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PARC背影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9日 14:47  《第一财经周刊》微博

  文|CBN记者 李蓉慧

  这个诞生过诸多创新技术的实验室曾经有希望成为硅谷的主角,但大部分机会都错过了。我们最后检点一次他们吧。

  Jacob Goldman去世了。如果你对他没有什么概念,那么看看你桌上的电脑—它最早来自Jacob Goldman发起成立的施乐帕洛阿图研究中心PARC(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这是个伟大却又让人扼腕叹息的实验室。

  在1970年,依靠复印机技术,施乐公司成为美国第一个依靠一项技术在十年内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第二个是苹果)。在公司首席科学家Jacob Goldman的倡导下,PARC在离斯坦福大学不远的地方成立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确是毋庸置疑的,整个1970年代都成了PARC的黄金时期,为当今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奠定了基础。

  但尴尬的是,PARC创造了第一台个人电脑,在这个领域大放异彩的却是苹果和IBM;图形用户界面在PARC诞生,有所成就的却是苹果和微软;在复印机市场上,如今抢尽风头的是佳能和惠普……

  这个拥有过诸多技术成就的实验室总在为他人做嫁衣,这是一个令人唏嘘的宿命:已经依靠复印机赚取了惊人利润的施乐公司,并没有动机与PARC产生紧密的商业联系,它们太没有远见了。此外PARC的科学家并不关心怎么把自己的主意变成“摇钱树”,甚至不太在意如何保护自己的发明。正是在“参观”PARC之后,乔布斯率先将图形用户界面推向了市场。

  PARC后来终于成立了知识产权保护部门,但为时已晚,人们的目光开始逐渐转移到了同样有着硅谷基因的苹果、微软和谷歌的身上。2002年,PARC从施乐公司剥离成为独立运营的全资子公司。

  《纽约时报》在给Jacob Goldman的讣文中写到,这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和创新科技的积极支持者”。看看那些重大的发明,我们也可以这样感慨:如果PARC及时解决了保护专利和商业化的问题,或许硅谷的故事就要改写了。

  静电复印机

  静电复印机是施乐的开山之作。一开始连IBM也低估了这项技术。大萧条时期施乐的创始人卡尔森找到了一份誊写工作,从中发明出第一个静电复印图像。但由于当时连IBM这样的大公司都不相信复写纸会被取代,卡尔森的销售计划遭到IBM、通用电气公司的拒绝。1944年,在俄亥俄州巴特尔研究院的资助下,卡尔森改进了“电子图像复制技术”,1947年,生产相纸的哈罗依德公司购买了开发和销售这项发明的许可,获得全部专利权,双方都认为这个名字晦涩难懂,接受一位古典语言教授的建议将其改为静电复印术,并将Xerox作为品牌推向市场。1949年第一台静电复印机问世,1954年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

  施乐的传奇从此开始,在1961年,施乐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落地式全自动办公室用硒静电复印机,并投入市场。到1968年,施乐年销售额达到了11亿美元。

  Xerox Alto

  施乐帕洛阿图研究中心PARC成立三年后,成功开发出Xerox Alto,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电脑,有键盘和显示器。它采用了许多奠定今天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技术,比如图形界面技术、以太网技术,并已经实现Alto计算机间的联网功能,另外,它还配备了一种三键鼠标。

  由于决策失误,施乐公司并没打算靠它来赚钱,这让施乐与随后的PC浪潮擦肩而过。Xerox Alto这个比苹果后来研发出的个人电脑性能更好的产品被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产品”之一。

  乔布斯在参观了施乐PARC之后立刻组织人手投入了研发,创造出革命性的苹果个人电脑。IBM则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后来遍布世界各地的IBMPC。

  彩色复印机

  在1949年施乐发明了复印机之后,在推广的过程中发现了解决色彩问题的关键。到了1950年代,由于使用增色剂,彩色复印成为了可能。当时施乐以推广复印机为主,虽然掌握了彩色静电复印技术,但是并没有及时将它发扬光大,也没有解决商业化的问题,而其他竞争对手却开始关注彩色复印领域。

  外界普遍认为1969年3M公司推出Color-in-Color复印机是商用彩色复印机的开始,但是这台复印机使用的是染料升华工艺而不是被广泛认可的静电技术,因此在1973年施乐和佳能同时推出的静电彩色复印机才被认为是彩色复印机的开端。而事实上,施乐早在1950年代就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技术。

  图形用户界面

  PARC发布的带有图标、弹出式菜单和重叠窗口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可利用鼠标的点击动作来进行操控,这是当今我们所使用的所有GUI的基础。

  听到这一消息之后,乔布斯以“可以在苹果投资100万美元”为代价要求参观施乐帕洛阿图研究中心PARC,当时的工程师拉里·泰斯勒演示了图形界面和鼠标应用。对个人电脑的概念还停留在二进制时代的乔布斯“几乎把鼻子贴到了屏幕上”,并惊呼“你们为什么不拿这个做点什么?这些东西太棒了,它将是革命性的!”

  乔布斯先后将拉里·泰斯勒等技术人才挖到苹果,这些积累成就了随后由乔布斯亲自主持开发的Macintosh项目,也成为了苹果和乔布斯传奇故事的开端。同样还有微软,Windows系统中的下拉菜单的灵感同样出自PARC。

  以太网局域网

  这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通信协议标准,也催生了硅谷的另一个著名公司3Com的诞生。

  1973年在PARC工作的专家Bob Metcalf启动世界上第一个个人计算机局域网络—ALTO ALOH,并给他当时的老板写了一篇关于以太网局域网未来潜力的备忘录,这通常被认为以太网的发明日期,但是Metcalf个人认为以太网真正的发明时间应该是1976年,他和Boggs发表了题为《以太网:局域网的分布型信息包交换》的著名论文。

  1979年Bob Metcalf为了研发个人电脑和以太网离开了施乐公司,成立3Com,并游说DEC、Intel和施乐一起将以太网标准化、规范化。这个通用的以太网标准于1980年正式出台,3Com也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

  激光打印机

  PARC一个年轻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打印机,尽管施乐公司通过出售这一专利获得了数十亿美金的收入,但是在施乐公司内部,激光打印机业务并没有受到重视。同时,施乐的议价模式一直遭到合作伙伴的诟病,它的价格偏高。因此,第一台商用激光打印机反而是由IBM率先推出的。

  本身不受到重视、价格偏高、推广效果较差,再加上研究人员大规模地集中出走—施乐公司在激光打印机上的一系列判断失误,给了从车库走出的惠普以机会。同样依靠推出个人电脑产品的惠普,在1980年代将研发的重点放在激光打印机上,推出的HP Laser Jet激光打印机成为行业标准。

  首个推向商用的鼠标

  严格来说,第一个鼠标并不是PARC发明的,而是由Doug Engelhard在1964年发明的。

  但PARC最早将鼠标推向商用,这归功于Xerox Alto和图形用户界面,这两项重大发明让由鼠标点击控制操作的概念成了亮点,在第一台个人电脑Xerox Alto推出时就带了一个三键鼠标。在1981年推出型号为Star 8010的Alto简化计算机时附带了更先进的Engle Bart鼠标,指针变成了一个小图标,第一次变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斜着指向上的小箭头,并且可以根据运行的任务改变形状。随后施乐公司开始生产第一个商业化鼠标,却并没有买下鼠标生产许可证,这为后来鼠标成了苹果的产品埋下伏笔。

   1979年从PARC参观回来的乔布斯对Xerox Alto上的鼠标印象深刻,力排众议要求在Macintosh上使用鼠标。 罗技也投入了鼠标的研发,先后推出光机鼠标和无线鼠标。

  而随着微软的加入,鼠标终于成为个人电脑必不可少的标配。

  PostScript页面描述语言

  PostScript页面描述语言是桌面出版系统的基础技术。它可以提高计算机处理图形的能力,由PARC两名研究人员John Warnock和他的上司Chuck Geschke发明,最早源于John Warnock在加入施乐PARC之前的工作。加入施乐PARC之后,John Warnock和他的同事重写了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字体打印研究的系统,后来被发展为叫做Interpress的扩展系统,用于印表机。但当时施乐公司并没把这两个人的发明当回事,John Warnock和他的上司Chuck Geschke用了两年时间,试图说服施乐公司实现Interpress的商业化,但遭到了拒绝。

  二人离开施乐后,很快获得了风险投资,成立了Adobe公司,开发出类似Interpress的PostScript语言,在1984年推向市场。当时乔布斯参观了Adobe,并敦促他们改进PostScript作为驱动激光打印机的语言,Adobe开始了与苹果合作。这个页面描述语言技术最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行业—桌面出版。

  第一套商用数字出版系统

  名为“Xerox DocuTech”的数字出版系统集成了多个核心技术,如Xerox引以为傲的扫描器、处理软件和生产打印机,实现了出版工作流程的数字化,并且让“按需印刷”成为可能。这个数字出版系统的打印引擎和附带的精加工组件,来源于1988年Xerox发布的复印系统Xerox 5090,不过图片生成技术采取了一些更先进的方法,包括数字驱动等。随后Xerox重新定义了DocuTech的品牌名称,以Model 135(DT135)为代号,以区分Xerox的另一款产品Model 90。这两个数字分别意味着两个产品每分钟打印的数量,即每分钟90张和135张。

  这一技术来得正是时候,不过在数字出版领域,DocuTech很快受到来自IBM的信息交流系统的挑战,以及以柯达Digimaster数字出版系统为代表的其他竞争对手的威胁。从这时起,PARC的活力和创造力都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联系编辑:xielingning@yicai.com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