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艺大师“心事重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9日 00:02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文艺大师“心事重重”
文艺大师“心事重重”
文艺大师“心事重重”
在全国政协委员下榻和讨论的北京国际饭店宽阔安静的走廊外,宋雨桂老师在敲门。“谁呀?”里面传来了浑厚的声音,“查户口的,快点开门!”宋雨桂老师故意拉长了声调,同时对我调皮地挤了挤眼睛。“我就知道是你,还查户口呢!”门打开了,冯骥才老师高大的身躯几乎把门框都挡满了,见还有他人,有点讶异,但很快地就让进门来。

  “和冯骥才在一起你们得注意一点,他有个特点,就是不敢哈腰,他一哈腰,才华就会哗啦哗啦地泼出来,严重的还会把人给淹埋住了!”宋雨桂老师的一番话让我们哈哈大笑,“别听他的,他是个老顽童!”冯骥才老师笑着说:“你们先聊,我去把另一个老顽童也找来。”宋雨桂老师朝我们作了个再见的手势,笑着出去了。

  “冯老师,您是文化艺术大家,请问您如何看待文化和文化产业化?两者能完美地结合起来吗?”我怕时间太少直接开门见山。冯骥才老师在沙发上坐正身子,脸上的笑容变得严肃起来:“‘文化’与‘文化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真正的文化是不能产业化的。我认为可复制的、可生产的、可经营的文化现象,可以叫产业,如电影、动漫等,‘文化生产、文化产品’是文化产业,但不是文化。但创作是不能产业的。创作,不是加工生产,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如音乐、绘画、画展,素质越高,对艺术要求越高,所以这一部分文化是不能产业化的。进一步分析两个概念,‘文化产业’是名词,‘文化产业化’是动词。如有的艺术家在创作一部深刻的作品,你要他产业,就伤害了作品的价值。所以,一概大谈‘文化产业’是荒谬的!文化只有赚到钱才成功,是错误的!用生命、心灵去创造独特美的艺术家,是不能考虑金钱的,所以我常说,面对市场,必然背对艺术。面对艺术,就该背对市场。赚钱不是真正深刻的艺术家的事,文化产业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最大化,传播‘真善美’才是文化艺术的神圣职责。”

  “哈哈,老顽童来了!”随着爽朗的笑声,韩美林老师在宋雨桂老师的身后半推半就跨进门来。

  “韩老师,您今年参会最关心什么问题呀?”眼看下午6点多了,宋雨桂老师手机铃声一直在响个不停,听出有人在恭候他们去吃饭,我加快了速度。

  “我有两个建议,”韩美林老师不紧不慢地说,“一是希望十八大后,教育制度要改革,教育部一定要将文、理工科分开,理工科可考数理化,文科不必强求考数理化,这不是一回事,这种教条教育对人才、对后代没有好处,何必花这么多时间做无用的功课?你们以前费了多少时间在那些公理公式上?在那些想破头也解答不了的难题上?现在用得上的还有多少?”呵呵,是的,听到这里,想到当年高考前的数理化的题山题海,还真心有余悸!的确,那些微积分、那些元素周期律等等,离我们的生活工作的确不近,并且,早已还给老师。见我频频点头,韩老师加大了声音:“我76岁了,还不会算账,这不代表我对国家没有贡献,我贡献还挺大的!每个学校应该有不同的特色,培养不同的人才,发挥人才的特长,不要非得强制一刀切,再不改革,劳时伤人,遗患无穷啊!”

  听到这儿,冯骥才老师和宋雨桂老师几乎同时说道:“你这是老生常谈,这提案提多年了,都没有得到解决!”

  “那我不管,正因为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我才要再提,只要是对民族对后代是好的,我就要坚持下去!”“赞同!”冯老师和宋老师孩子般地鼓起掌来。

  “第二个建议是希望国家加大对地方传统艺术的保护,要想办法不让地方剧种、艺术项目灭了。如陕北,老奶奶的剪纸艺术,捏面艺术,我每次下去,都收获很多灵感,对我创作影响很大。地方传统艺术毁了、灭了,就是灭了民族,是罪过,无法向后代交代呀。我是搞美术的,我很痛心,我替那些正在和即将消失的传统艺术落泪啊!”

  见韩美林老师快要流泪了,冯骥才老师突然转向我问道:“你从广西来,是壮族吧?”“我妈妈是壮族的。”我回答。“那你也是壮族人了,广西哪里的?”“河池南丹。”“你们那里是黔桂交界,你们的壮族刺绣和山歌非常好、非常有特色,可是也快失传了,你不在家乡好好收集整理保护传承,跑来北京干什么?!”我知道冯骥才老师正在致力于祖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知道他知识渊博,没想到他对我的家乡竟如此的了解,他的话让我汗颜,一时语塞。

  “美林做人是一个孩子,做事是一个傻子,做艺是一个疯子,”这时宋雨桂老师来为我救场了,“骥才也是,他们工作时和疯子差不多,是一般人想象不出来的。”

  “说我们,那你呢?”冯骥才老师问道。“是呀,请问宋老师您今年参会有何建言献策?”我赶紧问,“我嘛,不说不对,一说就后悔。两个问题让我们艺术家感到困惑不解,我认为它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宋老师说道,“一是国家提出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把文化比喻为灵魂、血液,提高到了极致,既然文化如此重要,那是否该由主要领导来抓?现在各地主管文化的,往往是排名末尾的领导,力度、关注度肯定受到影响!”

  “还有一件事也限制了文化的发展。我知道中科院院士都是一级教授,而我们文艺类,1956年中国美术馆老馆长是一级教授,自那以后,全国文化艺术方面就没有一级教授了。就是季羡林老先生这么个国宝级的知识分子大家,驾鹤西去时也只是个二级教授,二级教授怎么能称为‘国学大师’呢?这岂不是笑话!尽管艺术家、专家们的素养都是很高,不计较,但是国家不能不考虑。这反映到主管部门、制定政策部门没有重视。如大学、学院里都有博导,到了工艺这里,就变成了‘大师’。‘大师’是很神圣的称谓,现在谁都可以叫。问题是以前文艺类有一级教授,现在为何就没有了?难道我国在艺术上就止步不前了吗?难道现在的艺术家都不如以前吗?我认为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才是在本质上对文化艺术家真正的尊重。只有真正尊重和重视,才能真正的繁荣和发展!”宋雨桂老师有点激动了。

  “这没关系,我们都知道你是好人,是真正的大师!”韩美林老师笑着接过话。

  “在当今艺术界有一句名言广为流传,”冯骥才老师慢悠悠地补充,“那就是韩美林说的坏人一定很坏,因为他轻易不给人下结论;韩美林说的好人你千万别太当真,因为那可不一定!”

  “哈哈哈,你们俩什么时候才说我的好话呀!”“那看你怎么表现啦!”

  此时,宋雨桂老师的手机又一再被催响,“好,今晚我请你们去吃大餐,不过是别人买单!”宋老师笑道,“你也一起去。”宋老师对我说。“如果有机会,还是让我来请各位老师吧。”我说,“呵呵,你请不起的。”宋老师笑道,“不过,饭桌上的事就不要报道了。”

  >>人物背景

  冯骥才,全国政协常委,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

  韩美林,全国政协委员,山东济南人,1936年生。擅长绘画陶瓷艺术,曾任安徽画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专业画家。曾设计1983年《猪票》、1985年《熊猫》等邮票及一系列最佳邮票评选纪念张。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是全国第一家以艺术家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也是中国美协至今唯一一家由美术家领衔的工作室。是北京申奥标志的设计者之一,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修改创作组组长,被誉为“福娃之父”。

  宋雨桂,全国政协委员,山东临邑人,后迁居东北,1940年生。著名国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美术家协会主席、辽宁美术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辽宁省政协常委、民革辽宁省副主委,民革中央画院院长,荣获辽宁省及全国“五一”奖章、辽宁省政府特殊贡献“优秀专家”称号。

  ■本报记者李运涛冯骥才韩美林宋雨桂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