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民工称谓成为历史”有意义吗?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7日 10:10  中国经济网微博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文件中正式将农民工改称为“异地务工人员”。一些媒体称,“农民工”从此将成为历史。

  “农民工”称谓是否将成为历史,还需时间检验。但农民工称谓的变化,却生动地反映了社会对农民工认知的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称谓的变化很多。粗略数一下,从盲流、民工潮、打工仔,到外来务工人员、新市民、新居民、产业工人,不一而足。可以说,30多年来还没有哪个群体像农民工这样引起社会持续强烈的关注。

  回首农民工变迁的脚步,充满艰辛坎坷与昂扬奋斗的内涵。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的大潮在神州大地风起云涌,深圳、珠海等沿海经济特区的迅速崛起,吸引了内地大批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而获得劳动力自由转移之便的农民外出打工,从而掀起了我国第一波打工潮。

  这一时期的打工潮具有几个鲜明特点:打工所在地以东南沿海尤其是深圳、东莞等核心区域为主,被人们称为“孔雀东南飞”;打工者主要从事服装、电子、生活类产品等初级简单加工业;社会对农民工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所以每到春运时农民工的返程和出发被形容为“盲流”,而且对农民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手段也很不到位,打工者的返程和出发千辛万苦。

  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社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认识的逐步深化,农民工不再被称为“盲流”,而代之以“民工潮”。这一时期的“民工潮”,一是农民进城打工高峰开始出现,打工目的地从深圳等经济特区向东南沿海大面积扩展,并开始向内地大城市比如上海、北京以及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会城市移动;二是从业依然以加工制造为主,但建筑、餐饮服务类开始加大;三是对农民工的服务意识、平等待遇等还没有进入“议事日程”,但农民工的诸多困难与“难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从90年代后期到2000年代初中期,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峰期到来。这一时期的农民工,就业领域从加工制造向更宽泛的领域扩展;就业所在地随着内地经济逐步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由东南沿海、内地大城市向中等城市以及一些中西部城市扩展,呈现全面开花的态势;社会对农民工的认识继续提高,农民工被称为“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但农民工的待遇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同时“春运”成为岁末年初的一大难题与重要新闻。

  2003年,这一年“要落实农民工工人身份”引起社会更大关注。次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农民工社会身份地位正式确立。这一时期,农民工就业范围从以传统产业为主向各产业转移,成为各产业不可或缺的力量;就业向国内所有大中城市甚至小城市流动,回乡创业和就地就业增加;农民工整体素质提高,而且随着打工高峰的下降等原因,在部分地方开始出现“招工难”,农民工开始有了工种选择权、工资谈判权等;农民工待遇得到提高,社会保障、子女教育、户籍身份等各方面开始得到重视并积极推进解决。

  从民工潮、打工仔到产业工人,农民工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的变化与进步;农民工像一个符号,象征着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转型;农民工像一座碑,铭刻下我们这个时代所经历的欢乐、挫折与希望。(瞿长福)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