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涉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贪腐案的一条民资铁路,正面临被国资收购的前景。
这条铁路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介于侯月线和太焦线两大晋煤铁路外运大动脉之间,名为嘉南铁路,原先由当地民企山西裕丰实业公司投资控股,后被刘志军案的最大关联人、山西女富商丁书苗夺得投资权,曾被称为“中国首条民营铁路”。
该铁路于2010年初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年底即遭遇刘志军案发,被迫于2011年1月17日全面停工,并停止暂停支付应由其支付的一切费用,直至如今。
目前,嘉南铁路正在通过股权转让方式寻求下一个“金主”,协议中的“下家”有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如转让成功,则这条原来的民营铁路将可望由国资接盘。
投资权之变
位于山西东南部晋城地区的嘉南铁路原本就是为煤炭运输而生的。
晋城原有两条南北向的运煤主通道,一是太焦铁路,贯穿丹河流域经济带,另一条侯月铁路,穿过沁河流域经济带。2005年以来,晋城一批矿井和大型煤化工企业相继建成,其产品主要通过铁路销往全国各地和国外市场,这就使得太焦线和侯月线原本饱和的运力更加紧张。
嘉南铁路的开建,是为了以东西走向接通这两条南北动脉。该铁路西接侯月线嘉峰站,东连太焦线南陈铺站,正线全长64.92公里,途经晋城市的沁水、泽州、高平三县(市),沿途共设6个车站。建设工期约3年,总投资23亿元。
投资量不大,但对当地政府来说,负担也不小。为此,根据2005年7月铁道部出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在晋城市政府的支持下,晋城当地民企山西裕丰实业有限公司(下称“裕丰实业”)成为项目最初的牵头筹备者。裕丰实业此前曾投资过几条铁路专用线,铁路煤运的高额利润让其尝到了甜头。
此后,项目的进展按部就班进行。2005年8月,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受托开展该项目的预可研工作。2006年2月,山西省发改委批准该项目立项。同年9月,山西裕丰嘉南铁路有限公司(下称“嘉南铁路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裕丰实业旗下子公司山西裕丰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控股51%,而剩余的49%的股份为丁书苗旗下的中企煤电工业有限公司控股49%。
由于资金紧张,最初的双方实际出资只有2000万元,其中中企煤电工业有限公司出资980万元。
随后,经过漫长的报批阶段, 2009年9月28日,嘉南铁路举行奠基仪式。
与此同时,嘉南铁路公司一边却也在进行着资本和股权的一系列闪转腾挪。
该公司的工商年检资料显示,2006年嘉南铁路公司的营运状况是“投产开业”,其资产总额为1900万元;而到了2007年,其资产总额增至为3200 万元;到了2008年,其公司的营运状况由“投产开业”变成 “筹建”,而此时其总资产升至为1.45亿元。在此期间,公司无任何营业收入。
2008年2月,公司股权发生变动,中企煤电工业有限公司突然退出,将其所占49%的股份卖给了裕丰实业,由此该公司股权变更为裕丰实业控股95%,而另一家本地企业晋城市展杰工贸有限公司占股5%。
半年后,股权再次发生变更。丁书苗再次入股,其控制的中昶国际投资从裕丰实业手中再次购买股份,控股75%,裕丰实业则掌握余下的股权。
据一位曾经接触过丁书苗的行业人士称,嘉南铁路公司虽然不断进行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但依然难掩其资本金严重不足的窘境,而其之所以频繁进行股权变换,一方面可能出于躲避债务风险的考虑,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希望从金融系统融得更多的资金。
然而,与该铁路建设所需23亿元投资相比,嘉南铁路公司的注册资金依然是杯水车薪。
为此,2010年1月23日,嘉南铁路有限公司与中铁十二局签订BT投融资建设回购合同,标志嘉南铁路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所谓BT模式,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是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由项目公司融资、建设,待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