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建投资等领域调控余地仍较大

  记者 卢晓平

  

  “稳中求进就要求经济稳定增长。”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

  在他看来,中国经济2012年不会出现紧急迫降或硬着陆,而是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比如8%或者更高一些的增长速度。他认为,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阶段,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还比较强,在扩大内需政策指引下,需求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旺盛的。这为经济保持稳步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来自发改委官方预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经济增速为8.4%,CPI涨幅为3.5%。

  张卓元认为,为了保持经济稳中求进,政府有可能出台一列刺激经济的政策。不过,与2009年不同,政府不能也不会出台太多力度太大的刺激政策。毕竟,通胀有力不可小视。因此,对于经济的刺激政策力度可能相对有限,更多的是依赖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带来的内生性增长。

  在他看来,包括保障房建设、高铁、高速公路、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和基建项目上,投资调控的余地较大。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81年至1990年,我国GDP增长率为15.3%,投资增长率为17.9%;1991年至2002年,GDP增长率为17.2%,投资增长率为21.8%;2002年至2005年,GDP增长率为15%,投资增长率为26.8%。投资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张卓元认为,政策的预调微调将有利于经济平稳发展。中国经济在经过三十多年的平均近两位数增长后,正面临经济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任务。转型意味着更加注重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专注于数量和规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弃量保质”,使经济增速放缓,并要求经济保持稳定,在稳定中求增长,这种增长才是可持续的。近两年中国东部地区因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速已经放缓,但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因此,中国经济整体上将告别两位数增长,转为常态的7%或8%左右的增长。

  此外,要继续着力稳定物价。张卓元强调,物价稳定是经济稳定的主要标志。保持物价稳定和经济稳定,在稳定中增长,经验证明是一条正确的增长路径。

  他认为,尽管2011年治理通货膨胀取得重要进展,但2012年中国通胀压力仍然不小,控制物价上涨过快还应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不能掉以轻心。因此,今年需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宜大量“放水”。还要千方百计保证农业稳产增产,保证食品供应。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放松。继续加强价格监督检查,维护市场秩序。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