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百湖之市”只在记忆里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3日 22:30  经济观察报微博

  程久龙

  555

  2012-02-06

  程久龙

  摊开2012年最新的武汉市区地图,位于汉口火车站以北,东至姑嫂树路东侧,北至三环线,南至发展大道,西至常青路,这一大片区域便是现在的武汉杨汊湖片区。

  很难想象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这里曾是一泊湖域。但如今,漫步其间,遍及视线的则是沿路密集的居民楼和车水马龙的街道——最后一片湖面早被完全掩埋,昔日的杨汊湖仅沦为一个带“湖”字的地名。

  杨汊湖的消失,仅是武汉这座“百湖之市”城市变迁的一个缩影。过去的近半个世纪,武汉市内几乎所有湖泊水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减。其中杨汊湖、范湖等市内湖泊已被完全填埋。来自武汉市水务部门的数据显示,武汉市区湖泊由建国初的127个锐减至目前的38个。“城市的扩张无非是外延和内延两个方向。”华中科技大学国土资源与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卢新海教授认为,在城市的内延式扩张中,一个主要的方式就是侵占水域资源,从这个角度讲,武汉市湖泊数量和面积的减少,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但如何平衡城市规划和湖泊保护之间的关系,则是这个城市需要思考的命题。”

  消失的湖泊

  居住在武昌沙湖湖畔的王志铭,是一位环保志愿者。2月1日下午,他漫步内沙湖旁侧的友谊大道,指着周围一片高楼林立的商品房说:“在我小的时候,这一片全部都是沙湖湖区,我们经常把口罩拆下,能在湖里捞鱼虾。”在王志铭看来,随着湖面被不断吞噬,这一切早已沦为永久的记忆。

  据了解,早在上个世纪初内外沙湖原本连成一片,后因粤汉铁路的修建,沙湖被分割为内外沙湖(即今天的内沙湖和沙湖),其中内沙湖水域面积当初为80公顷。

  而如今,内沙湖已被开发成一个市民的休闲公园,水域面积已不到10公顷。内沙湖畔有一块石碑,清晰记录了内沙湖被不断吞噬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末,因周边建设填占,湖面积缩小到约50公顷,至1996年时,湖面面积已缩减到21公顷,至2001年,内沙湖的湖面面积仅剩7.99公顷。”

  在过去的几十年,武汉市区湖泊被填占的现象十分普遍。华中科技大学在一项《武汉城市湖泊时空演变的遥感分析》研究中显示:从1991年至2002年,这11年时间里,武汉主城区湖泊水域消失近25%,净减少38.67平方公里,年均减少近4平方公里。其中,汉口湖泊的减少率最高,达29%,而武昌由于湖泊的总面积较大,减少的湖泊面积总量也就最大,达23平方公里,居三镇之首。

  今天的汉口火车站、建设大道、中山大道、西北湖广场、武昌友谊大道、南湖大道均是大面积填湖所建。在地名中带“湖”的东西湖区、后湖片区、金银湖地区等都是不同程度的填湖开发而成。

  与此同时,部分湖域还被反复填挖。在内沙湖往东的方向,沿着沙湖大桥东行,一个近年来备受武汉市民关注的工程——“东沙连通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该工程是通过开凿一条人工运河将“割裂”的东湖和沙湖连为一体。

  鲜为人知的是,上个世纪初位于武昌的东湖和沙湖原本就为一个整体水系,历史上就有“一橹摇遍东沙”之说。但随着城市发展,湖泊水域被不断填占,东湖和沙湖被“人为”地割裂。“现在所做的工程,相当于湖面被人为地侵占之后,又人为地挖开。”王志铭说。

  房地产推手

  武汉市水务局原湖泊保护处有关负责人曾对武汉本地媒体透露:“武汉市近几十年来没有一个湖泊是因为自然原因消失的。”

  湖泊与水资源环境研究领域权威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金伯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武汉湖泊萎缩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人口增长使粮食问题成为当时最大的问题之一,大面积的湖区和湿地在政府主导的围湖造田下变成了田地。二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群众自发性的围湖养殖,加之工业经济加速发展,水质污染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

  据了解,武汉市缩减的湖泊面积有六成是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填湖造地和围湖养鱼造成的,市区内的各大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三个阶段,则是90年代中期至今,市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升温,大量的湖域面积被不断吞噬。

  来自前述《武汉城市湖泊时空演变的遥感分析》调查显示,上世纪90年代后期,武汉市加快了旧城改造和城市道路建设,作为商业中心的汉口,其湖泊被不断填占。图书大世界、建银大厦、新世界水族公园的兴建分别占用了菱角湖、机器荡子、塔子湖部分水面。汉口中山大道、解放大道、汉口火车站地区建设均是以大量湖泊被占为代价。

  而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波又一波房地产建设的浪潮,则是近十年武汉市内湖泊萎缩的重要“推手”。

  “相比较旧城改造的拆迁成本和农耕用地的政策限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填湖造地建房成为了开发商一个相对低成本的土地开发模式。”华中科技大学国土资源与不动产研究中心主任卢新海教授分析。

  以位于武昌的晒湖为例,上述研究表明房地产开发活动对晒湖的填占是引起晒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据悉梅苑小区就是在部分填平晒湖基础上建成的。

  更具有代表性的,则是位于武昌的环南湖片区。随着武昌洪山区政府南迁,1999年,丽岛花园的开建,事实上开启了“南湖居住新城”建设的序幕,随后包括金地、保利等一大批品牌开发商纷纷进驻南湖。“因为市内湖泊资源的稀缺性,因此滨湖地块成为地产商争相开发的焦点。”卢新海教授分析。

  随着“南湖居住新城”的建设,“与湖争地”的行为愈演愈烈,上述研究表明2000年前后,南湖被填占面积高达27000平米,是同期武汉填占面积最大的湖泊。在今年的武汉市“两会”期间,武汉市委一位高层领导,曾坦言南湖开发的“教训”:“出让土地的费用,远远不及现在回头来治理南湖需要投入的资金。”

  残存的湖泊

  卢新海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所说的武汉市仅存38个湖泊,是包括周边远郊区湖泊在内:“事实上,市区内湖泊仅剩下20多个。”武汉早已不是昔日的“百湖之市”。

  武汉城市湖泊萎缩的现象,近年来已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本报曾试图就此联系采访武汉市水务局,其办公室负责人高山坦言:“这个话题很多媒体都报道过了。”

  但事实上,武汉湖泊的保护工作可谓步履维艰。王志铭对本报表示,其不止一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填湖现象,但回复寥寥、收效甚微。

  本报从武汉市水政监察部门获得的一份内部资料显示:“水既是资源又是环境要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水利部门对水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水环境监督管理由环保部门负责。尽管武汉市明确市水务局为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并于2000年成立了水务局,将涉水事务统一由水务部门管理,但由于历史及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涉水管理部门仍然较多,在水资源、湖泊管理上政出多门的现象仍然存在。”

  2001年11月30日武汉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这是武汉市的首个关于湖泊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条例中明确表示:“除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外,禁止占用(城市湖泊)。”“因特殊原因确需占用湖泊的,应当由建设单位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按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

  尽管有法可依,但武汉的违规填湖现象并未止步。本报从武汉市水政监察部门获得的上述内部资料透露:“自《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颁布以来,填占湖泊行为仍时有发生。”

  “填湖现象屡禁不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规成本太低。”王志铭分析。根据《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对于违规填湖现象的罚款上限为“最高5万元”——“相比较滨湖地块开发的巨额利润,5万元的处罚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王志铭认为。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因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部分湖泊水域被“合法”填占。本报了解到,包括沙湖公园在内,部分湖泊公园的兴建,不得不占用部分填湖土地。

  “城市的发展建设与环境资源的保护,很难做到完全兼顾。”卢新海教授认为,对于填湖工程需要对其利弊作出理性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湖泊作为公共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权利,往往集中在少数主管部门。“尽管市内湖泊作为公共资源,但公众对其开发规划的参与度显然不够。”卢新海教授认为,在开发利用湖泊等公共资源的时候,能否有效的利用公示制度、甚至听证会制度,值得探讨。

  (特约记者高东起对此文亦有贡献)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