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积极就业需要政府转型 公平市场环境本身就能促进就业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29日 02:22  21世纪经济报道

  祝乃娟

   就业指标即将被纳入各地的政绩考核中。近日,温家宝总理强调,要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创造良好就业环境的需要,探索建立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的评价机制,把就业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

   坦白说,这是对以往长期以来GDP政绩考核制度很好的补充。鉴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不平衡,就业率却可以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考核标准被各地重视。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介绍,2012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多。今后很长时期内,都将是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

   如果不及时的重视就业问题,那么失业带来的社会后果将不亚于通胀猛虎。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一个原本社会流动就不太通畅的社会里,就业是中下层民众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将是公共政策是否体现以民为本的最好的衡量标尺。那么,现在将就业指标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之后,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地方真正实现促进就业率的目标、而不是只注重考核结果,避免像以往GDP考核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中央政府已经通过政策积极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并下决心为企业减轻负担。要知道,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谈增加就业,就必然离不开中小企业。通过财税政策扶持中小企业,为他们创造更好更公平的市场环境将是最为根本的。这首先需要积极打破垄断,在多个可能的领域内,对民营资本更加开放,让它们积极的进入,以提升市场活力与增加就业岗位。一些中小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如果环境优化而公平,那么很多大学生也不会只挤垄断国企的那些有限的岗位。很多时候,大学生们的“就业难”是指不满意自己能找到的工作。

   作为地方政府,如果需要很好的将就业指标考核真正转化为令地方就业增加的好结果,就需要认真实现政府转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可以为经济带来很多好处,不仅仅是令市场变得更有规则更加净化,而且政府可以通过不断购买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来促进就业。很多服务,政府部门并不需要亲自做,完全可以外包给社会组织来完成,政府进行采购服务。在这方面,广东省近日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又有了很好的探索,以前广东省就出台了不少政府采购社会组织服务的目录,此轮改革进一步提出,凡是省政府决定改变管理方式的审批项目,一律参照省政府各部门的处理方法,移交给相应的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这完全是地方政府眼下可以着力的方面,如果做不到,只能说没有决心或是利益纠缠。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外交部正调查日本大使坐车国旗被夺事件
  • 体育李娜获美网三年首胜 郑洁幸运晋级
  • 娱乐传徐海星恋上相差20岁大叔 回应称是私事
  • 财经鄂尔多斯逾八成项目停工 讨债成主要工作
  • 科技实测北京免费WiFi:大半无法连接
  • 博客文革丑恶血腥一幕 好声音16强外泄元凶
  • 读书林立果奉林彪命发动政变 权贵荒唐夜生活
  • 教育高校另类迎新横幅:做思想上的白富美
  • 育儿代孕:怀女孩就堕胎 小学入学逼哭校长
  • 健康针扎染艾滋要看四因素 胸部健康怎么看
  • 女性香港等地奢侈品消费下滑 部分品牌仍涨价
  • 尚品大闸蟹雌激素疑云 埃及艳后爱的雪色温泉
  • 星座鬼节4法转大运 测试爱情中你欠揍吗
  • 收藏央视把假货当官窑 机关算尽的黑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