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109券商成绩单:18家亏损东北证券垫底 新业务救场_tech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4日 07:35  21世纪经济报道

  43家券商经纪业的贡献比低于50%,尤其是中信证券才14.26%,业务结构调整意图明显

  理财周报记者丁青云/文

  一场考验券商智慧和胆识的生存大战,已悄然开始。

  2011年,对109家券商而言,三个数字最为刻骨铭心:净利润整体下滑45.54%,18家券商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总资产缩水20.3%。

  和银行业差距也越拉越大。2011年券商行业整体净利润456亿,而银行业为9295亿,比例为1/20。2011年,109家券商起早贪黑,赚的钱不如一个交通银行,1/4的农行,只比招商银行(微博)多一点。

  对许多券商而言,2012年的券商创新大会,可能是困境中的券商新元年。一些券商的报表上,创新业务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

  行业危局:净利降45.5%,

  18券商亏损

  2011年,券商的日子着实不好过,财务数据触目惊心。

  Wind资讯显示,2011年,109家券商营业收入1632.3亿,下降21.07%。只有7家营业收入出现正增长。行业整体净利润456亿,整体下降45.54%,只有6家券商净利润出现正增长。这一盈利状况,为2004年以来最差的一年。

  生存环境恶化,“优胜劣汰”残酷法则生效。大券商垄断格局的行业格局也初步定型。对比2010年,净利润前10大的群券商名单全部未变,排名变动不大,轮流“做庄”。去年此10家券商垄断了整个券商行业68%的利润,而2010年,同样是这10家券商,利润垄断比例只有51%,垄断进一步加剧。

  其中,中信证券以250.03亿的营业收入、126亿净利润排榜首,仍是无可撼动的王者。中信证券一家拿下了整个证券行业27%的利润,为券商中唯一一家净利润超百亿的公司。当然,这很大程度靠卖出华夏基金(微博)51%股权的一锤子买卖。

  此外,10家券商净利润保持在十亿“俱乐部”,包括海通、国泰君安、广发、招商、国信等大券商,但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而亏损者亦不在少数。2011年,全行业18家券商亏损,主要为区域性高度依赖经纪业务的中小券商和合资券商。包括东北证券、英大、江海、日信、诚浩、万和、世纪、中天及广州证券等。

  合资券商则继续被边缘化。5家合资券商也亏损严重,其中包括去年新成立的华英证券、第一创业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华鑫三家合资券商。

  东北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英大、江海、日信这5家券商亏损额在1亿以上。老牌上市券商东北证券深陷自营、资管泥潭,亏损1.51亿,垫底109家券商。

  今年一季度,情况继续恶化。尽管一季度行情有所反弹,但券商们并未很好把握。18家上市券商业绩几乎都继续下滑。其中太平洋幅度最大,净利润1635.36万,下滑高达82.29%,紧随其后的分别是东北证券、国金证券,两者在一季度分别实现净利润4902.74万和7208.74万,同比下滑了53.34%和53.67%。

  券商总资产也在缩水。截至2011年12月31日,109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1.57万亿,减少了20.3%;但净资本为4634.02亿,反增7.29%,券商净资本意识有所提升。

  43券商自营亏损,

  盈利模式变革在即

  对券商们而言,业绩低迷,更深层次的改变在于盈利模式的变革。

  2011年,券商们在痛苦中,进行了一场渐进式的业务结构调整。

  数据显示,证券行业对经纪与自营这两项传统业务的依赖度有所下降。

  去年券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经纪业务)与证券投资收益(自营业务)两项指标分别同比下降36.5%和75.93%。

  2011年,经纪业务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0.67%,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连续第三年出现下降。43家券商经纪业务的贡献比已低于5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证券经纪业务贡献比才14.26%,业务结构调整的意图非常明显。

  自营方面,43家券商自营业务出现亏损,占比高达46.23%。109家券商平均自营收益为2.36亿,同比减少35.86%。

  9家券商自营亏损超过1亿,包括万联证券、中投证券、财通证券、东北证券、方正证券(微博)等。

  而投行业务和资管业务的比重却有所上升。此两项业务收入尽管也有下降,但降幅均较小。资管业务净收入下滑幅度不到5%,投行业务则是券商2011年为数不多的亮点。

  除了四大传统业务之外,券商们开始意识到,那些曾经一直挂在嘴上的新业务名词,已经不是口号,而可能是下一个生存战的战场。

  各显神通,创新业务救场

  忽如一夜春风来。对寒冬中的券商们而言,创新业务已经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事关“业绩保卫战”和“行业保卫战”。

  创新业务对当下报表的贡献比虽小,但它意味着未来券商盈利模式和格局改变的可能性,给困境中的券商看到了一丝曙光。

  一些跑得快的券商已经在创新业务上小有斩获。

  海通证券便靠创新业务扮靓了财报,也为其H股上市讲了一个不错的故事。海通证券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收入达到9.4亿,占自营业务收入50%以上。

  而2011年,两融业务为海通证券贡献的利息收入也高达2.7亿。虽然只占了海通证券93亿收入的不到3%,但未来的预期意义远大于当下的财报意义。今年一季末,海通证券融资融券余额45.38亿,市场份额10%,居行业首位。

  中信证券则在直投业务上遥遥领先。其旗下的金石投资为中信证券带来滚滚财源。2011年,金石投资新增投资项目29单,部分或全部退出项目4单。今年一季度,有1个项目成功上市,还有7个项目已过会等待上市。2011年,仅有51人员工的金石投资为中信证券贡献净利润8.2亿,人均创利1600万。

  创新业务不仅是大券商专利,一些中小券商也有自己的特色创新。在传统业务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创新业务很可能成为中小券商的特色业务,从而翻盘。

  如游资活跃的江浙券商,财通证券和浙商证券,在股指期货业务上独树一帜。2011年,财通证券股指期货业务收入3.86亿,占其全部收入的近1/3,业内排行第一。浙商证券股指期货业务也有1.9亿,收入贡献比为14.24%。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