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竺:公立医院扩地盘时期过去了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1日 02:47  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刘涌

   “我们的大医院、教学医院应该做一点有品味的事情。”卫生部部长陈竺在1月7日举行的中华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上如是说。

   陈竺指出,公立医院改革存在主要难点和挑战是目前仍缺乏顶层设计,具体体现则包括政府职责不明、激励机制扭曲、规制监管不力以及资源配置失衡。尤其是激励机制的扭曲,成为造成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制度性原因根源。

   “公立医院粗放式、外延式的依靠盖房子、增加床位的增长时期已经过去了。这些将纳入政府的区域卫生规划,”陈竺指出,避免公立医院的盲目扩张也可以为民营资本的进入创造空间。

   “扩地盘”时期过去了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公报,2005年,我国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52.2%,2009年已经下降到37.5%。与此对照,我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为23.05亿,而到2010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58.38亿。预计,2011年的总人次数有可能突破62亿。

   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公立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的快速扩张。包括协和、同仁等著名三甲医院相继开设分院;而诸如河南省实施的倍增计划,五年内,10家省直管医院的床位由1.4万张扩增至4万张。

   诸如此类的扩张方式不胜枚举,公立医院凭借其优势垄断地位正在从原来的“大型”、“巨型”迈向“航母”级别。但这并非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从近两年我国医疗服务量分析,井喷式的增长时期已经过去了,”陈竺说,“公立医院粗放式、外延式的靠盖房子、增加床位的方式,我们准备叫停了。”

   陈竺表示,今后基础设施的投入、仪器设备的增加都依据政府的区域卫生规划进行,由政府的财政来负责,这样可以为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留下空间。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国恩指出,区域卫生规划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典型特征,如果一定要坚持区域卫生规划的指导,那么需要重新诠释它,从根本上调整公立和民营机构的配置关系。

   倒金字塔型人才结构

   当前掣肘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环节是人事制度。这种制度导致了人才越来越多集中到等级高的三甲医院,造成基层医疗人才匮乏。

   “我们现在某些三甲医院的个别科室,正主任医师五六个,副主任医师八到十个。”陈竺指出,发达国家很少医院是这样的人才结构,而都是一种正金字塔型。

   陈竺指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缺乏顶层设计,具体表现是政府职责不清、激励机制扭曲、规制监管不力和资源配置失衡等四个方面。

   资源配置失衡主要是人才等卫生资源过于向城市集中,这既使基层卫生资源紧张,同时也造成了宏观层面上利用效率不高。面对今年医保覆盖面扩大所带来的医疗需求井喷式增长,致使我国医疗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政府职责不清、激励机制扭曲所带来的问题都指向了“以药补医”。“以药补医”是目前公立医院中诸多问题的纠结所在,包括大处方、过度医疗现象,医务人员收回扣,乃至紧张的医患关系。

   卫生部已经将力争全部公立医院取消以药补医确定为“十二五”的目标,但与此直接相关的就是医务人员新的分配激励机制的建立。

   在今年的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指出,“让医务人员受鼓舞”关系改革成败。“‘十二五’期间,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政策措施,发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双重作用。”张茅表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