,这场大会原本预计只是个小范围会议,可是最终成为了行业盛事,更为重要的是,与会派发的厚达200多页的文件,里面有着券商创新的11条纲领与一系列资管等修改细则。
在5月7日的这场券商创新大会上,郭树清发表了《积极地、审慎地探索和创造》的讲话,直指券商已经度过“野蛮生长”、“清理整顿”阶段,现在处于“规范发展”阶段,“希望从这次会议开始,进入到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郭树清的这次讲话,在7月19日才在证监会官方网站上正式刊发,而会上下发的一系列资管业务修订文件,也终于在8月22日正式征求意见。随之而来的是,外资参股券商比例放开、涉及到高管薪酬治理的券商治理准则修订版公布、券商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规则颁布。
这一系列的文件公布,意味着从资产管理、金融代销业务,到券商公司治理,再到涉及到场外市场的新领域的号令枪发布。
“我们转型的根本目标是要回归金融业态的业务本质——金融中介服务。”上述券商高管指出。但其也指出,频繁出台的券商创新措施需要一系列的、可实施的配套措施,才能够具有可操作性。
基金转型财富管理
来到基金层面,此前郭树清针对基金行业发表的演讲,就曾在业内引起广泛的关注,而这个“业内”的范围,已经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证券期货领域机构,延伸到了信托等机构身上。
比如郭树清在6月7日基金业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就曾在信托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很多信托业人士表示其分析框架与思路具有借鉴意义。
随后在6月20日正式征求意见的一系列基金管理办法及配套措施,则正式为基金转型财富管理行业铺路:基金专户可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债券、收益权;基金产品走向注册制;为专业人士持股及基金公司上市预留法律空间。
“专户业务的放开是真正的创新,相当于银行理财产品、信托公司业务等公募基金以后全都可以做,在这方面证监会找到了一条比较好的路子。”一位北京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指出。
事实上,众多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试水专户的转型。而其中的先行者,包括大型基金公司与银行系基金公司。据记者了解,已经有银行系的基金公司此前开展了对员工的创新业务培训,培训的内容针对的是票据业务、股权债权投资等。
而在8月底,基金业协会也召集基金公司专户负责人,了解专户资产管理业务的最新政策,就促进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展开培训讲座。
据了解,基金业协会内部正在对基金业创新进行一系列调研,这或意味着基金业的“创新大会”也将来临。
此外,郭树清对于基金公司的发展路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产品创新。今年以来,适当加快合规公司创新产品核准进度,缩短创新业务试点周期、鼓励基金等机构开发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产品,已经成为监管的指导理念。
据了解,目前博时基金(微博)等已经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发债券ETF的授权,目前产品正在筹备中。此外,博时基金也计划在深交所开发黄金ETF,目前产品正在筹备中。
此外,业内也盛传基金投资商业票据即将开闸,但一位上海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总监对记者指出,票据基金年内开闸的希望不大。
郭树清十月新政 重塑机构
监管边界如何突破
除了券商、基金创新的衔枚疾进外,期货资管业务也终于在今年开闸,但是上述三大领域仍属于传统证券期货机构监管范畴,即证监会属下的机构范畴,改革创新的难度较小。而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各种金融机构在综合经营与业务模式的发展上,已经有了更多交接的领域,如何推进这些“模糊”领域的监管协作,是个更为宏大的话题。
郭树清携证监会一系列高层日前与金融机构负责人的座谈,无疑再度引发了市场对这个话题的关注。
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监管功能分散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发改委等多个部委中,这也使得多种金融领域存在多头监管、无所适从的境界。
首当其冲的是债券市场领域,在郭树清上任伊始,便多次提及债券市场监管的互联互通,推动准入标准的统一。
值得注意的是,据接近证监会人士透露,推动债市的互联统一,并非意味着统一为“证监会的市场”,而是要推动以准入条件为首的五大标准统一。
事实上,不仅仅是债券市场,从资管业务,到金融机构上市,再到各种长期资金入市,各方对于这种推动监管协作的渴求都很强烈,这在此前的座谈会上也有体现。
在9月5日第一场座谈会中,谈到金融监管及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模式问题时,与会者提出,希望监管部门打破传统监管框架下条块分割的格局,转变监管思路,坚持走市场化道路,从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的角度出发,不断提升金融监管有效性,同时支持金融机构在综合经营和业务模式上进行有益的尝试探索。
而保险、信托开户的放松,乃至银行理财资金的入市积极推进,或是这方面的一个积极信号。
如果将视线放得更远一点,此前引起市场关注的证监会协调推动红利税差异化征收,以及证监会作为各类交易场所清理部级联席会议牵头人等,都是这种监管协作的推进。
这种推进并不容易,以私募基金纳入监管为例,基金法修改对于PE基金的监管就引起了争议,而这种争议或在日后更多领域的监管协作中还将发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