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各大景区陷涨价困局 西湖模式或成出路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4日 18:17  中国新闻网微博

  中新网杭州5月14日电 (记者 汪恩民 实习生 刘诗旖)五一小长假过去了,钱斌也为他的毕业旅行画上了一个不算完满的句号。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们的旅游都是怎么便宜怎么来,所以最初我是选择玩张家界和凤凰这条线的,整体预算大概在800元左右。”5月14日,钱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到了张家界,他才被告知门票从158元涨到了245元。近100元的差价让钱斌措手不及,如果进入景区游玩,回家的车费就没有了保障。

  “钱不够,我只能过景区而不入,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要么玩,要么走!”于是,无奈之下,他不得不放弃张家界景区的游玩计划,只在周边转了转,便转战凤凰古城了。

  因为价格问题而苦恼并不仅仅是钱斌,面临着新一轮的景区涨价潮,众多网友纷纷发微博感叹“家门口的风景,玩不起”。

  据国内一媒体统计,全国(不含港澳台)130家5A级景区门票价格(非淡季全票)中低于60元(含60元)的5A景区共有27家,约占国内5A级景区数量的20.77%;价格在60元至100元(含100元)的5A景区共有41家,约占国内5A级景区数量的31.54%;价格在100元至200元(含200元)的5A景区数量最多,共有46家,约占35.38%;而门票价格高于200元的景区有14家,所占比例超过一成。此外,有两家景区暂未查询到票价情况。全国20多个知名景区门票价格上调,涨幅从20%到60%不等。

  门票涨价动因何在?

  近日,浙江省杭州旅游委员会主任李虹在其微博上对景区门票涨价背后的动因做出分析。他认为,缺乏综合回报业态支撑、提价以增加收入和控制人流量保护环境是景区门票涨价的三大因素。

  综合回报业态支撑,是指将景区打造成一个体系,集吃穿住行购为一体,发展与旅游产业密切相关的一些周边服务产业,增强旅游软件设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但现在国内的大部分景区,依然依靠门票收入来维持低门槛、低营养的景区开发模式。

  “硬件资源不够,经营模式单一,用涨价的手段来维持景区的运营和保护是可以理解的。而提价以增加收入则属于市场行为,前提是获得物价部门批准。至于为了游客数量不突破环境承载量采取的价格杠杆调节措施,我认为应该予以支持,因为它是保护环境的需要。”李虹说道。

  对于该问题,著名文化旅游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博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产权责任制度的扭曲也决定了门票涨价的现实。”他分析,目前旅游资源不可替代型景区(特别是所在地区相对欠发达的景区)的产权责任制度扭曲,产权不清晰、责权未理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中国景区门票票价的混乱。

  而景区的不可替代性也为门票涨价提供了市场可行性,这种天然的垄断性决定了市场无法通过大量复制或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方式进行销售,因此在旅游价值上是不可取代的。这些景区要涨价,并不会造成游客数量减少的结果,盈利增多,景区又何乐而不为?

  据了解,景区一般分为公共产品的景区与商业经营性的景区两大类。公共产品类型的景区包括所有资源国有、政府直接管理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遗产地等。这类景区,从理论上讲,或者从国际经验来看,一般不收门票或仅收很低的门票。中国公共景区普遍收取门票而且一涨再涨。

  “这是不正常的。”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在接受采访时说道,“纳税人已经为公共产品的消费缴纳了世界上位列前茅的高税费,进入公共景区再收门票,属于重复征收资源使用税。

  刘思敏建议,中央政府可以通过立法的手段,确立未来实行国家公园制度,并制定标准,选择大约100—200个最具观赏、体验、保护价值的景区进入《国家公园预备清单》(主要是世界遗产及进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的景区),为其发展成国家公园做准备。同时,在现阶段,中央政府明确授权列入《国家公园预备清单》的景区由地方政府代管,确立以“合理成本与合理利润”为原则的门票定价机制,并建立“国家公园预备景区”财务公告制度,效仿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经过第三方审核的财务数据,将其经济运行置于全民的监督之下,为门票价格涨落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基础。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