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中德还未形成全面竞争 可进一步深化合作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3日 11:40  中国经济网微博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2日)在人民大会堂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会见中外记者,阐述了中德关系的五点战略内涵,其中提到"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问题。这对于保持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稳步复苏和持续增长,推进国际金融经济秩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欧债危机,温家宝表示,中方有关部门正在对中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出资的具体方式,以及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和欧洲稳定机制等渠道,更多参与解决欧债问题进行研究和评估。同时,温家宝指出,欧洲自身的努力是关键。重债国家要痛下决心,根据本国国情实施恰当的财政政策。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非常欢迎中国的投资,欧洲和德国不会把经济往来政治化,欧洲不会建立一堵"保护主义的墙",德中两国政府将通过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面对中外媒体也做出了表态,中方有关部门正在对更多参与解决欧债问题进行研究和评估。怎样解读这句话传递出的信号?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熊厚认为:

  熊厚:我有三点看法,第一点欧洲作为中国的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中国帮助欧洲共同应对欧债危机是非常必要的。第二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金实力仍然是很有限的,而欧洲是一个发达的经济体。中国要帮助欧洲解决欧债危机,一定得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力来考虑。第三中国所有的方案都只是外在的帮助因素,中国有句话叫主要是内因起作用,外因只是辅助因素,所以中国的任何方案都必须要在欧洲内部传递出明确和清晰的信号后才会变得更加明确和有力量。

  出手援助欧有两点大家特别关注,第一害怕投出去的资金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第二担心会给自身经济带来风险,这种担心有道理吗?熊厚认为:

  熊厚:投入任何一种资产都是有风险,包括美国的债务问题也很严重,美债也有巨大的风险,所以最终还是要靠中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内需拉动为主。

   中德在一部分产业上还有互补性 全面竞争尚未形成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中国社科院的演讲中说道,中国可以在帮助解决欧洲的债务问题上作出贡献,但没有提供细节。她强调中德两国的经贸关系,表态说德国市场欢迎中国企业去投资,同时也呼吁中国要确保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内拥有与中国企业的平等待遇。对此熊厚解释如下:

  熊厚: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时定位为发展中国家,作为和发达国家在互相开放市场,本身就存在一种不对等,偏向于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的实力的壮大,德国包括欧洲、美国的企业感到竞争的压力,所以强调中国应该像加入世贸的时候承诺的一样往前更进一步,实现对等的公平开放。

  最近媒体热衷于三一重工(微博)收购德国行业巨头普茨迈斯特的事,三一重工(微博)的收购是不是还存在变数呢?熊厚认为:

  熊厚:企业之间的并购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不应该对它做过多的解读或者过分的关注,要尊重市场主体的行为,不要把这种正常的收购行为政治化,赋予其它的含义。

  今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又恰逢中德文化年,提起这么多年德国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最先想到的就是汽车巨头大众在中国市场所取得的很多的成就,未来中德的经贸合作是不是还会有新的突破呢?熊厚认为:

  熊厚:因为中国和德国在一些产业上都还有互补性,全面的竞争关系还没有形成,比如汽车产业,在电动汽车的发展上及电动汽车的标准的共同制定上,中国和德国都可以展开深入的合作。另外在能源效率的提高这方面中国和德国也应该有更多的潜力可以挖掘。

  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最新发布的报告说,欧元区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至2013年逐渐走出温和衰退。熊厚认为:

  熊厚:自始自终我对欧元区的经济发展前景都是相对乐观的,标普说今年下半年欧洲会走出温和的经济衰退,这还得看美国、中国这些外部需求环境,是不是有利于帮助带动欧洲走出经济衰退环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的条件。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