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郭明义回复参加爱心团队的大学生发来的短信。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本报记者苏大鹏
“早晨好!今天你微笑了吗?天渐渐凉了,请注意增减衣服。”
这是郭明义于8月20日清晨5点发出的一条微博。当时,他同往常一样,正走在已经被许多读者熟悉的通往齐大山矿区的那条路上。立秋刚过,阵阵凉意让身在鞍山的郭明义惦记着全国各地的朋友。
郭明义,辽宁鞍钢集团(微博)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他戴着一副厚实的眼镜,有着红黑的脸庞,言谈幽默,又不失沉稳。
在郭明义办公桌的抽屉里,放着60多本无偿献血证,见证了他20多年来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的善举。他每年两次捐献全血,每次都是献血规定的最高限800毫升。自从2005年鞍山有了血小板提取设备,他几乎月月捐献血小板。
今年2月10日13时30分,正在接受媒体采访的郭明义突然接到鞍山市中心医院打来的一个紧急求助电话。电话那边是来自辽宁海城偏远农村的农民杜兴龙。杜兴龙的妻子今年39岁,在临近分娩时才发现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贫血症,若不能及时输入A型血小板,孩子无法保住,产妇也面临大出血的危险。接到电话后,郭明义马上发出微博,发动爱心团队的志愿者们前去捐献,不到一小时,就有4名志愿者先后献血。16时30分,孩子顺利降生,17时20分,孩子的妈妈也告平安。
多年来,郭明义爱心团队志愿者们已经献血100多万毫升,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郭明义用自己的满腔热血不知挽救了多少垂危的生命,不知挽救了多少个濒临绝望的家庭,书写了纯洁闪亮、血浓于水的人间大爱。
2006年,工友张国斌13岁的女儿患了白血病,工友刘孝强15岁的儿子患了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症。郭明义听说后十分焦急,作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他深知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这两个孩子生命的有效办法。于是,他不仅带头捐款,还写了一份感人的倡议书,走遍全矿所有部门和班组,发动大家捐献。
为了发动更多的人,郭明义还走进鞍山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向社会发出呼吁。他急切地对听众说,“每天早上,孩子都会趴在病房窗口,眼巴巴地看着路上那些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孩子们。孩子经常问爸爸,我的病什么时候才能治好呀?我不想待在这,我想上学……请大家都来帮帮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吧……”说到这里,他已泣不成声。听众都被感动了,要求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把直播间的电话都打爆了。爱心创造了奇迹,张国斌的女儿与一名志愿者配型成功,随时可以进行移植,孩子的生命有了坚实的保证。
参加工作30多年来,郭明义累计献血量6万多毫升,帮助贫困学生超过180人,最近12年捐款金额接近工资收入的一半……现在老郭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等诸多荣誉,但成名后的他与从前没有丝毫变化,照样每天早晨6点前赶到矿山上班,碰到求助者能帮一个就帮一个。
曾经有人问他,“你捐赠或做慈善,持续这么多年的动力何在?”郭明义回答说,“我什么也不求,只是想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如果一定要有功利的话,我希望得到过帮助的每一个人都能伸出援手,回报社会。”
目前,郭明义爱心团队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积极影响,在重庆、新疆、江苏、四川等10多个省区市成立了分队,志愿者总数已经达到20多万人。今年3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举行郭明义爱心团队授旗仪式,117家中央企业、52万名志愿者加入到爱心团队,使志愿者总数增加到70多万人。
电影《郭明义》记录下这样一段真实场景,有一回老郭为(微博)挽救白血病患者四处奔波求助,不料却遭一家单位干部的不理解和讥讽。平时性情温和的老郭也火了,他发问:“你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吧,你还记得我们的党章吗?党章要求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奋斗终生,我这么做有什么错!”
“我要和以前一样按照党章对党员的要求去做,像雷锋那样,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辈子都不松劲。”郭明义说。
(责任编辑:梁靖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