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鞋跟不失控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3日 22:48  经济观察报微博

  杨婷婷

  555

  2012-02-06

  杨婷婷

  每年的达沃斯经济论坛都在给与会的女人出一个难题——高跟鞋,穿还是不穿?这是因为,冬天的达沃斯小镇路面,常常有些积雪或者结冰。在这种以商业为目的的会议中,人们依然不得不遵守时尚法则穿着高跟鞋小心翼翼地在路面行走,雪地靴在此时固然实用,但要是穿着它和某总统聊天还是有那么些滑稽。

  女政客和女商人们出于传统社交礼仪放弃了高跟鞋,与达沃斯论坛同期举行的巴黎时装周的女人们就大胆得多,无论是在T台上还是街拍中,都很难再看到出现在Alexander Mc-Queen秀场的“怪物”高跟鞋了,要知道,两年前,几乎所有的品牌和设计师都加入了那场超级“恨天高”之争。

  IBM公司在2011年底发布的调查报告能为这种现象提供一些佐证,在他们的调查中,主流女鞋鞋跟高度已渐渐下降,由2009年平均的7英寸(注:1英寸=2.54厘米),下降至2010年的5英寸,再降至现时的2英寸,已经回至金融海啸前的水平;2008年到2009年间,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博客写手提到的鞋跟高度为5至8英寸,但从2012年开始,他们总是提到各名牌1.5英寸至1.75英寸的平底鞋款,鞋跟高度平均降低了3.5英寸;至于欧洲百货商场的橱窗,已经开始摆上了接近于平底的公主鞋。

  这有些反常,因为按照以往反映经济指标的“高跟鞋理论”,经济不景气时,高跟鞋会追求更夸张的设计,设计师们会说,这是为了表现出时尚行业对经济萧条的蔑视,社会学家们则异口同声地认为,人们在危机下穿上更高的鞋,是因为那会在心理上让自己看起来更出众。《时尚的高度:高跟鞋历史》作者Elizabeth Semmelhack在自己的书中说,“鞋跟的高度在1930年代的大萧条,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及2000年网络泡沫期间,都有明显的增高。”

  事实上,这几次经济危机都改变了当时正流行的女鞋潮流,每一次人们过得很安逸时,鞋跟就会自然地矮下去。上世纪30年代初的大萧条期间,高跟和坡跟的不系带鞋取代了20年代的低跟不系带鞋;70年代的石油危机让坡跟鞋取代了60年代流行的低跟鞋,松糕鞋的风潮又卷土重来,新世界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极高的细高跟鞋取代了90年代邋遢穿着流行期间的低粗跟鞋,2008年金融海啸来时,你我都看到了时装界对经济不景气做出的夸张反应。

  但当下鞋跟开始走低并不能证明经济在复苏,欧债危机始终悬而未决,整个欧洲失业率居高不下,唯一能解释IBM公司的调查结果的理由,是人们或许已经做好了长期节衣缩食的准备,因为夸张的高跟鞋无助于对抗一时的萧条。

  在年轻人中受到欢迎,以高跟鞋著称的Stella Luna的新款秀场上,模特们依然踩着10厘米以上的高跟鞋走秀,但设计师Stephen Chi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因为更高的鞋子会让整场秀看起来更漂亮,但在实际销售时,依旧是那些鞋跟在6-7厘米左右高度适中的鞋子最好卖。”Stella Luna的主要顾客群体也是大城市中的女白领。

  Manolo Blahnik被称为高鞋之王,在 Christian Louboutin、Jimmy Choo、Rupert Sanderson之前,Manolo的成绩就被人羡慕了。他是极细高跟鞋的发明者,美剧《欲望都市》疯狂的观众描绘这种鞋对女人的魔力,但他本人最喜欢的却是3-5厘米的中高跟,2009年他还私下对传媒透露说,如今他的兴趣在平底鞋上,“平底鞋走起来难度最大,优雅动人——它们让你走起来就像驯鹿。女人们真正懂得如何把平底鞋走得好看,最近的也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从电影中就可以看到。”

  人们认为高跟鞋最大的危害是威胁足部健康,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变形的脚趾是最有强有力的证据,没有一双高跟鞋穿着超过3个小时是舒服的,尤其是那些超级恨天高,当你站上去的时候,你就知道,它的顾客应该是那些不用走路的人。Stephen Chi告诉记者,超过7厘米的高跟鞋目的是为了让女性身材显得更有曲线,更性感,但不能保证舒适。鞋履设计者的作用就在于,在保证高跟鞋美观的情况下,寻找到合理的受力点,或者利用视觉差,最大限度减少对女性脚部的折磨。

  不过平底鞋也不意味着绝对健康,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人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足形选择合适的鞋子。事实上,如果一个人天生是一个适合穿高跟鞋的女士,却长期穿平底鞋,像是运动鞋和芭蕾舞鞋,那她不仅会失去天生的脚型,脚还会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这对健康更不利。

  高跟鞋不仅反映着人的心态,影响着健康,更多时候,它还能区分阶层。尽管美剧里每个镜头都有穿着高跟鞋的女白领大步流星在办公室或马路上穿梭,但麦肯锡的前高管Jo-hanna Waterous毫不留情地指出,“你必须能跑上楼梯,找到出租车。电视剧里演员穿着时髦的10厘米高跟鞋还能做这些事情,那是不可能的。”

  高跟鞋的诞生要归功于骑马运动,骑马时穿的鞋跟稍高一些可以让鞋跟紧紧抵着马镫,这大概能算做最早的高跟鞋,源于功能,无关时尚。但高跟鞋真正成为潮流,得益于身材矮小的路易十四皇帝,为了掩饰身高的不足,他命鞋匠不断加高鞋底,引起了贵族的争相效仿。后来宫中的男人们厌恶了高跟鞋,这一发明就被女性保留了下来,中世纪的欧洲,高跟鞋曾达到了惊人的12厘米的高度,当时有条文规定,劳动阶层不能穿高跟鞋,直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下令禁止人穿高跟鞋,理由是为了体现人人平等。

  当然在今天,所有人都有穿高跟鞋的权利。但Rutgers大学人类学教授Helen Fisher博士认为,“人们今天的想法中依然受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的影响,因为穿上鞋,你就更高了。”今天无论在哪儿,能够穿上高跟鞋的人,都意味着它不用面对过重的体力工作,而像Lady Gaga一样每天以20厘米出街的人,基本上说明,她不会把这种鞋真的当成走路的工具,没有随身豪车,没人敢穿这种鞋。

  正因为高跟鞋带来的行动不便,才有人批评高跟鞋是男人发明的禁锢女人的工具,到目前为止,制作出那些经典又漂亮的高跟鞋的设计师全部是男人,除了玛丽莲·梦露因为穿上由 Salvatore Ferragamo 设计的金属细跟高跟鞋令她一举成名后说“虽然我不知道谁最先发明了高跟,但所有女人都应该感谢他,高跟鞋对我的事业有极大的帮助”。剩下几乎没有女人不对高跟鞋又爱又恨,虽然他们的鞋柜里都有那么一两双不大有机会穿的“恨天高”。但不管经济如何,鞋跟的高度,别失控就好。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