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罗文胜 广西桂林报道
在中国当代版图上,要找出获得共和国最高层60多年不间断关注的城市,你选哪个?不错,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就是传说中的“凤毛麟角”。
5月28日,“蓝思·众享气候变化观察团”(简称蓝思观察团)漓江站于广西桂林市启动。蓝思观察团将漓江作为2012年度第一考察站,隐含着这么一个标本性考量:在中国,一个地区的生态保护,在最强的举国体制下,能够达到何种程度。
蓝思观察团是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上海大众汽车全程战略支持,组建由专家、媒体、社会志愿者构成的团队,对中国生态敏感点进行舆论聚焦的一种全新的环保行动。此后半年间,蓝思观察团将继续就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异变态势,对吉林长白山、内蒙古呼伦贝尔、长江江豚栖息地、黑龙江三江平原等展开科研式调查报道。
共和国建国伊始,漓江则以“甲天下”风姿闻名,周恩来亲自操刀岸堤规划,从此形成桂林城建由国务院审批的特殊惯例;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评点漓江污染“水墨画”,60多家工厂被“关停并转迁”,桂林工业化方向被扭转;上世纪末江泽民专论桂林总体环保,带动当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建设;2008年雪灾重创漓江生态,胡锦涛踏雪拜新春,促动临桂新区议案,以“再造一个桂林”分解环保压力;2010年习近平一年“三示”漓江,令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顺利得以“降生”。
此次蓝思观察团漓江站5月28日启动,6月1日结束,由“三江源”猫儿山湿地展开考察,对比2200年前秦朝灵渠、50年代青蛳潭水库和正在施工的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体会古今水利理念之异同,再深入考察大圩古镇原居民、草坪鱼类保护区,最后在漓江尾“三江口”收队,数日间汇成舆论平台,向民众展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内在平衡之“漓江印象”。
怀旧“漓江神话”
桂林市水利局总工程师阳幼生告诉观察团,2010年“两会”期间,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广西组发言中专门谈及44年前在桂林的少年游历,会后亲赴广西,零距离接触漓江;回京后,习近平从各地报上的300多份落实科学发展观汇报材料中,专门拿出桂林那一份,细阅后做长篇批示。
习近平原话如下:“我记得,游完泳以后,衣服都是在漓江岸边晒干的。当时,江面是湛蓝色的,泛光见底;江边是卖鱼的渔民,鱼篓都是金鲤鱼。那个感觉,就像置身于神话故事之中。”
“泳者和渔民,是人文范畴,清水阳光是无机环境,鲤鱼则体现有机生物多样性。”阳幼生称,习描绘的“漓江神话”,说明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倡人和自然的和谐互动,“绝不能机械割裂”。
现在的问题是,漓江半个世纪前尚存的神话故事,今日还剩几何?
“可以把猫儿山理解为一块巨大的、泡满水的海绵。”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主任唐东明介绍,保护区为水藓泥炭地,水从表层往下渗透一米,约需一天时间,到达泥炭地底部,需数周之久,储水量80%以上,整个猫儿山水源涵养量达4738.32万m3,年径流量达3.14亿m3,出水39条,其中入漓江19条、入资江4条、入浔江16条,为三江发源地。
保护区是典型的高山森林沼泽湿地,观察团触目所见,恍如史前世界:古木交相缠绕,枝干被厚厚青苔堆积。虽号称三江源地,却不见深潭细流,唯有山间沼泽深不可测,充溢莽古气味,如屏声敛息,可听到深泥之下,有汩汩细响,如大山五腑之声。
猫儿山最高峰海拔2142米,为中国华南地区第一高峰,顶峰有一花岗岩巨石,形似蹲伏猫头,故而得“猫儿”之名。观察团攀登至“猫头”附近,“龟背石”、“马鞍石”漂砾随处可见,第四纪冰川微地貌类型明显,其生态古脉之深远,一致如斯。
干渴的鱼儿
“猫儿山‘雪岭’,已经成为回忆中的风景。”猫儿山保护区蒋晓宏站长告诉观察团,虽然还带有原生态特征,但此时的漓江源头,同样面临气候异变的侵蚀。本世纪初,每年的十一、十二月份,猫儿山均有大雪封山,冰冻期达一个月,山顶形成亮丽的小型冰盖;现在的降雪期不到一个星期,高海拔植物有下移势头。
蒋晓宏拿出一根木条,往“浔江源头”标示旁的泥泽处用力插落,入泥约一公分。蒋说,以往同一地方常年积水一公分左右,插木如刀刺奶油,随手没底;现在是五月雨季,沼泽上仅有一层薄水,无流动性,和本世纪初枯水期相比,少了三厘米的积水。
“桂林地区的气候系统,确实有明显的变暖趋势。”桂林市气象台台长李向红告诉观察团,桂林市年平均气温19.2℃,仍为宜居气候,但从纵向看,1957-2010五十四年间年平均温度升高了1℃,以五十年增暖趋势比较,全球平均水平是0.74℃升温,中国年平均升温是0.5-0.8℃,桂林明显高于平均值。
李向红称,桂林市历年平均降水1900mm,但去年降雨量仅为 1200mm,猫儿山降水明显偏少,近几年出水流量由八十年代的7.12方/秒减为6方/秒。
李向红强调,综合桂林50多年降水数据,短期虽有剧变,但总量都保持在一个范围值之内,但猫儿山水源林面积却由1958年的4万多公顷,降到1980年的1.77万公顷。80年代人工造林恢复至3.08万公顷,但相当一部分是竹子, 1985年的储水能力仍比1959年下降27%,说明气候变化和人类的活动,一并对大自然施加影响。
按照当地材料介绍,漓江枯水期(9月-翌年2月底为枯水期)水面30-50m左右,水深大多不到60cm,百里漓江每年有4-6个月仅能通航10-20公里。观察团此次取5月之行,恰逢汛期,但暴涨江水囤积漓江两岸的垃圾群,依然给人深刻影响,而漓江两岸山体裸露日趋严重、江水暴涨暴落所引起生物群落的大量减少,则成为考察团此轮关注的重点。
观察团自猫儿山顺流而下,沿岩溶峰丛依山而转,碧水萦回,行至草坪、杨堤、兴坪,观察团弃舟上岸,深入峡岭民居,餐桌之上,唯见鱼干虾蟹,传说中的“漓江鱼”不见踪影。
“有水无鱼,漓江还是漓江吗?”杨堤村一李姓渔民告诉记者,6月1日,持续两个月的珠江禁渔期正式结束,按照经验,6月份可以弄到1斤多重的鱼,进入7月中旬,基本上每市斤10-20尾的小杂鱼,小鱼仔酸豆角成为桂林特色菜式,“漓江鱼”旅游品牌已徒具虚名。
“神话”似乎更多地存在于记忆中。桂林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韦冰冰告诉观察团,漓江沿岸“山深水润,不渔则樵”,鱼市每天数千斤河鱼上市,鱼价在每市斤0.3元左右,有时汛期捕鱼多了,小鱼卖不出去,只好拿回家去做肥料。
时至今日,漓江种群数量锐减,成鱼产量由2002年40-50吨下降到2007年不足10吨,捕获到的多为1-2龄的低龄鱼,2-3厘米鱼苗种装捞数量也从2002年的500-600万尾下降到2007年的不足100万尾,大型经济鱼类在漓江可能已经消亡,仅存十来种体型小、经济价值不高的小型鱼类,还有的就是处于食物链低端的、离营养基本源近的虾、蟹、螺得以繁衍,渔民变“虾民”,渔歌唱晚成追忆。
全系统的制度性安排
“平心而论,在和漓江生态的利益拉锯战中,人类还是退后了一步。”韦冰冰告诉观察图,这得益于中央在全局层面,对桂林实施的特殊政策。
据了解,桂林市已连续5年环境质量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连续17年在广西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排名第一,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连续6年在我国内陆城市中名列第一,市区各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漓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城内河之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成绩在全国109个评比城市中处于优良。
优良指标的背后,有来自中央的制度性安排。
按照“依水建市” 城市布局惯例,桂林规划长期沿着漓江南北向布局,国务院明确限制桂林向北部水源地带发展,将城市建成区面积限制在60公里以内,2010年人口限制在70万之内;另外,漓江沿岸要求为非建筑区,王城(建筑物)周边建筑不得高于10米,所有公园周边不得低于16米,老城区核心限高18米,老城区限高24米。与此同时,2000年,桂林市及辖区12县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客观上抑制了桂林人口的膨胀,为漓江的生态保护预留空间。
作为地方上的对应,广西将生态建设作为桂林市一项硬指标,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从2012年1月1日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漓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伐林、烧山、采沙采石、不合理养殖、餐饮、建设和旅游等数十种行为被明令禁止,客观上抑制了桂林高污染产业的推进。
“就传统GDP评价标准来说,桂林付出了巨大的发展代价。” 桂林市水利局副局长栗盛红告诉观察团,桂林忠实执行中央环保决策,中央也给予桂林“环保发展权”。
栗盛红称,早在“大跃进”和“文革”时期,桂林植被特别是猫儿山保护区,没有受到系统性的破坏;目前桂林市建成区58.3平方公里,居住76万城区常住人口,年接待1600万人次游客和所辖12个县400多万流动人口。为解决这种“小马拉大车”的局面,中央同意桂林市打造临桂新区、修建防洪补水工程以及批复了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
首先是临桂新区。该区处在桂林西部,远离漓江,规划总面积54平方公里,等于现城区面积。此区建成后,桂林城市布局将由现在的南北轴向转化为东西轴向,既有利于中部老城区工业企业向西转移,也有利于拉开城市框架,同时把老城区空间腾出来,还地于绿,还地于景,还景于民,可为城市和漓江的生态环境“减负”。
在这里,中央默认桂林市政府不将临桂新区、八里街划入桂林市区,避开国务院审批,相关规划由临桂县、灵川县直接报市建规委;在人口方面,主城人口维持中央确定的75万规模,而将整个桂林市人口规划为2020年570万人,也得到中央认可。
其次是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它是我国首个获得国务院层面确定,以城市为单位建设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事实上,广西政府早在去年10月已开工30个桂林世界旅游城项目,强调国际因素,先走一步,以促成报批。
“盘子大了,加水就有了依据。”栗盛红告诉记者,要确保漓江生态补水,需要60方/秒的流量,这促成了漓江上游川江、斧子口、小溶江三个水利枢纽的建设;临桂那边没有河流,要造百万人口,需要确保漓江15方/秒输水,这促成了“十二五”江底水库的筹办。
栗盛红介绍,按照桂林现有的生活生产用水规模,要满足漓江生态及环境需要,漓江全年日平均流量控制红线为60方/秒,但现在漓江日流量少于60 方/秒的天数达196天,超过全年365天一半以上,如果不补水,“桂林要废弃一半活动能量。”
事实上,早在1987年,漓江已试行一期补水工程,补水后最小月多年平均流量比天然流量增加值达到8.81方/秒,接近设计净补水流量10方/秒;
二期补水工程思安江水库2007年启动,每年枯水期补水达到多年平均补水量8193万方的69%;
三期补水就是现在正在进行的三个水利枢纽的建设,与青狮潭水库联合运行,每年向漓江补水2.53亿立方米;
四期补水是龙胜江底水库工程,将柳江之水调入青狮潭水库,初步规划年可调水量达3亿方以上,理论上可从根本上解决漓江水资源矛盾,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保守抑或前瞻?
“中央的制度安排能够在桂林运作,与当地的意识传统息息相关。”桂林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吕建伟称,村民喜欢说“山是绿的,口袋是空的”,可一旦出现环境事件,很多村民会站出来。
吕建伟告诉观察团,他在灵田乡西岸村发现两块古碑,一块是1784年2月份石碑,刻有“禁偷树木柴草拿获罚银三两”,可谓巨款;另一块1840年石碑上的“众立禁约”则明示:乱砍树枝罚钱1600文。而在华江瑶族乡杨雀村盘路底屯,先后发现三块“奉宪示勒石永禁”的禁山古碑,证明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即已对猫儿山、漓江源进行了“戒严”,远远早于美国黄石公园1857年禁伐条款。
在兴坪古镇,观察团采访了义务为漓江保洁闻名的黄坤华。黄为阳朔航运总公司下岗职工,2006年5月拿出自己所有积蓄,先后购置了三条垃圾打捞船,义务干起了给漓江“洗脸”的活儿,六年间投入到清洁漓江的钱不下30万元人民币左右,全凭夫妻做旅游所得苦苦维持。
2010年10月10日,40岁的黄坤华因高血压引起脑溢血,卧床一个月,起来后继续清理两岸垃圾,但旅游生意利润不高,难以承受高额的保洁支出和维修费,黄不得不停航,改而创建 “绿色漓江旅游环保网”,试图寻求外界支持,因无法支付网站域名使用费和服务器托管费,最终只好关停。
以个体之力为整体环境服务,这种情形在漓江边颇为普遍。青狮潭水库马安村村民陈龙刚告诉观察团,从去年年初开始,大圩、甘棠、兰田、青狮潭等多个乡镇70多名村民组成护鱼队,每个队员交200元,张贴“护鱼倡议”,试图抑制毒鱼、电鱼、拉刮网捕鱼以及乱丢病鱼、死鱼行为。经一年努力,得到政府呼应,6月6日,护鱼队和桂林市渔政单位结成对子,成立“漓江资源保护协会”,渔民获得一定程度授权,对非法捕鱼现象进行制止。
“这里面村规民约很厉害,不好评价。”青狮潭水库灌区管理处总工程师李晓革称,林改确权后,当地民众防范意思很强,对动用到他们资源的项目,无论公益性还是商业性,都抱有很大警惕。
灵川县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局局长唐健飞告诉观察团,贵广高速铁路原计划在桂林市区设站,11名人大、政协代表联名上书,拒绝修建高架铁路桥穿越城市,最后高铁改为从桂林市北侧灵川通过,由南北联络线分别连接桂林、桂林北站,意在绕开芦笛岩风景区,大大拉长了联络线。
桂林人的环保意识,是保守还是前瞻?原桂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阎天际称需要辩证分析。阎告诉记者,对于桂林高知名度和低经济水平伴生的现象,桂林很多百姓泰然处之,在他们看来,提高经济水平如果影响了桂林知名度赖以存在的山水风景,则宁可不要!
一种全新的生态经济模式?
“桂林的做法,可能代表了一种更为合理的生态经济模式。”随行的日本记者、艾美奖获得者乡有人称,来自东部省份一些生意人对他说,桂林人顶着环保帽子,融入这小山小水,甘愿成为全国人民猎奇的农村小镇,漠视自身发展权利,“但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
乡有人称,中国人推崇的长期性的大额度投资,往往匹配非常脆弱的现金收入流。现在中国进入一个低于8%的增长阶段,说明桂林的“慢”并不是坏事。
更关键的是,桂林山水考察价值大,但生态极其脆弱,必然是越开发越破坏,桂林当地人对其中利益关系的把握非常准确。乡有人的观点是,既然是世界顶级所在,一切也要顶级化,减少人居,最好让桂林“慢城”化,将旅游门槛提高,给有兴趣的特定团队进入,尼泊尔不丹、克罗地亚都是这样做,“桂林只有一个,中国政府又有行动力,没有理由不这样做。”
“旅游是富民政策,政府拿得不多。”桂林市渔政站站长宛玉剑称 ,桂林市在地税方面不好体现成绩,但也解决了很多维稳问题。
宛玉剑称 ,漓江渔民近万,国家在实施封鱼政策时没有配套转产政策,民政给的渔民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是360元/人(去年200元/人)。渔民大多依靠介入旅游谋生,顺利实现转化,说明桂林旅游是当地减少失业率贡献最大的低工资部门。
位于灵川县东南漓江北岸的大圩镇,体现了小城镇极为生态的一面。观察团踏上这一所在,木制街巷中,有燕子吱吱飞舞;石板街面,石块和石块之间不用水泥勾缝,凭黏土自然契合,下雨从缝隙中渗入,排水口均为太极阴阳鱼造型,从来没有内涝现象发生。
在该镇塘坊码头孙中山北伐登岸处,记者在一片古老木制建筑中,看到一栋水泥平房。居住那里的老婆婆介绍,她的房子90年代修建,2000年政府要求各家各户故居翻新,必须保留故样,也就形成新旧建筑的对比。
老婆婆称,老式木制房容易漏水,但夏天非常凉爽,不用空调也很凉快。这种原生态建筑“几乎就是漓江长出来一般”,适应当地气候、地理环境而建,给观察团深刻印象。
<日期>=20120612
<版次>=2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版名>=专题
<作者>=
<类目>=
<地区>=
<分类号>=
<栏目>=
<体裁>=
<专题分类>=
<关键词>=
<标题>=广告
<总类复分>=
<专用复分>=
<关键人物>=
<人物复分>=
<民族>=
<图片>=@path=21jj*\2012\20120612\120612QHG1.jpg^JPEG^URL;
<图片作者>=
<图片说明>=
<版面文件>=
<标引情况>=
<正文>=
广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