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研发投入不足1%多数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3日 01:42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胡军华 郜思

  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农业,提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股全线飘红,新农开发(600359.SH)甚至涨停,但是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不足、核心竞争力缺失的痼疾依然存在。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整理国内主要农业类上市公司年报发现,农业企业科研投入多数占收入的比例不足1%,部分上市公司研发领域的投入甚至是空白。

  在种业上市公司中,2010年,登海种业研发支出2761.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4%,虽然与2008年的5.20%、2009年的3.81%相比,呈逐年下滑态势,但是占收入的比例仍然居于农业类上市公司之首。

  业务类似的敦煌种业列在“管理费用”下的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为0.19%,隆平高科开发支出2010年的增加值为960.3万元,占收入比例为0.75%。

  跨国种业巨头孟山都2010年研发投入为12.05亿美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11.47%,登海种业2.94%的研发费用占比仅是孟山都的四分之一左右,敦煌种业、隆平高科更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除了种业类上市公司,在养殖和肉制品加工领域,雏鹰农牧2010年研发费用仅为78万元,占收入比例为0.11%,圣农发展研发费用774.6万元,占收入比例为0.37%,新希望的一部分业务为肉制品加工,但是新产品开发方面的支出为空白。

  作为对比,跨国肉制品巨头史密斯菲尔德2010财年净亏损1.01亿美元,当年研发投入仍有3880万美元,占收入比例为0.35%,在此之前的2009、2008财年,史密斯菲尔德的研发投入分别是5260万美元和9090万美元。

  由于投入有限,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竞争力孱弱的态势一直难以逆转,登海种业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有一半以上来自于美国杜邦公司(微博)研发的玉米品种“先玉335”。种业界人士说国内包括一些种业类上市公司在内,宁愿花钱从外部买品种,也不愿意自己投入资金研发新种子,自主研发风险大,短期收益没有买种子高。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指出:“中国文化中充满了做买卖的文化,搞企业就是搞买卖,买卖是一买一卖,充满了很强的贸易炒卖心理,没有长远的产业心态,没有技术创新,没有产品至上的心态。”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