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德法双双发声维稳欧元欧央行购债箭在弦上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28日 06:58  金融时报

  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双双表态支持希腊留在欧元区,称“欧元危机实际上是一场信用危机”,默克尔更表示“欧元不仅仅是一种货币,还代表一种理想”。透过字里行间,德法领导人表达出了更加坚决的维稳欧元决心。

  对于购债计划本身,德国方面已经是满腹牢骚了。目前来看,作为欧央行17个组成机构之一,虽然德国立场对于前者的影响力仍不容小觑,但其阻止欧央行购债计划的可能已经不大。德国央行行长更多地是希望欧央行能在购债细节和条款上作出更多约束,引导欧元区成员国进行内部结构性改革,以根治导致危机爆发的深层次矛盾,将后续危机治理的主动权留在德法等债权国而非南欧债务国手中。

  记者陶冶在分别于上周五和周六与希腊总理萨马拉斯举行会晤之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双双表态支持希腊留在欧元区,称“欧元危机实际上是一场信用危机”,默克尔更表示“欧元不仅仅是一种货币,还代表一种理想”。透过字里行间,德法领导人表达出了更加坚决的维稳欧元决心。分析人士认为,在市场普遍预期欧央行将于下周四的议息会后宣布国债购买计划的当下,德法领导人的上述表态似乎是给这一预期提前加盖了一个“批准”图章。虽然在加盖这一图章的时候,默克尔仍然难掩心中忧虑,但更大的风险或将迫使其不得不作出丢卒保车的决定。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助理研究员肖立晟本月27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最初坚决反对欧央行购债到后来立场的逐渐松动,再到如今万般无奈之下的被迫支持,德国可以说是走过了一段痛苦的心路历程,而导致德国立场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由德国主导的以“财政紧缩”为最主要关键词而忽略了提高重债国家竞争力的救援改革措施已经难以为继。希腊危机的反复和恶化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是宣告这种方法的失败;其次,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沦陷令欧债局势在一定意义上出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作为欧元区第三大和第四大经济体,意西两国的纾困成本不啻于天文数字,远非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和欧洲稳定机制(ESM)能力所及,这使得欧央行的出手成为事实上的不二之选。

  “在这种背景下,包括默克尔在内的德国当局应该意识到,救援方案只能依靠欧央行执行赤字货币化的货币政策,即救援资金的来源会从笨重而有限的EFSF或ESM转向灵活而无限的欧央行,尽管这将给德国经济带来多重潜在风险。”肖立晟表示。

  目前,市场上对于欧央行出手购债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欧元及其他风险资产也受此预期影响走势转好。继欧央行行长德拉吉在7月末高调宣布“将尽一切努力捍卫欧元”并于8月2日议息会后表示“有计划从二级市场购买国债”后,有关欧央行可能举动的最新消息是路透社上周五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欧央行正考虑为新一轮购债项目“设定收益率目标区间”以及此前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称其考虑为购债“设置收益率差界限”,即在外围国家国债收益率与德债收益率差超出界限时买入该债券。尽管欧央行已发表官方声明批评上述媒体不应报道“尚未采取的决定”,但有关其设定所购国债收益率或息差目标的猜测还是甚嚣尘上。肖立晟认为,无论是设定收益率目标还是息差目标,都将是一个非常大胆的突破性举动,因为这将意味着欧央行不惜一切代价通过无限量购买问题国家债券来人为将其所购国债收益率锁定在某一水平或区间。凭借欧央行的公信力,这相当于是为所购国债上了一份超级保险,至少市场短期风险将得到抑制乃至终止。“但是,此举将毫无疑问地使得欧央行购债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进一步成倍放大,而这可能是欧央行当局衡量上述计划需要考虑的最主要因素,预计也会遭到德国方面的反对。”他同时表示。

  事实上,对于购债计划本身,德国方面已经是满腹牢骚了。据德国《明镜周刊》26日报道,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在接受该杂志采访时称,欧央行的新购债计划可能导致成员国“毒品上瘾”。魏德曼说:“在我看来,此种政策接近于通过印钞为国家提供融资。在民主体制中,需要对如此广泛的风险分担作出决定的,应该是议会而非央行。”目前来看,作为欧央行17个组成机构之一,虽然德国立场对于前者的影响力仍不容小觑,但其阻止欧央行购债计划的可能已经不大。肖立晟认为,魏德曼的上述表态更多地是希望欧央行能在购债细节和条款上作出更多约束,引导欧元区成员国进行内部结构性改革,以根治导致危机爆发的深层次矛盾,将后续危机治理的主动权留在德法等债权国而非南欧债务国手中。

  除担心重债国家会丧失内部改革动力外,对于欧央行购债,德国有着更多的现实忧虑。肖立晟认为,由预期欧央行购债而带来的欧债危机忧虑暂解只是暴风雨前夜的平静,未来欧元区救援机制将会由财政紧缩转向财政赤字货币化,而战火即将烧到德国。具体而言,欧央行购债可能给德国带来的潜在冲击主要有五个方面。

  首先,德国国债市场的风险溢价会提高。若欧央行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接进入债务国国债市场购买国债,无异于实施了财政风险分担机制,让整个欧元区国家共同承担国债风险,德国国债将会和其他国家绑定在一起,投资者则会提高德国国债的风险溢价,并逐步减持德国国债,届时德国将会面临一轮资本流出的冲击。

  其次,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加道德风险,提高德国财政风险分担成本。欧元区各国现在已经陷入道德风险博弈的僵局中,西班牙、意大利等债务国希望欧央行可以无条件地向国债市场注资,德国则要求在注资同时设定严格的改革目标。当救援机制开始由欧央行主导时,债务国的道德风险会显著上升,财政整顿有陷入停滞的风险,届时投资者会增加对重债国国债市场的投机,提高德国风险分担的成本。

  第三,欧元区安全资产的增加会降低对德国国债的需求。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安全资产供给在不断下降,在2007年底,68%的发达经济体都享有AAA评级,但在2012年初已缩减至52%,因此德国国债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四年前10年期德国国债的收益率高于4.5%,现在仅为1.3%;若欧央行为西班牙、意大利国债设定利率上限,无异于增加了安全资产供给,势必会降低投资者对德国国债的需求。

  第四,德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银行业脆弱性正逐渐暴露。此前穆迪已经将17家德国银行集团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欧央行的操作可能会减少德国的资本流入,降低经济增长预期,经济增长的放缓将会进一步暴露德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第五,财政赤字货币化会激化德国国内的政治斗争。默克尔支持欧央行购债计划,这与其国内最大反对党社会民主党宣布支持在欧元区实行债务共担的观点相同,有利于其在2013年选举中继续连任;然而,这一措施在德国执政联盟内部却存在不少分歧,基督教社会联盟批评默克尔在欧盟峰会中被法国拖入陷阱。预计关于欧央行实现债务共担的讨论,在明年德国选举中,或将进一步激化。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湖南邵阳自来水公司3名管理者被员工烧死
  • 体育美网-李娜完胜过关取三年首胜
  • 娱乐港媒曝阔少迷奸案主角不堪艳照(图)
  • 财经鄂尔多斯逾八成项目停工 讨债成主要工作
  • 科技卧底富士康十日记:员工被自愿加班
  • 博客马未都:我看刘翔 任志强为何说房价不高
  • 读书老兵忆越女兵色诱细节 民国艳舞表演(图)
  • 教育高中留学调查:应试教育“招安”洋高考
  • 育儿小伙未让座被连扇耳光 磨牙棒噎死宝宝
  • 健康湿巾不是万能的 内分泌失调怎么办
  • 女性那英LV裤装亮相好声音 24年前的时装秀
  • 尚品2012最新男女腕表抢先看 德意志美味香肠
  • 星座12星座本周忠告 测试如何转霉运
  • 收藏修复壁画失败老太太患焦虑症 闻香识红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