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默克尔第五次访华为何而来?(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2日 09:46  中国经济网微博

  

  在中国龙年爆竹声中,德国总理默克尔今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默克尔将与中国领导人举行晤谈,还将在中国社科院发表关于金融和货币问题演讲。此后,她还将飞赴广州,参观当地企业并出席经济论坛,会见两国企业家。

  这是默克尔自2005年上任以来第5次访华,而中国也成为默克尔2012年访问的第一个欧洲以外国家。在世界经济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欧洲债务危机阴云密布的背景下,默克尔此次访华也被外界认为具有特殊意义。

  世界舆论认为,寻求中国在欧债问题上的合作将是默克尔此访的主要目标之一。而中国一直也很关注欧债问题的解决,因为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除此之外,日益紧张的中东局势也被认为是要讨论的话题。

  另外,默克尔此次访华正值中国德国建交40周年之际。有国际问题专家认为,默克尔此次访华,将进一步充实中德战略伙伴关系的实质内容,对推动中德、中欧关系顺利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默克尔第五次访华为何而来?(组图)

  德国总理默克尔

  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将于2月2日至3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总理访华肯定要谈欧债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默克尔此行已从中德关系延伸至中欧关系。据德国媒体报道,默克尔希望北京用“实际行动”而不是“口头方式”来支持欧洲度过时艰。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张祖谦认为,这其实就包括要求中国用外汇储备来购买欧洲债券。

  其实,这一要求不是首次提出。去年10月底,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负责人雷格林访华,外界普遍认为此行就是想劝说北京认购EFSF债券,但中方表态谨慎。而此番默克尔旧话重提,最足的底气莫过于刚出炉的“财政契约”,有分析指出,默克尔借此证明欧洲自身已做出努力,潜台词就是,中方也应该出手救助欧洲。

  这种逻辑并不仅存于欧洲政界。1月29日,德国《明镜周刊》以“达沃斯的新老板”为题报道说,“面对欧洲的债务危机以及对世界经济再次衰退的忧虑,西方未来似乎越来越强烈地取决于正在崛起的国家。”言下之意就是,正在崛起的中国应该毫不吝啬地救助西方。

  确实,中国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确实,欧洲衰退对中国没有好处,但问题是,中国能帮欧洲脱困吗?“把中国视作救世主是要不得的”,梅兆荣认为,欧债危机根本原因是欧洲内部出现问题,“自救”才是正道。同样,西方还有另一种极端声音,称中国“对欧元区安危无动于衷”。“这种说法也是偏颇的,中欧经贸关系密切,支持欧洲等于支持中国。相信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中国会通过适当的方式援助欧洲,但前提是资金不能打水漂”,梅兆荣说。

  据德国政府发言人赛贝特介绍,默克尔将在中国社科院就金融和货币问题发表演讲。德国媒体说,欧债危机将是默克尔访华的重点内容。

  中国援欧量力而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表示,寻求中国在欧债问题上的合作将是默克尔此访的目标之一,但说中国“对欧元区无动于衷”的评论却言不符实,中国一直很关注欧债问题的解决,这关系到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

  梅兆荣说,去年12月的欧盟峰会就缔结政府间财政契约和一揽子解决方案达成一致。这些措施进展情况如何、是否发生了变数,这些不确定因素都是中方所关心、需要向欧方了解的。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欧债危机的处理情况也关系到中国今后的经济规划和发展。所以,这些内容也是双方领导人需要交换意见的。

  熊厚也认为,在共同应对欧债危机方面,中国与欧洲具体的合作方式还需要双方进一步沟通与协调,这也是这次默克尔来华双方可能会谈到的内容。中方可能更希望从实体经济着手,比如通过扩大投资、发展贸易等帮助欧洲走出危机。点击详细

  

默克尔第五次访华为何而来?(组图)

  2010年7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默克尔总理此次访华正值中国德国建交40周年之际,是今年中德两国高层交往的开篇之作,具有特殊的意义。访问期间,中国领导人将分别与默克尔总理举行会见及会谈。双方将就双边关系、欧债危机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除了北京以外,默克尔总理还将访问广州。

  中国是默克尔2012年访问的第一个欧洲以外的国家。德国媒体评论说,德中两个政治体制完全不同的国家,“已从最初试探性的接触,发展到如今建立起稳定的经济联系与政治关系”。

  去年以来,中德两国就保持着高规格、高密度的互访,还举行了首轮政府磋商,这也是中国首次与欧盟国家建立如此高级别的政府磋商机制。今年,中德还将合作举办为期一年的“近观中国”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

  “中德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是双边关系积极发展的一个标志。”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前会长、前中国驻德国大使梅兆荣说,“默克尔此访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充实中德战略伙伴关系的实质内容。通过深入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加强政治互信,在此基础上消除障碍,推动双方在经济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红波说,德国是欧洲重要的大国,是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德关系已经成为中欧之间最广、最深入、最有成效的合作关系。默克尔总理此次访问是她就任联邦总理以来的第五次访问,距她上次访问相隔一年半的时间。而在此期间,欧债危机形势不断发展。德国始终积极应对,在欧盟内扮演了重要的领导角色。尽管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德国经济去年仍然实现了3%的增长,显示了其经济的强大竞争力和活力。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脆弱,安全形势动荡。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德同为实体经济大国、主要出口国,合作基础好,经济互补性强,在各自所在地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也承担着特殊重要的责任。中德两国共同利益、共同观点、共同责任增加,双边关系战略性突显,中德合作面临着重要机遇。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红波说,随着德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地位以及影响力的上升,中国德国各领域合作将不断得以深化。默克尔总理此次访问将进一步增进两国战略互信,推进中德各领域务实合作,并对中欧关系的顺利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点击详细

  

默克尔第五次访华为何而来?(组图)

  默克尔访华也不会绕过经贸合作。《财经国家周刊》称,默克尔的访问会给中国带来机会,可以进一步与这个欧洲最大、最重要的经济伙伴做一笔大交易。"

  报道称,北京允许更多国企向海外投资,趋势在上升。默克尔此行将会争取赢得更多的中国企业去德国和欧洲投资。

  作为实体经济大国,中德之间互补性较强。德国在发展低碳经济和环保经济等方面优势显著,而中国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战略举措,为两国企业合作带来了新机遇。当然,专家指出,合作需要相向而行,德国应该在解除对华高新技术出口、消除对中企在欧投资无端猜忌方面做出努力。

  在默克尔短短的访华行程中,经贸活动所占比例将较大。据了解,结束北京的日程后,默克尔还将飞赴广东,参观当地企业并出席有两国企业界人士参加的一个经济论坛。

  德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及技术引进来源国。在世界经济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欧洲债务危机阴云密布的背景下,中德经贸关系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变得更加紧密。2011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到近1700亿美元。双方领导人还商定了未来5年双边贸易额翻番达到3000亿美元的目标。

  “经贸合作一直是中德、中欧关系的亮点之一,也是中德关系的重要支撑。”梅兆荣说,“面对当前欧债危机对双方和世界经济的影响,默克尔将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是很正常的。”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熊厚认为,稳定并继续深化同中国的经贸关系,对于德国和欧洲顺利走出欧债危机的阴影非常重要。

  默克尔访华前夕曾表示,德中两国现在的任务是将去年两国政府磋商中制定的合作协议转化为现实,尤其是环境和气候保护、发展和利用再生能源等方面的合作。

  梅兆荣认为,德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知识经济和环保经济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中国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战略举措,为两国企业合作带来了新机遇。

  他同时指出,双方还需要消除在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障碍,比如,如何消除对中国企业对德、对欧投资意图的无端猜测,以及能否解除对华高新技术出口方面的限制。“这些具体问题都需要两国领导人在会晤中进行积极探讨。”

  

默克尔第五次访华为何而来?(组图)

  日益紧张的中东局势也是两国领导人讨论的话题。在此前的利比亚问题上,德国政府没有支持美英法的提案,这种 “特立独行”让默克尔政府在盟友内部受到很大压力。因此,此次在伊朗、叙利亚问题上,柏林基本上与华盛顿站在同一战线。德国《图片报》就刊文指出,“默克尔访问北京时,将会劝说中国领导人,不要利用欧盟的抵制从伊朗订购更多的石油。”对于这种说法,外交部发言人之前已经表态,中伊之间正常的经贸往来不应受到政治问题干扰。

  德国总理也将争取中国政府的“建设性合作”,以遏制伊朗可能抱有的核武野心,并终止叙利亚的暴力。德国政府消息人士称,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利用本周访华机会,敦促中国政府削减伊朗石油进口。

  默克尔希望得到中方的保证,即中国不会增加进口伊朗石油,由此填补欧盟实施石油进口禁令后伊朗的销售缺口。

  “作为伊朗石油的重要进口国,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增加进口,这一点将符合德国的利益,”另一名德国高官表示。“如果中国甚至愿意加入石油禁运,或者减少购买量,那当然会很好。” (FT中文网)

  敦促中国削减伊朗石油进口

  德国政府消息人士称,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利用本周访华机会,敦促中国政府削减伊朗石油进口。

  欧盟将在7月开始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针对伊朗核计划加大制裁力度。欧盟希望其他伊朗石油的重要买家对伊朗的态度和欧盟一致。不过,中国拒绝对伊朗实施制裁,并指出,欧盟的制裁措施“不具建设性”。

  在伊核问题上,欧盟与伊朗的对立正日趋强硬。欧盟领导人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非正式会议上一致批准欧盟外长会1月23日作出的对伊朗实施制裁的决定。伊朗方面则连续发布颇具炫耀武力意图的消息,以显示伊朗不惧敌人的“强大军力”。伊朗国防部长瓦希迪1月30日说,伊朗国防工业组织已研制出一种激光制导智能炮弹;同日,伊朗新闻电视台报道,伊朗将展示一款高性能国产无人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冯仲平认为,除了中德关系,中德领导人还会就共同关注的中东地区局势等国际热点问题交换意见。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也是中德关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德国媒体更是认为,伊朗核计划将成为默克尔此次除欧债危机之外与中方探讨的最大主题。

  1月23日,欧盟外长会决定从2012年7月1日起,欧盟成员国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本周一,欧盟批准了外长会的制裁决定。(东方网)

  2006年5月 默克尔第一次对中国进行访问

  

默克尔第五次访华为何而来?(组图)

  2006年5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 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默克尔这次访问表明她在国际政治领域继续延续对华友好政策并坚持其前任科尔和施罗德的大国均衡外交政策。默克尔在北京会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时表示,德国新政府将保持对华政策的连续性,推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德中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可以在很多领域开展合作。

  2007年8月,默克尔第二次对中国进行访问

  

默克尔第五次访华为何而来?(组图)

  2007年8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2007年8月,默克尔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2007至2010年德国在华系列文化活动“德中同行”开幕式。

  2008年10月,默克尔第三次对中国进行访问

  

默克尔第五次访华为何而来?(组图)

  2008年10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2008年10月,默克尔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出席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

  2010年7月 默克尔第四次对中国进行访问

  

默克尔第五次访华为何而来?(组图)

  2010年7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与中国关系】

  (1949年10月27日,民主德国与中国建交)。建交以来,两国总体保持良好的政治关系,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各个领域的互利友好合作不断发展。

  中德合作成就与展望 中德关系前景广阔中国与德国关系大事记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及外资和技术引进来源国。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德经贸关系更加紧密,继续走在中国与欧盟各国经贸合作前列。2010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1424亿美元,增长34.8%,占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近30%。截至2010年年底,德国累计对华投资额达172亿美元,中国累计与德国签订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约514亿美元。

  德国连续30年保持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中德签署关于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德政府磋商机制

  2010年7月,温家宝总理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商定建立中德政府磋商机制,首轮磋商于2011年6月在德国柏林举行。

  中德对话论坛

  中德对话论坛是由两国总理于2005年倡议成立的,首届论坛已成功举办五次会议。来源新华国际)

  (责任编辑:王慧绵)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