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朗德对华政策尚不明确或受消极影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8日 07:49  21世纪经济报道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袁雪 法国巴黎报道

  57岁,中等身材,戴副无框眼镜,没有明显的面部特征,也没有丰富的表情,在公众面前总是一副刻板而缺乏魅力的形象。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法国总统大选,你会相信,这样的人一生都不会成为显眼的人物。

  事实上,在过去30年的政坛生涯里,尽管多次参加总统大选,奥朗德却一直几乎不为人知。2002年那次,他是社会党候选人若斯潘的新闻发言人,结果若斯潘未进入第二轮投票就被淘汰。2007年那次,他给社会党候选人罗亚尔当竞选伴侣,罗亚尔又惨败给萨科齐。

  直到他自己作为候选人参加大选,才迎来了转机。他以他一贯的冷静、谨慎形象出现,这与素以喜怒无常闻名的萨科齐拉开了距离,让看惯了政客表演的选民们认为,这是个不善空谈,值得信任的人。

  “现在开始改变”,是他的竞选口号。他承诺改变萨科齐任内贫富差距扩大的状况,重新将“平等”,这一法国人信奉的理念带回社会。

  5月6日投票当天,他的支持者从下午开始就聚集在塞纳河畔的社会党总部,直至午夜,巴黎巴士底广场仍然人山人海,移民、年轻人等各种族群都有,广场上甚至还飘着黎巴嫩、爱尔兰等各色国旗,与当天下午萨科齐的集会上仅看到法国国旗,支持者多是穿着体面的中产阶级形成鲜明对比。

  “萨科齐带来了分裂,而奥朗德则能把法国重新团结起来。”奥朗德23岁的支持者阿历克斯对本报记者说。

  奥朗德当天在胜选后的演讲也传递着相似的信息:上台后第一项任务将是团结法国民众,迎接挑战,走出危机;而“实现公正”与“帮助年轻人”将成为评价他未来履职的两项参考标准。

  “妥协先生”

  在此次大选之前,已从政30年的奥朗德一直默默无闻,充当的多是幕后角色。当他在去年4月考虑参选时,支持率只有个位数。但5月份社会党大热门卡恩因在纽约的性丑闻而退出竞争后,奥朗德的前景柳暗花明。在2011年10月击败社会党第一书记奥布里夫人,正式成为社会党候选人之后,他就一路保持着对萨科齐的领先优势。

  奥朗德的学业走的是一条标准的法国精英从政之路:从巴黎大学法学院学士学位毕业,先后就读于巴黎高等商业学院、巴黎政治学院,最后进入有“总统摇篮”之称的国家行政学院。

  第五共和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左翼总统密特朗是奥朗德的导师:他早年的从政经验就从在巴黎高等商业学院担任密特朗支持委员会主席开始;1979年他加入社会党,在1981年密特朗成为总统后担当总统府经济顾问;之后又在密特朗支持下,在1981年开始议会从政经历,与希拉克争夺克雷兹省第三选区的议席。

  直到8年后奥朗德才终于当选克雷兹省国民议会议员,并于2001年担任克雷兹省首府图勒市的市长,在此次大选中,他进行投票和集会正是在此市举行。

  奥朗德最重要的从政经历是长期担任社会党第一书记。党内工作带给他的名声是善于在幕后工作,尊重和倾听党内大佬的意见。他一度的称号是“妥协先生”、“调解先生”等,表现出协调各种意见的能力。

  这同时也变成他的一个弱点,他的另一面称号是“棉花糖先生”,他从前的伴侣罗亚尔指出,奥朗德很难作出决断。

  然而,当国家经历了萨科齐独断专行的5年后,奥朗德的温和与妥协在选民中反而成为优势。阿历克斯就认为,“奥朗德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善于倾听”。

  奥朗德的传记作者塞尔日·拉菲也写道:“并不像他的反对者所说,奥朗德既不是狡猾也不是愤世嫉俗,他只是采取回避矛盾的姿态。”

  奥朗德自己则宣称,主政后将成为一位关注中长期战略的“正常总统”,而不像萨科齐那样事无巨细都要发声。

  “仇富”总统?

  社会党在10月的候选人选举吸引了600万人投票,这在法国的党派政治中并不多见,民众迫切要求改变的呼声汹涌高涨。

  “这是一种信仰的改变,代表着法国要求一种不同的政策,不仅是在国内,也表现在欧盟事务上。” 巴黎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保罗·瓦莱评价说。

  这为左翼力量的兴起提供了机会。此前,不少法国的资深政治记者都说,奥朗德的言行神态与左翼总统密特朗相似,甚至有报道称他的团队曾训练他模仿密特朗的声音。

  密特朗执政期间是法国左翼政党最为风光的时候,他通过国有化、计划化和自治管理对法国经济进行渐进性的结构改革,以建立“法国式的社会主义”。而同时期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和美国的里根则在大力推行自由主义。奥朗德曾经就是密特朗国有化政策幕僚中的一员。

  奥朗德也承认当今社会形势已经与密特朗时代有明显差异,但他的政策重心仍然明显左倾,更多地强调“公平”。他提出过60点执政纲领,其核心是加大公共开支刺激经济增长、增加税收,以及在2018年达成预算平衡。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其增税政策,包括对年收入100万欧元的家庭征收75%的税收,对银行和石油公司征收特别税收。奥朗德在1月正式开始大选时说“我的敌人是金融世界”,类似言辞被反复提及。在4日举行的电视辩论中,他还指摘萨科齐与富人们关系密切。

  奥朗德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公务员。他的父亲不喜欢戴高乐,是一个极端右翼的支持者;他更多受到母亲的政治倾向影响,母亲是密特朗的坚定支持者。

  他的这一家庭背景,让他成为现代社会党的完美代言人,当下社会党最坚实的选民基础是国家雇员,尤其是教师,他们认为质疑国家对经济的作用是一种背叛,对商人也没什么好感。

  因此,奥朗德施政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增加6万名教授岗位,即使被中间派候选人批评这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法国根本没有那么多潜在的教师资源”。

  法国发生1968年5月风暴时,奥朗德正值青年,当时戴高乐的强政府几乎被民众推翻,让他颇为震动。“我从来没有想过在街道上,那些社会运动,会推翻现有的秩序……我从来都如同社会党那样思考,我们如果需要改变,必须首先说服人民。”他在近期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

  不过,有法国分析人士指出,奥朗德的左派主张虽与个人信念有关,但他所提出的种种政策,更多的还是出于争取选票,迎合民意。法国当下的失业率为9.8%,是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OECD的研究显示,法国社会是对自由市场竞争理念最不信服的发达国家之一。

  对富人所征收75%税收的承诺,也被认为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一方面法国目前的赋税水平已经很高。据KP摩根统计,法国对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个人赋税比例要超过英国、丹麦和瑞典。同时,法国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不算很严重,据经合组织对22个成员国的研究,从1985年到2008年,仅有5个国家不公正现象没有增加,法国就是其中一个。

  对华政策未成型

  这种“仇富”理念同样表现在对外关系中。在整个选战过程中,经济议题几乎占据了所有的时间,对国际事务少有谈论。但就是在这不多的时间里,奥朗德仍然几次提到中国,提及中法贸易赤字,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并指责中国的廉价劳动力部分造成了法国当下的经济问题。

  不过,奥朗德团队的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透露,这次奥朗德竞选工作的重心几乎全部放在法国内部的经济问题上,对外事务并不是优先考虑的对象。

  “对中国的政策不是奥朗德团队目前的工作重心,”奥朗德团队外交事务的顾问之一卡特琳·特劳特曼(Catherine TRAUTMANN)5月7日对本报记者表示,“奥朗德的核心原则是希望法中两国能建立起良好的彼此相互的理解,法国和法国人民对中国有很好的感情,在法国也有相当的中国移民,法中友好关系确实有牢固的基础。”

  卡特琳也提出“人民币被低估”、中国市场准入尤其是公共采购市场准入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交流是中国和欧盟、中国和法国之间信任的基础。”

  而分析人士则认为,奥朗德迄今为止尚未形成明确的对外政策和对华政策思路,但法国国内一部分民粹声音仍然会对他产生消极影响。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