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生活成本上升 促消费政策难乐观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29日 09:07  中国经济时报微博

  ■本报记者 李海楠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8%。今年以来,CPI涨幅除3月份较2月份小幅反弹0.2%外,已经连续五个月实现同比下降。这也是两年多以来,CPI首次步入“1”时代。

  就此,坊间再次展开对中国行将进入低价时代的讨论。然而,伴随CPI持续走低,民众生活对物价的直接感受究竟如何?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经过对超市、菜市场、社区菜店走访,结合相关受访民众声音发现,物价水平不降反升,其中食品、房屋租金等生活必需品开支增多对普通民众生活仍构成较大压力。

  对CPI同比涨幅连续五个月走低,物价却不降反升,出现所谓“CPI背离民众感受”的现象,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食品价格占CPI组成超过30%的高比例,直接导致了“猪肉价涨物价就涨”的结果;在收入分配改革尚待推进、民众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相关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效果或难乐观。

  一本北京市民的生活账

  早市,作为京城百姓公认菜价最低的销售渠道,分布在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居民区内,在每天清晨为众多普通民众提供日常蔬菜、水果及肉蛋商品。然而,即便在这里,也能体会到菜价的飞快上涨。

  8月28日,本报记者跟随家住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二条的董阿姨来到位于隆福寺的早市,完成了一次普通家庭的日常菜肉采购。董阿姨告诉记者,自从两年前退休在家,她每天都会一大早到早市购买与老伴儿及女儿一天生活所需的蔬菜和肉蛋。

  “这两年日复一日的生活品采购,让我直接体会了物价飞涨,尤其是菜价上涨十分明显。”董阿姨说,她退休前曾从事财务工作,一直有着记账的习惯。每天记账也让她对当前的物价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董阿姨将账本翻到2011年10月13日在早市买菜的记录对记者展示:豆腐1.6元、小油菜2.5元、三个西红柿4元、三根黄瓜2元、三根青尖椒4元、一斤半牛里脊37.5元,总计51.6元。

  “从去年六七月份开始,只要买肉,买菜花费就基本在50元左右,最近更有上涨趋势。”董阿姨告诉记者,尤其是蔬菜价格涨幅更是明显。

  应记者要求,董阿姨同意28日当天再次购买同样品种蔬菜,以求证价格是否上涨。结果不出所料,上述菜肉种类价格全面上涨,其中豆腐3元、小油菜3元、三个西红柿7元、三根黄瓜5元、三根青尖椒6元、一斤半牛里脊40元,总计达64元,价格相较去年10月份上涨12.4元。

  在董阿姨看来,猪牛羊等肉类价格近期上涨幅度并不明显,反而是西红柿、黄瓜等日常蔬菜价格涨幅较大。“希望物价能够稳定一点,别总涨得这么快,否则老百姓的生活负担会越来越重。”董阿姨说。

  农副产品价格普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1.8%,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0.78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8.0%,成为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就此,本报记者对超市、菜市场及社区菜店进行一番走访后发现,除蔬菜价格上涨明显外,粮食及蛋类价格近期也呈现上涨趋势。而前述董阿姨对日常蔬菜价格涨幅较大的感受也得到了某超市库管经理及社区菜店老板的证实。

  以西红柿价格为例,记者28日当天对比超市和菜市场售卖价格发现,超市所卖西红柿价格竟普遍低于菜市场乃至社区菜店的售卖价格:超市多在每斤2.5元到3元之间;菜市场则普遍高于3.5元。

  “对不同阶段内,价格涨幅较大的蔬菜品种,超市多会找一些地头直供菜,以减少批发环节和运输环节成本。”某大型连锁超市惠新西街店库管赵经理告诉本报记者,今年以来,超市所售肉类价格相对稳定,但蔬菜类农产品受多雨水天气影响,价格波动较大,此外还有大米和鸡蛋的价格涨幅也很明显。

  赵经理举例说,以一种散装黑龙江生态米为例,7月份超市售价是每斤2.09元,而最新价格自上周起就上调到了每斤2.39元;散装鸡蛋在7月份时还是每斤3.5元左右,现在每斤基本都已经超过了5块钱。

  另据一位社区菜店老板向本报记者证实,今年以来,由于西红柿、黄瓜等日常蔬菜的批发价格长期超过每斤2块钱,零售价也涨到了每斤3块钱以上。“菜店进菜种类也因此发生了变化,转而选取价格相对稳定的土豆、胡萝卜、卷心菜等蔬菜品种。”菜店老板说。

  就此,记者28日对比新发地、八里桥、城北回龙观等多家蔬菜批发市场价格发现,西红柿、黄瓜价格普遍较上月同期出现超过16%的涨幅;鸡蛋价格上涨幅度更高达20%,批发价格每公斤普遍超过10元,每斤零售价格纷纷“破5冲6”。

  对于近期京城蔬菜、鸡蛋等价格上涨,新发地市场最新发布对上周五(8月24日)的市场动态监测显示,24日的蔬菜加权平均价是每公斤2.11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5.93%,处于高位平稳运行。其中,西红柿价格大幅上涨是7.21大暴雨的后遗症,即生产受损,近期上市品种多以山东、辽宁等长距离运输品类为主,较高损耗率,拉动了价格上涨。

  此外,对于鸡蛋价格大幅上涨,新发地监测显示,价格上涨根本原因是饲料上涨,造成鸡蛋生产成本上升;直接原因是蛋鸡存栏量不足和“北蛋南运”,即北方蛋鸡存栏量只能保障北方地区鸡蛋供应,南方客商到北方收购,造成阶段性供求不平衡,引起价格上涨。

  物价、租金抬高生活成本无闲钱消费

  实际上,伴随食品价格上涨,百姓居住价格上涨同样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3.1%,水、电、燃料价格上涨2.5%,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0.5%。

  尽管当前CPI统计并不直接纳入房价涨跌,但CPI所统计消费品涨跌中,有大量是围绕着房地产产业链的,如房租、建筑装饰装修、人工成本和消耗等都会随着CPI下降而降低,有观点认为,随着7月份CPI步入“1”时代,房价、租金都将迎来下降空间。

  然而,据本报记者走访了解,实际并非如此,不仅购房价格出现上涨势头,房租更是上涨迅速,这也成为受访本报民众公认抬高生活成本的主要动力。

  8月27日,家住朝阳区望京地区的北京市民小王对本报记者介绍,去年,刚刚结婚的他和妻子在家人帮助下,通过贷款购得了一套面积为89平方米的二手房,2万元1平方米的楼盘价格和30%的首付款让刚结婚的小王一家扛起了百万元的贷款。

  自从买了房,家庭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小王夫妻就过上了节衣缩食的生活。小王说:“每个月贷款会先扣掉7000多元,剩下不到5000块钱就得担负所有日常开销。”

  小王告诉记者,当前,他所居住地区的二手房价又普遍涨了1000多元。除日常食品和生活用品价格普遍上涨外,水电等资源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也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虽然现在的收入还能维持基本生活,但迫于房贷压力,其他消费就基本取消了。

  无独有偶,与小王情况类似,在中关村上班,租住在北京西四环附近的外地人李小姐对本报记者表示,2009年开始,她租住的一居室租金价格已经从每月2800元涨到了现在的3700元,这也着实让月收入6000元的她感到压力不小。

  据业内最新统计显示,7月份,北京房屋月租金均价为每套3670元,环比6月份上涨4.2%,相较本轮房租上涨起点4月份上涨660元。不少原本因工作原因租住在市区的上班族表示,为节约成本,合租以及到郊区租房或将成为普遍采取的方式。

  “我自己不做饭,对菜价不太敏感,但每天在单位吃饭也得花上30多块钱,每个月再扣除房租、水电等费用,基本不敢再有其他消费了。”李小姐说。

  CPI统计存在结构性问题收入分配改革受期待

  对于当前CPI背离民众感受的现象,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价格占CPI组成超过30%的高比例,直接导致了“猪肉价涨物价就涨”的结果。这也表明我国CPI统计存在结构性问题,还无法反映和代表中国经济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水平。

  王晋斌分析,虽然7月份CPI步入“1”时代,但还在上涨,自去年7月份达到同比6.5%最高点至今,CPI基数高的影响一直存在,尽管翘尾因素不断减少,但蔬菜等食品价格又构成新上涨因素,继而导致了民众对物价上涨的直观感受。

  “食品价格上涨的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却一直降低,但民众还是有着对物价的强烈反差。”王晋斌表示,CPI下降的同时,我国GDP也在下滑,但CPI却无法反映GDP,且存在一定偏差。原因在于,食品价格占比过高的CPI统计不能代表中国经济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水平。

  “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都是结构性的,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是无法控制的。”王晋斌说,我们现有的CPI统计是想用一个工具对应两个目标,既能反映民众生活价格水平又能反映总供给与总需求,实际上违背了宏观经济的基本原理。

  据了解,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是把CPI一分为二,即一个是包括食品价格和能源价格的CPI,另一个是不包括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CPI”。王晋斌介绍,据中国人民大学宏观课题组于2011年自行对核心CPI进行统计显示,在2011年7月份CPI达到6.5%的高点时,核心CPI仅为2%多一点,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今年7月份的核心CPI也就在0.7%—0.8%左右,经济处于通缩状态。

  “只有‘CPI居高是因为总需求过旺导致,CPI降低是因为经济通缩导致’才说明CPI与GDP间的关联性很强。”在王晋斌看来,当前经济有着通缩风险,但CPI却还有着1.8%的同比涨幅,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CPI中的食品价格占比过大。

  此外,对于生活成本上涨挤压民众消费能力,王晋斌认为,在收入分配改革尚待推进、民众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相关促进消费增长的政策效果或难乐观。

  “随着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扩大,贫富差距也在持续扩大,导致富人有钱不消费(即边际消费倾向太低),而穷人有消费欲望却没钱的结果。”王晋斌强调,在这样的前提下,任何促进消费的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都很有限。民众是否消费主要受收入和新产品刺激等两方面因素影响,应从中长期眼光看待当前短期问题,即通过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提高消费能力,继而带动经济结构实现升级。

  8月27日,有消息称,历时八年争议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有望在今年10月推出,引来各方普遍关注。对此,王晋斌表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至今累计下来的最核心问题,也是系统性工程,10月出台的方案或将是纲要总则式内容。

  “各地还需要根据总则慢慢酝酿,形成各地方标准,具体深入实施,才能具体将增加居民收入落到实处,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王晋斌强调。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日本驻华大使:座车遭拔旗系单独案件
  • 体育美网-彭帅低迷首轮出局 小德横扫晋级
  • 娱乐刘嘉玲揭梁朝伟闷蛋生活谈与陈冠希合影
  • 财经哈市塌桥承建方:钢筋没绑是工艺需要
  • 科技百度反制360:双方趁夜上演攻防战
  • 博客文革丑恶血腥一幕 好声音16强外泄元凶
  • 读书阎锡山阴谋暗杀毛泽东 朱镕基离任心头痛
  • 教育孝感一中“吊瓶班”无一人考上重点大学
  • 育儿代孕:怀女孩就堕胎 小学入学逼哭校长
  • 健康滥用止痛药能致死 你被癌症盯上了吗
  • 女性贝克汉姆1年吸金千万英镑
  • 尚品惨遭禁止的时装广告 揭秘白酒勾兑潜规则
  • 星座鬼节4法转大运 测试爱情中你欠揍吗
  • 收藏龙年纪念币一币难求 嘉德保利进军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