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员工持股计划真不是“救市”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8日 11:59  中国网

  虽然管理层为了与以往的“政策市”诟病划清界线,对“救市”一说越来越讳莫如深,但实际上管理层对行情的跌跌不休却并不是无动于衷的。比如一些措施和“喊话”,就明显传达出了一种不希望市场就此“沉沦”下去的愿望。因此,虽然许多“利好”措施的出台,总是伴有市场人士或者专家高呼“不能救市”、“不是救市”的看法,但“利好”毕竟还是在客观上“救起”了奄奄一息的A股,即使不能恢复正常,也像被注入一剂强心针一样,令A股时不时地“脉动”一下。

  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出,表面上看就是这样的一剂强心针。虽然在成熟市场里员工持股计划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从这样的“计划”里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未来新增资金的广泛性和可行性。在弱市里推出这样的“计划”,不管市场人士如何帮忙管理层“撇清”,但无疑具有“救市”的性质。

  也许,在管理层激励计划于A股已成为普遍现象之后,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出也算是顺理成章,两者虽然不可同日而语,但也属道理相通。不可同日而语的是,作为决策层,管理层可以制定更有利于自己的激励计划,因而做起来会“顺乎”很多;而员工持股计划,则可能需要更加复杂的博弈过程。道理相通的是监管上的,由于管理层激励计划已经为监管者提供了一些办法(虽然有待完善的地方还很多),“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也就可能不至于受到广泛质疑(现在国企还是占据大多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也就去掉了最大的阻力。

  不过,细细推敲征求意见稿,会发现一些规定可能会令“计划”难于实施。比如“用于参加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不得超过其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1/3”这一条,就感觉操作性不强。因为“家庭金融资产总额”如何去界定是个难题。如果自报,那可能会视持股计划情况而定;如果银行等各个机构出证明,则也许会出现虚假充账等现象。“持股计划资金来源为现金薪酬30%”的限制,可能又意味着很多普通员工无法参与到这个计划中来,因为实际上“月光族”在普通员工中并非少数。“所购股票的持股期限不得低于36个月”的规定,更让那些前景并不明朗的上市公司的持股计划不可能顺利实施……

  三折两扣之后,就发现这还真不是个有效的“救市”措施。股市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必须有另外更加得力的举措才行。可怕的是,这两天行情刚有所好转,新的大盘股即将IPO的消息就又见诸报端。由此看来,寄望此次的超跌反弹能一举改变市场的低迷本质,很不现实。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