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大代表张光强:专业化分工是中国农业发展必由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14日 10:41  中国经济网微博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4日讯 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光强在接受中国经济网、和讯网联合访谈时表示,现代农业应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实现专业化分工,在解决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彻底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专业化分工、培养职业农民是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张光强对记者表示,今后谁来种地、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是有解的。真正的现代化实现之后,自然会有人从城市回到农村。

  日前,陕西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宏表示,目前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人口占四分之一,80后的年轻人主要是上学和参加非农工作,参加非农工作人群中有65%在外务工,没有回乡务农的意愿,“今后中国谁来种地”、培养“中国式职业农民”是摆在面前的问题。这引起温总理的认同和高度重视。

  “现代农业首先是规模化的农业,然后是标准化的农业,再下来就是品牌化、产业化的农业。”张光强认为,只有使规划后的土地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生产,农民的职业化才有可能。

  “真正要解决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惟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农业产业链拉长,在每一个产业的环节上都有农民就业。”张光强表示,美国的农民虽然只有2%的人口,但是这个产业链中,也就是从田间到餐桌,有10%以上的人在从事农业的产业化。中国今后也应该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比如,家畜养殖、蔬菜果树种植、食用菌及花卉培育等均可以明确分工,此外,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提供农业生产公共服务,如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行专业化,”张光强表示,将农业打造成为全产业链之后,一方面解决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方式得到彻底改变。

  农民不一定要学习很多技术,而只要把一门技术学精,就可以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张光强说,“职业农民就是分工清晰的农民,这是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张光强介绍,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上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杨凌100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目前约有60平方公里完成流转,建设了八大园区,其余40多平方公里也将在两年内完成产业化生产。

  农民不再是一家一户种自己的一点土地,能力较强的农民可以承包更多的土地,成为种植、养殖大户。农民收入的组成,一部分是出租土地的收入,另外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而目前已经有相当一批青年农民开始回家务农。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