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大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看病难和看病贵永远是相对的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29日 09:24  中国网

  编者按:35年前,北大肿瘤医院成立。25年前,季加孚来到北大肿瘤医院。身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掌舵者,季加孚院长同时也是北大肿瘤医院成长壮大的亲历者。在他的口中,了解到的是这所专科医院一直以来的信仰和精神,是北大肿瘤医院未来的远景规划。

  一直听说季院长是个数码发烧友,而真正到了他的办公室才感受到他那股对于科技的热衷。8月21日上午,在一台运用无线技术和他的手机相连的电视屏幕前面,季院长图文并茂地向记者讲述了他对于医院,对于医改,乃至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各种见解。

  

  现任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院长,北京肿瘤医院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国内著名的肿瘤外科学专家,临床方面主要从事消化道肿瘤外科工作,积极推广规范化手术、开拓国内胃癌新辅助化疗领域。

  研究方向主要以胃癌的临床综合治疗和分子机理为重点,牵头国内外相关临床试验,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参与消化道肿瘤临床及基础科研项目26项。先后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支撑计划、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

  精彩阅读:

  我希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能够成为患者首选的国际化肿瘤医院:在这里,花费少、痛苦小、效果好、住院短;在这里,绝望的人能够看见希望。

  我觉得一个成功的人,有几方面因素,第一自己要努力,第二要抓住机会,第三要有天赋,天赋这个东西挺重要的。不知道有的人愿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走出北大肿瘤医院,可以随处看到四处张贴的收药的小广告,这些药是哪儿来的?这说明看病是难还是贵?是制度上的缺陷,又或者是人们不太自觉?

  医保把看病的3万块钱给你了,过去2万块钱吃药,1万享受了医疗服务,现在倒回来了,医疗服务占了2万,患者得到的真金白银要比过去多得多。

  35年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北大肿瘤科的基础上成立,当时我们只有100张床位,几个研究室,总共不到一百个人。

  而现在的北大肿瘤医院,有800张床位,学科基本齐全,人才队伍壮大成熟,每年诊疗患者30万人次以上,已经成为全国五家肿瘤学重点医院之一。最近经过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大学批准,我们又增加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我本人呢,是25年前来到北大肿瘤医院,见证了这个医院的发展,同时,医院也成就了我的今天。

  作为一个医院,能够让病人认可的有两点:服务和技术。

  北大肿瘤医院刚刚度过了她的35岁生日,我们新的院徽也开始启用了——一扇具有象征意义的门,是一扇为肿瘤患者而打开的希望之门,同时也寓意着医护工作者是肿瘤患者的守护神。

  我希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能够成为患者首选的国际化肿瘤医院:在这里,花费少、痛苦小、效果好、住院短;在这里,绝望的人能够看见希望。

  其实,作为一个医院,能够让病人认可的一个是服务,一个是技术。病人满意是满意你的服务,技术的好坏是服务之后的一个层面上的事情。但是你不能说我每天笑脸相迎,技术很烂,这也是不行的。支撑医院最根本的就是技术,事实上,技术是你最核心的东西。

  医院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技术工程。我相信从医院服务而言,病人最满意的无非就是几个最基本的原则:善良、公平、透明、关心、热爱、发自内心的同情。这些都不难做到,因为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即使你不是医护人员,一个普通人在面对深陷疾病中的痛苦病人时,也都会很自然地表现出上面的几个特质。

  所以,给予病人公平、公正、优质的医疗服务,一直是我们医院的宗旨。其实换句话说,就是提供给病人他能够承受的服务,根据病人自身的特点,自身的需求,根据病人能够承受的条件来定。有些病能治,有些病不能治,有些病可以延长生命,有些病只能提高生活质量。如果不能延长生命、不能提高生活质量,再去治疗的话,就是在浪费。虽然有时候病人确实主动要求进行治疗,他们认为至少敬了孝心了,但可能你的孝心会使患者受不了,也花光了自己的钱。

  现在病人去许多地方看病,不知道自己应该到哪个科室去看病,病人在就医过程中很痛苦。现代化的医院必须做到,当患者进入医院后有人给他引导,指导他应该到哪个科室去看病,包括现在时兴的一站式治疗,综合式治疗。这样治疗就是连续性的。

  治疗期间一旦有缝隙,病人就会有健康风险,如果没有缝隙,病人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合适的治疗,这就要求医院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如果是一个科室只能治疗一类病,这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在教育我们的医生,让他们养成多学科协作的习惯。

  在学术建设上,一流的医院要引领治疗某种疾病的游戏规则,用医学专业术语讲实在点就是治疗指南。在北大肿瘤医院,很多学科专家都是我们国家治疗指南起草和重要的参与小组成员,这是一流医院的一种存在感,一种存在价值。我们做医院希望把医院做成一个品牌,具有大的内涵的医院,来引领医疗行业的大医院。

  总的来说,一所医院的建设,几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高临床医疗效率;第二是要改善医院的经营的能力、效益。;第三点就是对于医院现有设备使用的效率;第四个就是人力资源的合理的调动。

  人力资源的调动尤其重要,医院里医生的积极性、护士的积极性、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医院建设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和患者利益息息相关的。

  医院建设的灵魂在于人,人是关键

  医院建设的灵魂在于人,人是关键。北大肿瘤医院特别强调人才的培养,其中专业知识的培养和人文知识的提升是人才梯队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非常重视继续教育,目前来讲,我们的干部基本是复合人才,既是专业出身的专家,又是出类拔萃管理者,而且具有年轻化、高学历的特点。

  当然,我们不能唯学历是尊,我们近期提了一批年轻的中层干部,涉及到管理层和临床科室。一批70、80后的干部的积极性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从近期的一系列表现来看,医院所有人都已经能够看到他们的潜力。

  过去的干部,是条块分割,人事的就管人事,医药的就管医药,是不相联系的。现在不是这样,只要是医院的事,都需要大家一起来做。我们临床上能够做到多学科协作,管理当然也应该如此,要形成一种很好的机制,就是大家协作,为医院去做贡献。

  最近我们做了人的性格的培训,通过了解不同性格的人的不同的处事方法来互相认识彼此,以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的人在表现形成、思考方式上都是不一样的。经过培训我们就能理解身边人的一些行为习惯,不可能他一定就要跟你我一样,他就是那样的一个人。很多的事情都是这样,不能怪他,人就是那样。

  我觉得一个成功的人,有几方面因素,第一自己要努力,第二要抓住机会,第三要有天赋,天赋这个东西挺重要的。不知道有的人愿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这三点是人成功的核心。

  做一个好医生,首先要努力,把病人当亲人,我在国外学习的时候,如果你去询问老师采取什么方式对患者治疗的话,他会告诉你,让你把患者当做你的父母、兄弟来看待,你做的决定就是对的。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做一个好医生,就是要让病人相信你。其实说起来,努力去做都能做到。做一个好医生其实很简单,耐心的去看病,给病人看好病。

  但是要做一个有能力的医生,就要在学术上有所提升,就需要什么年龄干什么事情。当学生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当学生,千万别工作了之后又来当学生,会很累的。工作上也是,工作不好好做,来做其他的也不行。

  人的一生确实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有很多时候都是,掌握了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就可以给你提供方便,否则你们在不经意间遇到很多困难。

  疑难杂症几乎都要进行多学科协作组治疗

  所谓学术型医院,是指以研究来做支撑,推动医院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包括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生物学和医学的进展。强调基础学科的研究,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建院以来一直贯穿始终的理念。同时,我们更强调转化医学,就是把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临床实践结合在一起,以基础研究指导临床工作。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治疗效果,给病人更好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正是因为不断地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胃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妇科肿瘤、头颈部肿瘤、骨肿瘤以及恶性黑色素瘤等领域的诊断和综合治疗上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医院率先引进国际上领先的多学科协作组治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了规范化的个体综合治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治疗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简称MDT,通常指来自两个以上的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一个器官或系统疾病,通过定期、定时、定址的会议,提出诊疗意见的临床诊疗模式。旨在使传统的个体式经验性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规范化决策模式,由此推动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诊治策略,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

  简单说,就是病人到我们医院,能够得到“一站式”服务。这个“一站式”就是说不同专业的医生在同一时间出现,讨论病例,这样就减少了病人反复挂号不断转科看病的时间。而不同学科的医生对疾病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当他们达到一致意见时,这个治疗方案也应该是最佳的。这种治疗模式是一种规范化治疗的模式。

  在10余年前,我们就开展了多学科联合会诊门诊的服务项目,这已初步具备了多学科治疗协作组的雏形。2009年9月,我们正式组建了以医院为平台的多学科协作治疗组,每周一下午4点半,在固定的会议室,由各个科室提供病例,进行多学科讨论,制定最佳方案,并在会议结束后第一时间将方案告知患者及家属,取得知情同意后并尽快开始实施。

  截止目前,有超过4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接受MDT讨论,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胃肠间质瘤及其它消化道来源的肿瘤。治疗决策中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参与的病例占约40%,在制定多学科治疗协作组方案患者中,最终完全执行方案的约占65%,在全部执行方案患者中,达到其讨论预期治疗目的的约占96%。

  多学科治疗协作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改善目前肿瘤治疗现状,提高肿瘤的防治水平,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看病难和看病贵永远是相对的

  看病难和看病贵永远是相对的,在一定的年代,一定的时候说法不一样。例如:有钱人就觉得不贵,难和贵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经常跟人说天下没有这样的事:又想省钱又想省时间。金钱和时间的成本往往是分离的,要么国家掏钱你排队,要么你自己掏钱不排队,全世界都是这样。既不想排队又不想掏钱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事。

  所以,在我们国家,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真正的根源就是医疗需求和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

  医保在我们国家应该有个自付比例的问题,现在各地情况不同,国家给付的最高比例是80%,而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人们自付的比例是封顶的。比如在日本,个人医疗费用自付的封顶线是4万块钱,只要超过4万国家全部给付。

  听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但是这种体系适合什么样的环境和群体呢?它适合一个自觉自律的、有完整的监督体系的一个群体。客观讲,我们现在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果说2000元以上报销,一些不必要的病人绝对会花到2000元以上。一个福利的制度需要群体的默契和自觉,病人要自觉,医生也要自觉。

  但是,当你走出北大肿瘤医院,可以随处看到四处张贴的收药的小广告,这些药是哪儿来的?很多人用医保买药出去倒卖,这说明看病是难还是贵?还是制度上的缺陷,又或者是人们不太自觉?

  就事论事的话,现在看病确实是难、确实是贵。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国家还没有实现全民医保。农村有农村的新农合,城市有城市的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保险。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广了,投入必然是巨大的。每个人都可以想一想,13亿人,一个人1块钱,就是13亿了;一人100元,那就1300亿了,而每人100块钱对于看病而言简直太杯水车薪了,而投入多了国家到一定的程度也难以承受。因此,现在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建立是医改的一个初步过程。

  我们去偏远的基层对口支援,遇到的许多事情让人很伤心。没有医保覆盖的地区,那里的人们得了肿瘤,总体需要花一万块。可如果一家人,媳妇得了病死了,再娶一个也就几千块钱。所以,当地很多人得了病宁愿放弃也不愿意主动治疗。我们看到之后,非常痛心。

  医保不仅百姓受惠,医院同样获益匪浅

  医改至今,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是一项令人们最受益,也是整个医保至今最成功的一步。基本医保的覆盖,让我们国家很多人都能看得上病。这是国家的一个很重要的决策。因此,医保广覆盖之后而建立起来的基本医疗体系使得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继续往前走。

  我一直认为,医保对于医院的管理起着一个推动的作用。比如说:一般肿瘤医院一年的医保费用是3个亿左右,一个医院的流水一年也不过十几个亿。作为医院院长,在医院的管理上要感激医保,因为他给你带来了固定的患者群体。对医院经营的维持、医院技术的保障都至关重要。如果找医生看病的人越少,那么他的看病水平就会逐渐降低,最后可能就不会看病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通过医改是可以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疗品质、改善医患关系,这是为建立和谐医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医院的管理指标,我现在可以说出一连串的下降:建设费用下降、医药比例下降、付费比例下降、拒付比例下降、自付费用下降、住院者人均费用下降,包括患者死亡率等都在下降。从这些不断下降的指标来看,我们的管理是卓有成效的,医保对于医院的规范化管理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如果没有医保,单凭自己的约束是不够的,病人需求什么我给你什么,但问题是病人在某种程度上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经济学领域有过一个测试,一个国家在医疗方面的费用和投入,有一条红线,占GDP的10%,这是它的一个底线。在美国,这个比例大概是17%,因为它是一个发达国家。而除美国之外的国家,10%是一个底线。我们国家这些年医改和医疗保险覆盖之后,每年的医保投入的增长速度是27%,将近30%。保持这个速度的话,我们将很快达到那条红线,这将会对整个国家产生影响。

  不同的人看病花费的钱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在超一流医院有超一流医生,而我们国家选的是一个高标准。要想高质量、低成本完成治疗,医院内部必须具备一个好的管控机制。按照过去的医院管理体系,是实现不了的。因此,我们现在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严格的单病种付费。单病种付费现在只是一种雏形,我们进行医保费用和自付费用比例的管理。有一些病人是需要非医保用药的,我们医生会主动提醒,有时候患者也会主动要求。

  但事实上,完美的医保流程远不是像我们说的这么简单,比如门诊诊疗流程的优化、医学诊疗的临床优化、新设备的引进、新药的调整。给病人治病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临床路径,它完全是由高级别的临床医学证据来支持的。一个病人来到医院,治病前要进行什么样的检查,治疗中需要什么样的观察,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去做。现在却是很随意的,在没有严格的临床路径当中,病人做一个CT和做两个CT没什么区别。

  现在病人在宣武医院做一个CT,再到协和医院做一个,到了第三家医院医生问都不问就开单子,这件事情是没有人管理的。今后,都会有人管理,三甲医院做出来的CT和化验应该是全国通用的。

  于是,就会存在一个医疗检验质量控制的问题。可以预见,这条路会很难走。

  医药分开,医疗服务回归,患者得到的真金白银更多。

  在过去,医院的运营经费是没有人负责的,国家允许医院从药费里提15%来作为日常运营费用。所以,医院运营起来之后,药品越贵,15%的比例就越高,获利就越丰厚。

  为了迎合医院,药品的费用涨得越来越高。药价是国家定的,医院没有权利涨价或调价,只允许增加15%。所以药价是多少,这15%也是不一样的。现在把医、药分开,把这个断开之后,没有了市场,医药企业中间的管理环节自然会消失。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从药费上增加的这15%没了,医院的经营会缺少部分资金,那么就从服务费里面增加。现在服务要回归它本来的价格,患者才会满意。医院如果投入了80%的精力放在医疗服务里面,我想大多数病人是肯定满意的,这是医改的核心内容。医保把看病的3万块钱给你了,你过去2万块钱吃了药了,1万块钱享受了医疗服务,现在转回来了,医疗服务占了2万,药费花了1万,实际上,对于患者而言,得到的真金白银要比过去多得多。

  其实,现在我一直关注,国有医院在医改中,如何引入社会资本。引入社会资本要配合着法人制度,或者同步,或后于法人制度,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法人制度已经走在前了。根据我们的测算,根据医院固有的公益性性质,盈利性的医院不会超过10%,在国际上。因为医院就是公立的。但是中国现在非营利性医院是公立法人,之后将会有私立法人,还有慈善机构。这个比例大概应该是在50%多公立法人,40%多私立法人,同时办的非营利性的,比如说有些私立医院是非营利性的。问题是如果不赚钱,民间资本为什么要进来,当走到这种格局时,商业保险成熟,医保也成熟了,互相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来进行消费。今后社会,目的是要达到一个绿色的社会,低消耗,低浪费,环保型的,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

  我在这个医院工作了25周年,见证了这个医院的发展,同时,医院也成就了我的今天。不能单纯地把医务工作作为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而应该看作一种事业。我希望,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打造成癌症肿瘤患者首选的国际化肿瘤医院。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研、国际化的工作力度,通过我们的努力、脚踏实地的工作,以实现我们的目标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日本驻华大使:希望拔旗事件尽快平息
  • 体育彭帅低迷首轮出局 创3年大满贯最差战绩
  • 娱乐传徐海星恋上相差20岁大叔 回应称是私事
  • 财经哈市塌桥承建方:钢筋没绑是工艺需要
  • 科技百度反制360:双方趁夜上演攻防战
  • 博客文革丑恶血腥一幕 好声音16强外泄元凶
  • 读书林立果奉林彪命发动政变 权贵荒唐夜生活
  • 教育高校另类迎新横幅:做思想上的白富美
  • 育儿代孕:怀女孩就堕胎 小学入学逼哭校长
  • 健康滥用止痛药能致死 你被癌症盯上了吗
  • 女性贝克汉姆1年吸金千万英镑
  • 尚品惨遭禁止的时装广告 揭秘白酒勾兑潜规则
  • 星座鬼节4法转大运 测试爱情中你欠揍吗
  • 收藏龙年纪念币一币难求 嘉德保利进军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