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分析称新兴经济体入主世界银行尚需时日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9日 10:03  中国经济网微博

  

  虽然在世界银行近70年的历史上,今年第一次有发展中国家的候选人走上竞争舞台,但最终还是美国提名的韩裔医学专家金墉问鼎世界银行行长宝座,这是由世界银行25个执行董事投票权构成所决定的。

  世界银行的执行董事分为3个部分:一是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5个国家的董事,这些董事是由上述5个国家直接指派的,占世界银行投票权的38.84%。二是选举产生、但来自发达国家的执行董事,包括奥地利、西班牙、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典、瑞士等,这些国家共拥有世界银行30.48%的投票权。三是选举产生、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执行董事。这部分执行董事拥有世界银行30.68%的投票权(俄罗斯所拥有的2.67%的投票权也算入这一部分中)。也就是说,只要有发达国家董事的支持,美国的提名人就稳操胜券。

  这次世界银行行长的选举过程一度饱受争议。《华尔街日报》曾撰文批评美国提名的候选人缺乏经验,在经济学领域属于“业余爱好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更撰文讽刺美国总统在事实上控制行长任命权的本质,让选举过程“看起来非常可笑”。但如果抛开这些不谈,本次世界银行行长选举唯一进步的地方,正是首次出现了美国之外的人选,而选举的过程也充分反映了目前世界经济的版图,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地位。总体而言,新兴经济体要入主世界银行或者改变现有多边开发机构的状况,还有待时日。

  首先,发达国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高收入国家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例下降了10.9个百分点,但仍然占到全球生产总值的68.2%,这和发达国家在世界银行投票权是较为匹配的。

  其次,新兴经济体各怀心思。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都是基于收入、发展表现等各个方面进行的分类。受历史原因影响,发达经济体之间有着较强的历史联系,在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文化认同等各个方面都有相似之处,而新兴经济体则没有这一凝聚力。新兴经济体有两本账:一本经济账、一本政治账,两本账大多数时间都对不上号。在这一次的选举中,俄罗斯和墨西哥支持了美国提名的金墉,而巴西则支持来自尼日利亚的恩戈齐,其他新兴经济体恐怕也很难采取一致的行动。

  最后,世界银行是美国主导全球治理的重要抓手,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美洲开发银行在内的多边开发机构,均属美国主导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美国通过这些机构的贷款、援助影响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政策,尤其是各国的贸易开放、投资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对于这些机构的主导权,美国当然不会轻松让出。

  基于以上考虑,新兴经济体要入主世界银行确有难度,但是也不排除美国为了顺应形势的变化,作出形式上的让步,在未来将世界银行行长一职拱手让出:

  一是行长之职形式大于实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集中在执行董事手中,一般情况下,行长是没有投票权的,除非执行董事的投票出现相持不下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几乎为零。因此,美国只要保持自身的投票权不变,依靠占据执行董事一职即可实现主导世界银行的目标。二是美国难惹众怒。有了这次选举开创的先例,今后世界银行行长选举将会成为发展中国家挑战美国的时机,为了一个并不要害的行长之职去惹众怒,美国应该有所考量。三是新兴经济体合作深化。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生产总值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发达经济体的财政状况已是每况愈下,新兴经济体除了在全球生产总值中占比上升之外,多数财政状况还很稳健。如果新兴经济体加强在发展融资领域的合作,在现有多边开发机构之外另辟蹊径,势必对美国造成较大的压力,迫使美国作出一定的让步。(李众敏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