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税收减速 地方强化稽查补缺口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8日 07:51  华夏时报微博

  本报记者 吴丽华 实习记者 宋倩 北京报道

   一季度以来的颓势,让各级政府不得不想尽办法保障财政收入的增长。

   财政部近日发布的2012年税收分析显示,1-3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增长10.3%,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22.1个百分点,为近三年同期最低,主体税种收入增速全线回落。与此同时,不少地方政府也正在忙着展示他们来之不易的财政收入“开门红”。

  来之不易的“开门红”

   广西就是宣称实现开门红的地区之一,官方发布的广西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6.8%。这一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0.4个百分点,当地政府也并不掩饰这一收入增速实现的困难程度。

   3月初,广西财政厅就专门印发了文件,要求当地财政部门尽快将本市收入任务分解落实到所辖县(市)和财税部门,并报送自治区财政厅备案,而这一工作比往年提前了近4个月。

   此外,广西财政厅甚至重新修订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收入增长奖励办法》,着重从税收收入增长和财政收入跨越台阶两方面对各地级市、县(市)分别给予奖励。

   同样宣称实现“开门红”的还有河南郑州。郑州市中原区区委书记、区长甚至亲自到企业调研,督促收入。郑州惠济区则是联合多个部门,建立部门联动的综合治税机制,由人大牵头成立耕地占用税清查小组,成员有财政、税务、公安、国土等单位,加大清缴力度。

   传统意义上不受重视的小税种也受到重视,在郑州市的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金水区、高新区抓大不放小,在对重点税源项目、重点行业加强监控的同时,从各项小税入手,加大耕地占用税、契税征收力度,确保应收尽收。一些地区甚至调整了企业所得税征收时间,改过去按季征收调整为按月征收。

   一系列强化征管措施之下,郑州市财政收入增速持续下滑局面逐步扭转,实现了首季“开门红”,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8.51%, 仅3月29日-31日,财政收入督导工作开展三天内,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4亿元。

   事实上,不仅仅宣称实现收入“开门红”的地区,收入增长不太理想的地区同样也在想尽办法力保财政收入的增长。

   江苏地税系统一位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他们今年必须完成任务,其办法包括加强征管、税收稽查、找重点税源企业配合等等,而近来他就一直在忙着这方面的工作。

   福建国税系统情况同样如此,福建一个地级市的国税系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近来他们经常加班加点,每周六都要下企业收税。

   据报道,北京财政局向区县下发指令,要想办法创收,改写一季度惨淡的财政收入。长期从事税收筹划工作的郭伟则告诉记者,他了解到一些地区甚至要求当地企业必须按照盈利百分之十定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经济增速下滑困境

   各级财税部门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即使想尽办法力保收入增长,在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收入增速下滑似乎已成必然。财政部分析指出,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回落的首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放缓。

   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连续第四个季度增速回落。分细项看,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2.7个百分点,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5.2%,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39.5个百分点,即使环比也出现明显回落。

   表现在财政收入领域,大致以工业增加值和商业增加值为税基的主体税种增值税增速明显下降,仅增长5.4%,相比去年同期的23.2%,大幅回落17.8个百分点。

   微观层面则是各地税务部门税收收入的减少。以前述江苏地税部门人士所在的科室为例,计划内的正常月收入应该有8000万的收入,结果一季度只有1.76亿。

   郭伟则告诉记者,从近期他在广州、深圳、浙江等地了解的情况看,当地企业经营状况确实不好,对于一些确实没有利润、经营困难的企业主,地方政府一些加强征管的手段也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持续的房地产调控让依靠建筑业的地税部门大受影响。而与房地产相关的税种收入同比下降明显。

   数据显示,1-2月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0.9%,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48.3个百分点,使得房地产营业税收入大幅下降。房地产营业税同比减少197亿元,下降17.5%。而与房地产相关的地方小税种契税同比减少105亿元,下降13.6%。

   郭伟表示,正是由于房地产领域的持续调控,去年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加强企业所得税等领域的征管,甚至将今年一、二月份的收入计入去年,今年经济情况不好的情况下税务部门加强征管的效果也受到影响。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