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生命不息 攀登不止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8日 06:19  经济日报

   今年2月,青藏高原正是冰封雪骤,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某研究所航空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俞梦孙第八次登上雪域高原。76岁再上高原,是俞梦孙为“高原飞行员航空医学综合保障研究课题”的又一次冲刺。

   全国高原医学科研领域专家对俞梦孙带领的科研团队首次成规模、成系统展开的高原军事航空医学科研成果进行了综合论证后一致认为,研究成果破解了多项航卫保障世界性难题,是高原军事航空医学科研的重大突破。

   科研成果得到学界褒奖,俞梦孙用军礼向大家致意,“这是我的一个梦,谢谢大家!我们做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还要继续努力!”

   “就当是做一次高原反应试验吧”

   空天防务、抢险救灾……随着使命任务的拓展,空军航空兵部队高原短期和小分队驻训,逐渐转变成多机种常年驻训。然而,面对低压、低氧、低温的自然环境,缺乏有效航卫保障手段,急进高原和长期驻训的飞行员吃不下、睡不好,基础体能、飞行耐力和抗荷能力难以保持,直接影响飞行作战训练和飞行安全。

   “攻克高原航卫保障世界性难题,让共和国战鹰在雪域高原尽情翱翔!”作为全国全军顶尖的军事航空医学科研机构,空军某研究所义不容辞承担起这项重任。2011年11月16日,集全所尖端人才组成的科研团队,向着雪域高原出发了。队伍中,就有我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开创者之一的俞梦孙。

   奇怪的是,此番出征名单中并没有他的名字。“他是‘国宝’,上高原一旦有个闪失,谁能负这个责?然而,全军首次大规模、成系统高原航空医学科研试验,缺了他老人家,行吗?”说起这事,研究所政委谢光林一脸纠结。还是俞梦孙自己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高原一定要上。名单上不用写我,就把我当‘编外人员’吧!”

   冬季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季节,低氧、低温、低压,给科研试验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头疼、胸闷、呼吸困难……高原反应像幽灵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时刻威胁着科研人员的健康和生命。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一天,俞梦孙突然发起高烧。 (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研究所所长罗永昌火急火燎跑来探望,劝他下高原休息的话还没说出口,俞梦孙已不容置疑地表示,“这次发烧,就当是我用自己的身体做一次高原反应试验吧。”

   此后的3个多月里,“编外人员”俞梦孙4上高原,指导科研团队在不同海拔高度展开各项试验:

   海拔近3600米,探索出信息化航卫保障模式手段,设计出合理用氧和心理卫生保障方案;

   海拔3700多米,制订出高原膳食营养调控和抗荷体能训练等措施,有效提高飞行员基础体能、飞行耐力和抗荷能力;

   海拔4200多米,探索了人体生理心理耐限及飞行认知能力影响,为研究提出系统综合航卫保障措施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分析总结大量第一手科研数据,俞梦孙在世界上首次构建了入高原初期人体适应低氧环境动力学模型,并创造性提出“人体自组织系统环境适应理论”。90天的高原试验,科研团队在攻克世界性高原航卫保障难题上迈出关键一步。

   “我对自己的研究非常有信心”

   低空跳伞事关飞行员的生命安全。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解决“零高度弹射”难题,我国开始研制I型火箭弹射装置。火箭是制造出来了,但在火箭弹射条件下,人的生理耐限应如何确定,却成为制约弹射装置研发的难题。一开始,使用普通的弹射过载测试方法,几十次动物试验都失败了。正当试验陷入困境时,俞梦孙在对人脊椎系统的频率特性仔细测定和研究后,提出利用电子模型研究脊柱对加速度增长率耐受标准,研制出“人体脊柱力学电子模拟装置”。这个装置不但为必须进行的有相当危险的生物试验找到了新的安全替代方法,而且成为一种更准确定量的研究途径。

   但长期从事人体生理研究的权威专家却提出质疑,“人体结构的耐受程度怎么能用电子装置来模拟,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为了找到模拟理论的科学依据,俞梦孙决定用自己来做试验。不言而喻,弹射试验一旦失败,轻则高位截瘫、重则丧失生命。“你还年轻,才35岁,没必要冒这么大风险,我们可以想其他办法进行验证。”大家纷纷劝他。俞梦孙很坚定:“毛主席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科学实验同样要面对风险,再说我对自己的研究非常有信心!”

   俞梦孙记得,试验那天阳光灿烂,他坐进发射架,穿戴好弹射装具和弹射传感器,果断地拉下弹射开关。“轰”的一声巨响,俞梦孙被弹射到了半空,动动脖子,一切正常,他熟练做着各种下降动作,安全返回地面。与此同时,测试仪器清晰测出火箭弹射过程中人在空中的生理数据与“人体脊柱力学电子模拟装置”取得的数据完全一致。

   在这一理论和实验数据的支撑下,我国火箭弹射座椅空中弹射试验取得成功。今天,“零高度弹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多型飞机上,为保护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半个多世纪来,自信的俞梦孙摘取了一个又一个科研果实。他将我国第一台航空生理遥测装置送上蓝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空医学遥测技术的国家;他研究的3大类19种医学测量仪器与技术,成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军事航空医学研究与应用”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我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科学发展,在保障飞行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研创新成果首先应服务祖国和人民”

   现代社会,睡眠障碍在全世界有着数量惊人的患者群体,也是军人的常见病症。

   对飞行员而言,睡眠不良会造成认知能力减弱、反应速度迟缓、飞行耐力下降,世界上因睡眠不良引发的飞行事故占10.5%。因此,对飞行员睡眠状况进行科学检测,是世界航空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1992年,我军将“飞行员飞行前夜睡眠不良”,列为对飞行员放飞把关的重要指标。但当时缺乏科学仪器,医务人员只能通过“望闻问切”判断飞行员睡眠状况,实际上将把关权交给了飞行员本人。

   能否科学高效地评估飞行员睡眠质量?1995年,年届花甲的俞梦孙决定设计一款能量化评估睡眠质量的床垫。那时,采集人在睡眠中的生理信号,需要在受检者头部粘贴多个电极和传感器。作为医学家,俞梦孙知道这样做不仅会影响睡眠,还会造成心理障碍。为了拿到第一手数据,找到科学检测睡眠质量的方法,他决定再拿自己做“试验品”。

   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无数次单调枯燥的计算,俞梦孙带领课题组从确定床垫设计方案到研制信号采集放大盒,从寻求数据传输办法到开发计算机分析软件,从筛选元器件到质量监控……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熬人”的攻坚。

   漫漫长夜,一梦10年,俞梦孙终于可以在不用电极和传感器的清爽睡眠中获取睡眠质量信息——“床垫式自然睡眠检测系统”诞生了。只要你躺在上面睡一觉,就能知晓你在自然睡眠状况下的各项生理参数,并给出你的睡眠结构图。在连续睡眠检测的基础上,这张床垫还能获得你身体机能及其变化有关的生理信息,对于疾病预防有重要意义。

   俞梦孙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的科研创新成果还有很多:高技术电生理仪器系列产品、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病人监护网络、数字化全病区医学信息监控系统等等。近年来,俞梦孙又提出“以健康为中心”的新医学模式和“健康物联网”发展战略,被医学界公认“是促进我国医学事业变革和发展与新型健康产业之间的必然结合点”。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