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亏损让人醒悟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3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靳博

  某高校研究生张亮2011年初在股市开了户,拿着实习攒的钱入了市。虽说他曾在某证券公司实习,但对怎么炒股依然很迷茫。什么基本面分析,看K线图,似乎都不能帮助他作出准确判断。“刚开始自己炒,很喜欢看看网络上的推荐股票,给自己的投资做个参考。没想到,买入那些股评推荐的股票后总是涨一会儿就立刻被深套。”张亮说。

  一年下来,张亮投资的股票赔多赚少,特别是被某电器股和某科技类股套了好久。张亮和朋友谈起股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总是一抛掉,股就涨了,一留下,股就套了。”

  伴随着大盘“跌跌不休”的是基金行业。2011年,公募基金这个行业的负面消息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偏股型基金平均跌幅超过25%,大规模跑输上证指数。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的杜先生10年前就开始炒股,总体小有盈利,但跟银行存钱的利息差不多,甚至还低一点。今年他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推荐下买了基金,但是亏了一半。“没想到专业炒股的比我这业余的还差。”杜先生说。

  股票、基金行情不好,很多居民把资金转向了很火爆的银行理财产品。然而,截至去年12月初,正在运行的216只券商非限定型集合理财产品中,竟有157只处于亏损状态,占比达72.7%。

  “太‘坑爹’了!”在北京某大学读研二的小徐一脸的郁闷。去年小徐找父母软磨硬泡要了10万元,买了某券商推出的一种理财产品。“我也不大明白具体怎么操作,但他们的客户经理说得可好了,什么年化收益率百分之十几,还说投资的都是什么‘价值洼地’,稳赚不亏。”小徐说,“现在回头想想都是骗人的。”

  小徐曾经去营业部投诉那位忽悠他的客户经理,但客户经理拿出来的委托协议书让他哑口无言,上面明明白白地附着风险提示:此种理财产品不保本。“现在不少银行和券商的客户经理在推销理财产品时,都会口头声称保本、保证收益,一些广告也把预期收益率的数值做得很突出,但有关风险提示被放在了很不显眼的地方,让客户误以为预期收益就是券商或者银行保证的实际收益。客户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一位业内人士提出建议。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