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业在改革中前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04日 05:39  经济日报

   10年来,我国银行业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进,资产质量显著提高,风险管理持续加强,国际地位大大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113.3万亿元,实现税后利润1.25万亿元。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银行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整体实力持续增长,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公司治理状况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和水平日益提升。

   200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23.7万亿元,到2011年增加到113.3万亿元;2002年,主要商业银行利润为364亿元,到2011年银行业实现税后利润1.25万亿元;2002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3.6%,到2011年末已降至1.77%……

   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尤其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国际形象大幅提升

   英国《银行家》杂志日前公布的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显示,2011年我国有101家银行入围,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占据了利润榜前三位。而在2002年,我国只有15家银行上榜,工商银行仅排在第10位。

   10年来,银行业资产质量明显提高。多年来商业银行持续保持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降”,从2002年的23.6%下降到2003年的17.8%,2004年的14.1%,2005年的8.9%,2006年继续下降到7.5%,截至2011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已降至1.77%。

   资本实力和充足水平显著增强。2003年,我国资本充足率在8%以上的只有8家银行,2005年达到53家,2006年达到了100家。截至2011年底,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71%,390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

   整体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2003年中国银监会成立时,银行业拨备缺口高达1.34万亿元,2006年末缩小到4547亿元。2002年底,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6.7%,到2011年底增加到278.1%,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61.4%,股份制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350.3%。

   盈利能力明显增强。数据显示,主要商业银行税前利润在2002年底为364亿元,2006年底增加到2409亿元。2011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1.25万亿元,资本利润率19.2%,资产利润率1.2%。

   这一系列巨大变化背后,是我国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相继启动并坚定不移地推进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体制机制发生了历史性改变。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突出成效。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先行对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拉开了国

   有商业银行改革序幕。2005年6月与10月,交行和建行先后在香港上市;2006年6月和7月,中行先后在香港和上海挂牌。工行开创了银行业境内外同步上市的先河,于2006年10月在A股与H股上市。2010年7月,农行在A股和H股上市,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成功。

   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带动下,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改革加快推进。2008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正式改制为股份公司,2011年4月又获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100亿元入股资金。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储银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的改革也在稳步推进。同时,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11家中小银行相继上市,快速实现了跨区域发展。

   10年来,我国银行业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实现了对外开放的新突破,国际形象和竞争力已经实现重大提升。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积极借助外力迅速提升竞争力。截至2011年底,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1家银行在华设立209家代表处;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37家外商独资银行、两家合资银行、1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26个国家和地区的77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94家分行。

   金融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10年来,我国银行业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10年来,我国银行业自觉将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纳入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对重点在建工程、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加大了信贷投放的力度。同时,做到“有扶有控”,限制对“两高一剩”和落后产能行业的信贷投入,促进实体经济沿着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科学发展。

   创新“三农”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中的支撑和促进作用。2003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江苏等8省市率先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004年8月开始在全国全面推开。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和新的监督管理框架逐步建立,农信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截至2011年年末农信社的贷款余额达6.7万亿元,比改革前增长了3.8倍。2007年初,银监会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吉林等6省区先行展开试点。截至今年5月末,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组建817家,机构80%的贷款投向“三农”和小企业。

   在金融服务“三农”中,大型商业银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为农行确立的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农行自2008年3月以来扎实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4年来农行“三农”业务实现了由亏损到盈利430亿元的历史性转变。截至今年6月,我国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16.29万亿元,比2000年新增近14万亿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13.5万亿元,农户贷款余额3.48万亿元,农业贷款余额2.67万亿元。

   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增加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业金融机构也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成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等举措,快速布局小微金融服务领域,确保信贷增量和增速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监管目标。截至今年6月,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13.5万亿元,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2.6个百分点。

   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通过环保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合作联动,从信贷方面对节能减排不力行业进行调控。今年3月,银监会发布《绿色信贷指引》,要求银行业严控“两高一剩”、“落后产能”信贷投放。截至2011年底,25家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中已有13家发布了绿色信贷规范文件,切实推动相关产业加快转型步伐。

   在拉动内需、增加消费方面,银行业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创新服务方式。2009年8月,银监会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2010年年初相继筹建的3家消费金融公司,加大了个人消费信贷营销力度,促进了消费市场活跃和繁荣。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广州越秀区委常委方大国已停职接受处理
  • 体育美网-费德勒进8强 纳达尔因伤无缘中国行
  • 娱乐80后夫妻4年结婚7次离婚6次被吐槽奇葩
  • 财经成品油10日再迎调价窗口 每吨或涨500
  • 科技中移动不希望独上TD-LTE:欲结盟电信
  • 博客花总:私人飞机那些事儿 拍打能治百病?
  • 读书汪精卫贪二奶魂断上海 日女追星沦为性奴
  • 教育小升初“暗战”:女儿哭诉爸爸没本事
  • 育儿3成幼儿园拒乙肝宝宝 雷人暑假作业(图)
  • 健康接吻会传染感冒吗 男性也需要自检乳房
  • 女性2013秋冬最in趋势播报 首饰狂人40款单品
  • 尚品那些买酒庄的有钱人 葡萄酒为何没葡萄味
  • 星座漫画:12星座斗情敌 测试他撒谎吗
  • 收藏王刚称砸宝相当于杀人 1元龙币炒到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