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轲
[ 和全国大多数湿地一样,洪湖也面临着气候变化的威胁。2008年,洪湖冰冻;2010年,洪湖内涝;2011年,洪湖大旱,湖干见底,鱼、虾、蟹遭遇灭顶之灾,53万亩水面退缩到7万亩 ]
坐在水泥船头的竹制桌板上,62岁的老渔民王春柱显得一脸的无奈。
尽管这艘船依然可以在湖里行驶,但却已经很多年没有开动过了。王春柱早前在船头支起了一米多宽的网箱,里面养着不少小鱼。船头挂着许多鱼干。船尾处是一个厨房,里面有液化气罐和灶具。王春柱一家从岸上拉来了电线。这里,已经变成了王春柱一大家子的固定住所。
王春柱的老家在安徽,因为40多年前就来到这里,他的孩子们现在都已成家,对老家没有任何印象。
“听说那里已经很富了,农民除了种田,也都可以在工厂工作。我们这里肯定要比那里差很多。当初不来就好了。” 6月14日上午,王春柱的一个孩子对《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说。
不过,正在好转的洪湖命运,让王春柱和他的孩子们看到了希望。
从“浪打浪”到“竿打竿”
这里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第一大湖的洪湖。其实,洪湖算是在中国知名度很高的湖泊了。一提起洪湖,许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洪湖水浪打浪”的歌词。
王春柱一家就在洪湖里一个叫做“茶坛”的岛上。从洪湖市中心出发,先是坐半个多小时的汽车,再换上快艇,在湖上颠簸大约20分钟才能到。
“每家20亩水面还是少了点,40亩比较合适。”王春柱对记者说。
陪同记者的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曾晓东也承认:“每户20亩水面只能保证渔民们的基本生活。现在渔民也有意见,他们想扩大到每户40亩,甚至是80亩。”
不过,即便如此,王春柱等渔民也已经很满足了。
因为在2005年前,洪湖大部分水面都被养殖户占了,由于过度养殖螃蟹,投喂饲料,水体严重污染,渔民们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洪湖是一个草型湖泊,水草资源特别丰富。但如果不控制,水草就会疯长,使湖泊沼泽化。”曾晓东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湖北省科技厅引进了围网养殖项目,通过鱼类养殖来控制水草生长。1986年,这一项目试验成功,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在湖区进行推广。
但到了后来,鱼类养殖逐渐失控。到2004年时,洪湖里鱼类养殖面积高达近40万亩,洪湖里面除了河道外,都被鱼类养殖区占领了。
专业渔民、趁着农闲打鱼的农民、承包赚钱的人都在这里插杆围网、圈水打渔,53万亩的水面一度变成竹竿湖,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很大破坏,洪湖水质最差时达到劣五类。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武汉项目办公室项目官员雷进宇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中期,洪湖上演了一场无序的“圈湖大战”。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洪湖的圈养面积达到70%,围网面积达37.7万亩。用于围网的竹竿就达到1500万多根,整个湖面被分割得支离破碎。
昔日“浪打浪”的美景变成了“竿打竿”的悲惨景象,短短十年,湖水逐渐变得色暗发臭,湖畔乡镇的日常用水也得不到保障。
而且,由于洪湖连通长江的通道被一条大坝隔断,洪湖的面积也逐年萎缩。
1894年有1333平方公里,1932年变成1064平方公里,1955年下降到760平方公里,1996年减少到348.2平方公里。与早期相比,洪湖面积缩减了三分之二以上。
强力拆围
记者了解到,拆除围网的决定最早是因为阳柴湖示范项目的成功才确定下来的。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帮助下,“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区工程”阳柴湖示范项目2003年启动,通过与社区协商并适当给予经济补偿,洪湖市将阳柴湖附近的5000亩水面开辟为示范区,开始湿地恢复项目。
据雷进宇介绍,通过生境改造、撤除围网、人工植草、调整养殖结构、重建江湖联系等手段,短短的几年洪湖就彻底变了样。
雷进宇用一连串的对比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变化:曾经污染严重,今朝水清草茂;曾经鱼虾绝收,今朝鱼米飘香;曾经迷网密布,今朝鸟飞鱼跃;曾经管理失控,今朝社区共管;曾经隔断江湖,今朝开闸灌江。
监测显示,2004年夏季,示范区的水质已经恢复到国家二类标准。
2004年10月,中科院测地所研究员蔡述明向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提交了《关于优化洪湖管理,保护湿地资源的建议》,引起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短短一个月后,湖北省委、省政府就在洪湖召开了洪湖生态建设现场办公会。“这对洪湖湿地保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雷进宇说。
紧接着,湖北省出台了一系列洪湖湿地保护的措施:
2005年4月,湖北省政府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荆州市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属于正处级事业单位。保护区管理局在编人员的公用经费全额纳入省财政预算。
2005年6月,荆州市国土局向保护区管理局颁发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2006年11月,湖北省政府批准洪湖保护区管理局行使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即独立行使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渔政、船检港监管理、旅游管理、航运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处罚权,并明确其他任何单位不得在洪湖保护区内行使以上行政处罚权。
至此,一个高效、综合的保护区管理机构正式建立。
曾晓东介绍,2005年,湖北省决定拆除围网。但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将近2500户约1.5万渔民需要安置。而之前岸上新一轮的土地承包都已完成,很难调剂出来。
根据科研部门的测算,一个天然湖泊中养殖面积可以控制在8%至15%之间,湖北省则要求将这一数字严格控制在10%以内。这样算下来,每户也就分到了20亩水面,2500户渔民得到了初步安置。
曾晓东说,当时洪湖里的养殖区域,大部分是外地的投资商。当地渔民通常只占几十亩、上百亩,而外地的投资商一占就是几千亩,最大的一家占了1.6万亩。
“拆围初期各方的矛盾是比较尖锐的,当地渔民不知道拆了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外地投资商则多方奔走告状。”曾晓东说,但由于拆围是强制性的政策措施,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根据拆围方案,对有户籍、有拆围面积和补偿、岸上无房、无土地、无其他经济来源的渔民,分配每户20亩水面进行养殖生产,使养殖面积总体控制在10%以内。对有房、无土地、无其他经济来源的以湖为生的渔民,允许进行传统的渔业捕捞作业。为此,湖北省财政拿出7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拆围补偿和渔民安置。
记者了解到,由于水质和生态得到恢复,渔业产量也有了保证。洪湖所在的荆州市已计划到2015年,把水产业发展成为产值过200亿元的大产业。
期待全流域管理
14日,记者在湖区看到,由于今年降水充足,湖区水面开阔。开快艇的船工告诉记者,湖区最深处有10米以上,大部分水面在2~3米。记者看到,湖区水质清澈,沉水植物清晰可辨。
曾晓东对记者说,现在洪湖核心区的水质可以达到二类B级,绝大多数是三类。
事实上,洪湖的湿地恢复仅仅是长江水资源保护的一个缩影。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湖泊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到处是“鱼米之乡”。
与此同时,我国50多种最有经济价值鱼类中的30多种生活于此,由此成就了长江中下游湖泊渔业基地,并维系着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湖泊,成为维护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
而洪湖保护的成功,也为鄱阳湖、洞庭湖的修复提供了经验。据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淡水项目主任雷刚介绍,世界自然基金会已计划与有关部门以及当地居民合作,在长江中下游有效管理30万公顷湿地,保护3~4个栖息地的600头江豚、80万只水鸟,增加20%鱼苗,并使115家企业及12万人参与到项目中并受益。
“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是全球性的重要议题。”国家林业局湿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袁继明对记者表示,水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农业、工业生产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本。据悉,国家林业局将把湿地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纳入相关行业规划和部门工作重点,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
作为湿地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重要区域,洪湖担负着改善生态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而地处鱼米之乡的湖北省境内,洪湖同样担负着周围农作物的灌溉任务。洪湖不仅给中国革命留下了一座丰碑,秋收满畈稻谷香也养育了湖北人民。
但和全国大多数湿地一样,洪湖也面临着气候变化的威胁。2008年,洪湖冰冻;2010年,洪湖内涝;2011年,洪湖大旱,湖干见底,鱼、虾、蟹遭遇灭顶之灾,53万亩水面退缩到7万亩。
王春柱告诉记者,“我的养殖业已经连续亏损两年了。总共亏损30多万元,其中有七八万元是银行贷款。”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项研究成果,近年来,水资源总量巨大的长江频现缺水问题,洪涝、干旱、水土流失等灾害现象增加,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尤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填湖造田致使泥沙沉积,湖泊开始萎缩,造成严重的洪水威胁;过度的水产养殖和不合理开发,使水质恶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湖泊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流域水利工程的运作对湖泊的自然生态产生深远影响,江河联系日益减弱。
雷刚对记者表示,如果不改善流域的水资源管理,长江将可能面临不能持续用水的问题,中国三分之一人口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可能遭遇永久性破坏,企业和社区的生存能力也将受到严重影响,而这些最终必将影响到长江流域以及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