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摘要)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6日 16:26  商务部网站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和空港新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

  《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经市二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运城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性战略目标,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奋力翻番的历史转折点,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研判形势变化,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抢抓发展机遇,加快转型跨越,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为新的五年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过去的五年,我市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经受的冲击和考验前所未有,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砥砺奋进保增长,抢抓机遇促转型,全力以赴惠民生,保持了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任务胜利完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7亿元,年均增长11.3%,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16168元;财政总收入达到80.3亿元,是2005年的1.44倍,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5亿元,是2005年的1.9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6.6亿元,年均增长3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4.7亿元,年均增长17.5%;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0.4亿美元。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新突破。抓住国家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政策机遇,全市上下全力以赴争资金、上项目,实施重大项目800多项,我市多年期盼、事关长远发展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尤其是在交通、水利、电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交通上,实施建设了环城、闻垣、闻合、运河、运宝五条高速公路,启动了大西高铁、侯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运城机场改扩建和一批县乡公路项目,以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水利上,北赵引黄、夹马口北扩等13处大中型骨干工程相继建成,新增灌溉面积100万亩。电力上,形成了500千伏为支撑、220千伏双环网为主干的强大电网,全市供电能力增长71%。城市建设上,主干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供气等基础功能不断完善,一大批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公益性市政工程相继建成。特色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7.6%。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916.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5倍。

  产业转型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顺应经济发展规律,落实国家产业政策, 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了汽车和运输设备、铝和镁深加工、化工、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五个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大运重卡成为我市乃至全省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新型、多元、稳固的产业集群格局初步形成,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正在发生重大转换。全市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3件,山西省著名商标达到83件,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山西省唯一的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启动实施了覆盖7个县(市、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粮食总产连续三年稳定在20亿公斤以上。大力培育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3亿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38.8%,比2005年提高6.4个百分点,市域经济多元支撑的局面正在形成。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五年共下降25.2%,超额完成规划任务。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汾河、盐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9.6%。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转型跨越发展增添新动力。始终把开放引进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整治经济发展环境,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全市引进上亿元项目170余项,累计引资896.7亿元。我市联合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建设黄河金三角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写入国家促进中部崛起规划。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启动。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南风集团与中国盐业、关铝股份与中国五矿、丰喜集团与阳煤集团等实现战略合作。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全面完成。农村集体林权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取得新进展。我市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改革开放30年最受关注城市”。

  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和谐发展取得新成效。民生和社会事业的财政支出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204元,年均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85元,年均增长10.8%,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六个全覆盖”全面完成。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文化事业“五个一工程”成效明显,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98.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8%。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87.5%,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73.6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试点扩大到6个县(市、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8万个。保障性住房建设累计达到160多万平方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目标以内。安全生产实现稳定好转。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民主法治有了新提高。党的先进性教育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显著,“热爱运城,共谋发展”和“四宽”理念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煤焦领域、工程建设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反腐倡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依法治市进程加快,“五五”普法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信访工作成绩显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明显提高。民族、宗教、双拥、外事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财富影响深远。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整体形势有利于我市加快转型、跨越发展。一是国家扩大内需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将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二是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循环经济试点市和建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将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三是我市进入工业化跃升期和城镇化加速期,将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四是“十一五”时期积累的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不断完善的软硬发展环境,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五是全省上下加快转型、奋力跨越的竞争态势,激发了全市人民创先争优、拼搏追赶的决心和信心,形成了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

  “十二五”时期,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市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综合实力弱;二是原材料产业占比偏大,产业结构重型化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三是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四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欠账较多;五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六是政府职能转变、干部思想解放程度还不能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形势,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应对面临的压力和困难,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宽广的视野认识发展、宽阔的胸怀推动发展、宽容的心态支持发展、宽松的环境保障发展,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第三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山西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新的战略定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旋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新型化、三产规模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促进运城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由原材料工业大市向现代制造业强市转变,由文物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由人口大市向人才强市转变,由内陆开放不足地区向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转变,努力把运城建设成为山西省乃至黄河中游地区的现代农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特色文化旅游基地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第四节 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一番多,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就业持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带动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更趋合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传统产业新型化率达到70%,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高。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改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4.3%,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社会管理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市建设深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低碳经济加快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实现阶段性目标,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对外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章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转型跨越发展支撑

  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首要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以扩大增量投资为主,改善投资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转型跨越发展基础。

  第一节 抓好项目投资建设

  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扩大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并举,着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扩大投资规模。坚持传统产业抓提升、新兴产业抓培育,大力推动项目规模升级,注重项目单体向大升级,整体向集群升级,谋划和引进大项目、强项目;大力推动项目质量升级,重点引进和发展新经济、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服务和高技术、高成长、高增值的“五新三高”项目,大上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的好项目,快上企业资产重组、园区集聚发展的大项目,新上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新项目;大力推动项目效益升级,注重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进和开发经济效益好、财政贡献大的项目,能够富民惠民的项目。重点实施1176项投资上亿元的重大项目,干好在建项目,抓实新开项目,筹划储备项目。多渠道争取政策资金,大力度引进资金,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高效率扩大直接融资,拓宽投资渠道。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持续保持投资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000亿元左右。

  优化投资结构。确保在建续建重点项目建成并发挥效益。统筹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开发投资,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以新兴产业发展为主导的产业投资规模,加大有效投入,加大高效投入,加大高端投入,加大增量投入,激活存量调整,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投资比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投资比重,以投资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统筹经济建设投资与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投资,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向贫困落后地区倾斜,加大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投入。统筹国有投资与民间投资,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积极开展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范围,鼓励、支持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等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促进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带动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投资决策科学化、项目管理规范化、政府调控透明化和中介服务社会化,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统筹扩大投资与扩大消费,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完善项目咨询评估制和非经营性政府项目代建制,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市场化运作,推动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经济的融合,积极发展混合制经济。

  第二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原则,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电力设施布局,推动基础设施网络化和协调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建设全省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统筹航空、铁路、公路发展,构筑布局合理、衔接顺畅、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中心城市到多数省会城市和大城市通航班,到各县市一小时通达。

  铁路,加快推进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项目和省部合作协议项目,增加路网密度,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铁路运力,形成大通道。加快推进大西高铁、侯西铁路电气化改造、南同蒲既有线(东镇至华山段)扩能改造,新建运城至三门峡铁路、韩城至运城铁路。规划建设运城—华山—西安旅游轻轨、运城—临汾城际轨道,形成旅游“黄金通道”。

  公路,加快实施“两横两纵一环”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快建设运城至灵宝、闻喜至合阳、运城至河津三条在建高速公路,积极推进垣曲至河南渑池、河津至乡宁、永济至陕西大荔、运城经夏县垣曲至晋城、运三高速连接线、运风高速连接线等六条新建高速公路和禹门口黄河大桥、三门峡公铁两用黄河大桥、风陵渡黄河二桥、运城至灵宝黄河大桥、闻喜至合阳黄河大桥、垣曲至渑池黄河大桥、永济至大荔黄河大桥等七座黄河大桥,形成出省大通道。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重点建设运城绕城、绛县至翼城、新绛至禹门口、临猗至永济、运城至永济、永济至风陵渡、夏县至水头、平陆至风陵渡八条一级干线公路。加快推进县乡公路改造,抓好农村公路、旅游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县域乡域循环、村与村公路连通工程,积极探索农村公路新的管养机制,促进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路交通网络,实现出省通道高速化、市县通达一级化、县乡连接二级化、乡村公路网络化。到201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75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23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08公里。

  航空,加快推进运城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完善服务功能,优化航线布局,到2015年,机场航线达到25条以上。大力发展航空保税物流,形成服务全省、连通全国、面向国际的民航运输体系,打造全国一流的支线机场。

  水运,加快黄河小浪底库区和三门峡库区航道建设,重点建设黄河小浪底库区老鸭石至三门峡大坝段航运工程(山西段),加强小码头和船舶改造,服务旅游业发展,满足经济发展和群众多样化的运输需求。

  交通枢纽和站场。按照“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对接”的要求,加快公路枢纽、铁路、航空、公共交通站场建设,重点建设运城铁路客运北站、永济铁路客运北站,运城汽车客运北站、河津汽车客运站、永济汽车客运站三个一级客运站和平陆、稷山、闻喜、芮城四个二级客运站,以及城东物流中心、城北物流中心等。加快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完善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到2015年,全市公交总线路达到100条以上,城市公交车达到1100辆,中高档、节能、环保型等新型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使用率达到40%。

  加快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网工程建设。按照全面覆盖、配置合理、设施健全、保障有力的思路,建设“三引六扩,河库成网”水网工程,建设覆盖城乡的生态水系,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由“水瓶颈”向“水支撑”转变。到2015年,全市供水能力达到17.6亿立方米,中心城市和12个县城全部实现有两个以上可靠的供水水源。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继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力。积极推进县(市、区)和重点镇道路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县(市、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重点实施姚暹渠改造、干河改造、常硝渠改造和县(市)城市防洪系统改造工程,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加快城乡电网建设。加强城网、农网改造,优化电网结构。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扩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220千伏变电站5座,扩建220千伏变电站5座;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2座,扩建110千伏变电站10座。到2015年,建成3座500千伏变电站,形成运城——运城东——临汾——稷山——运城500千伏环网。每县至少建有1座220千伏变电站,形成以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的分层分区供电,提高电网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应急供电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节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自然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一核、三极、四板块”的空间布局。

  强化“一核”。以盐湖区经济发展较快集中区域为核心,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优化完善物流网络,加强金融和信息系统支撑,持续增强集中区域核心带动作用,提升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提升“三极”。继续加快永济、河津、闻喜三个增长极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发展新型工业产业,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永济市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铝深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河津市重点发展铝深加工、清洁能源、精细化工等产业;闻喜县重点发展钢铁、镁合金深加工、玻璃器皿等产业。

  打造“四板块”。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重点规划建设现代煤化工、农产品加工、新型化工、新型材料、绿色能源、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产业体系,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新绛、稷山板块,重点发展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临猗、万荣板块,重点发展新型化工、新型材料、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芮城、平陆、夏县板块,重点发展绿色能源、医药保健、铝材加工、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绛县、垣曲板块,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板块,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第四节 加快建设盐湖区经济发展较快集中区域

  把加快盐湖较快集中区域建设作为全市中长期发展重点,充分发挥盐湖区的区位、交通、人文资源优势,建设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以城郊型观光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铝镁深加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业。支持开发区升级扩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引导和促进产业向运城经济开发区、盐湖科技工业园和空港新区布局聚集,引进基地型龙头企业,快速提升园区聚集、服务和创新功能,快速提升集中区域经济实力,建设改革创新的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协调发展的先导区。加强协调领导,建立健全盐湖区与运城经济开发区、空港新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相互联动、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的体制机制,形成加快集中区域建设的整体合力。“十二五”期间,集中区域GDP年均增速达到25%以上,力争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30%左右。

  运城经济开发区。突出区域总部经济、现代商贸物流和新型工业三大特色经济板块,整合项目,集聚要素,形成产业中心和产业重心。加快阳煤丰喜集团总部和研发中心、海鑫集团总部研发基地、运城移动总部、煤运集团运城总部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形成特色经济单元。以豪德贸易广场、居然之家商业中心、丰喜化工物流园为龙头,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以南京戴卡华舜为骨干,建设铝镁合金深加工产业园。以诺维兰集团为依托,建设汽车用品科技产业园。积极推进装饰材料及建筑材料工业园区、汽车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园区、日用精细化工园区、总部经济产业园区五大特色园区建设。“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30%以上。

  盐湖科技工业园。围绕生物制药、机械加工、新型材料、食品加工、塑料制品、印刷包装、轻工纺织等七大产业,积极推进石药银湖制药、格瑞环保、凯盛肥业、渝煤科安运风机、运城恒磁、宜众袜业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园区工业产值增速保持在30%以上。

  空港新区。加快实施空港二期开发,加大道路、供排水、供电及水源地等城市框架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铝镁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三个万亩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汽车装备制造、铝镁深加工、新材料、食品加工、纺织服饰、现代物流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大运重卡二期、力神汽车整车制造、中远机械动车刹车线、蓝光铝镁型材、华润雪花啤酒扩建、华雄纺织扩建、康师傅矿物质水、晋龙饲料、恒运制衣、锂电池、能源甲醇、际华工业物流园、制版工业园、东花园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黄河金三角地区最大的工业基地和省级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示范基地。

  第五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树立开放发展的理念,主动对接产业转移,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扩大招商引资,打造招商引资品牌,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增添开放带动活力,实现借力发展。继续大力实施“标志性产业项目建设”规划和“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全市每年新上35个以上投资上4亿元的标志性产业项目,每年新增30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积极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成长性强、发展潜力大的规模以上企业项目,不断积蓄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打造区域招商引资品牌。围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特色服务业,加快项目筛选、包装、储备,整合项目资源,充实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依托国家级招商展会、市外来投资企业家协会,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来运投资,设立研发基地,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使运城成为“中字号”、“国字号”大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和项目布局中的重要节点,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招商引资在招大、引强、选优上实现新突破。精心策划和组织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加大面向国内外500强、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产业转移源头、资本输出高地的招商力度,以“延长产业链、降低成本链、提升效益链”为目标,集中优势资源,集中优势产业,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以优势资源换市场、换技术、换资金、换项目,努力打造主导产业突出、配套能力强、物流成本低、发展环境优的区域招商引资品牌。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抓好专业招商、专门招商、专人招商,推动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以项目招商,完善委托招商、网络招商,实行定点式、跟进式、持续式的精细化招商,进一步拓宽引资渠道。加强园区载体建设。发挥省级开发区、空港新区和县(市)产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重产业特色,重节能环保,重科技创新,重投资强度,重注册资本,重产业效益,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落户园区。强化人才引进工作,注重招商引资与引才引智相结合,项目推介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积极引进行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人才来运创业。按照“紧盯、抓牢、办成”的要求,加大跟踪落实力度,切实提高引资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落地开工率。

  第三章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加快实施“双创”增粮、绿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健康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建设五大计划,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基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以建设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品牌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推进,做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粮食、果业、棉花、蔬菜、养殖、观光休闲农业等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推动我市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

  粮食。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以小麦、玉米两大优势作物为重点,大力实施“双创”增粮计划,重点建设汾河流域和涑水河流域小麦、玉米主产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450万亩以上,“双创”增粮田达到100万亩,粮食总产量丰年达到22亿公斤以上,平年稳定在20亿公斤以上。

  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龙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以临猗、万荣、平陆、芮城、盐湖为核心区域,建设优质苹果生产带、加工水果生产带和出口水果基地。大力实施万亩精品设施水果栽培工程,积极发展梨、葡萄、樱桃等特色水果,大力发展红枣、鲜食枣、山楂、石榴、核桃等名优干果。重点建设万荣王亚、临猗北辛、芮城南卫、平陆南村、盐湖上郭等水果示范园、优质苗木基地和母本园、果品产地市场、冷链物流和冷藏基地。全市果业种植面积达到350万亩,总产量达到44亿公斤。

  棉花。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稳定面积,改善品质,提高单产,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提高棉花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重点建设盐湖、永济、临猗棉花优质高产核心区、优质棉生产基地。全市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总产量达到9000万公斤以上。

  蔬菜。全面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和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完善蔬菜商品化处理与加工,提高产业整体效益。重点建设新绛、夏县、闻喜、盐湖、永济、芮城、河津七县(市、区)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和蔬菜产业旅游观光走廊,加快建设永济、河津、芮城芦笋生产基地。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总产量达到40亿公斤以上。

  养殖。大力实施规模健康养殖计划,推广标准化生产、良种繁育、疾病防控新技术,扩大规模养殖,提升产业化水平,实现量的突破和质量效益的提高。重点建设百万头肉猪健康养殖基地、蛋鸡示范基地、优质肉鸡基地、肉羊生产基地、高档肉牛基地、奶业生产基地、晋南牛和晋南驴保种场、饲料生产基地、晋南紫花苜蓿牧草生产基地。全市建设大型标准化优质肉鸡生产场20个、大型肉鸡场200个、标准化蛋鸡场300个,标准化肉牛场、肉羊场各50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小区)150个,规模化饲养量占到总饲养量的85%以上,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畜产品转化率达到40%以上。

  观光休闲农业。积极推进盐湖区现代农业走廊、稷山县稷王现代农业示范区、夏县西村新农村观光农业示范区、永济市盛唐绿色农业生态园、临猗县百里果园观光区、新绛县古交镇设施农业示范区、河津市隆兴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绛县樱桃观光采摘示范园、万荣县王亚设施果园观光区、综合农业观光园等建设,推动观光休闲农业大发展。

  大力推进产业化。以全省“513”和市级“151”重点推进工程为依托,集中财政、信贷等资金力量进行重点扶持,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5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70%以上,60%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体系基本形成。力争省级名牌农产品达到30个以上。

  第二节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

  加大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农业机械、农业生态、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围绕“三引六扩,河库成网”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灌区节水续建配套改造和末级渠系配套工程,改善和扩大实际灌溉面积。重点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大型泵站改造、沿黄提灌、沿汾泵站水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强万荣、临猗、稷山、河津、盐湖等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大型泵站改造和7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36座小型水库和2处沿黄提灌工程,积极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及盐湖区和永济市低凹地带排涝工程。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供水工程供水保障率和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加快完善黄河小北干流、汾河下游防洪堤防工程,加快推进涑水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大力推广低压管道输水、渠道防渗和微喷灌等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继续执行大中型泵站电价、水价补贴政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灌溉成本。到2015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03万亩,实灌面积达到630万亩,85%以上使用黄河水,实现农业人口人均2亩水浇地的目标。

  耕地质量提高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科学施肥技术推广,集中建设20个示范基地,示范面积10万亩,辐射带动15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沟坝地整治与培肥、沟川地补灌与培肥、旱平地培肥、盐碱地改造工程,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产出率。

  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深松整地技术、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技术、牧草生产机械化及加工技术、设施农业配套机械化技术,加强专业化农场、农机交易市场、农田机耕道路以及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机械化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46万千瓦,小麦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80%,玉米机收率达到70%以上,棉花机耕机播率达到80%以上。

  农田生态园林化建设工程。立足生态循环理念,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形成“养殖—沼气—果蔬”循环发展模式,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以通道绿化为骨架,以方田林网为脉络,以乡村绿化为基点,多林种并举,全力推进经济林、防护林、生态林、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宽林带、多层次、纵横交织的生态绿化格局。全市村镇绿化覆盖率达20%以上,农田林网面积控制率达70%以上,河渠湿地滩涂绿化率达70%以上。

  现代物流市场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市级现代农业物流园、运城蔬菜批发综合市场、新绛蔬菜市场等一批功能齐全、管理规范、交易活跃、带动性强的物流园区和批发市场,形成辐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实施地理农产品营销战略,以运城广州绿色农产品市场、北京新发地等为依托,建设广州、北京、上海、成都、太原等10个面向全国的农产品对外销售窗口。大力促进农旅一体化,实现农产品和游客的直接对接。加快推进与西安、郑州、洛阳等地大型超市“农超对接”,形成物流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建立以公益性服务体系为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以提升合作社规模效益和规范化程度为重点,鼓励农民合作社依托当地资源和技术优势发展规模经营,做大做强农村主导产业科技合作社,实现行政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构建和完善标准、检测、认证、风险应急和执法监管等体系,市级农产品质检站建成具有省级计量认证资质的中心检测站,县级质检站建设全部完成。完善农业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创新农业科技体系,引进、培育高水平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的培养,加大新型农民培训,促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和转化。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60%,优良品种推广覆盖率达到100%。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立完备有效的动植物疫情监测预警、防控、监督和技术保障支撑体系,建设运城航空检疫设施。全市所有乡镇及50%以上的村建成动植物检疫工作网络。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试点,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原产地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品种和面积。建立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完善运城农业信息网,完善农业资源管理、乡村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网络视频服务网络。

  第三节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把“一村一品”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普遍模式,重点围绕粮食、果业、棉花、蔬菜、畜牧和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1500个以上主导产业突出、品牌优势明显、农民增收较快的“一村一品”专业村,注册“名、特、优、新、稀”等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大力推广“公司+商标+农户”发展模式,使“一村一品”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提升盐湖、新绛、夏县的蔬菜示范基地,闻喜、万荣的小麦示范基地,永济、河津、芮城的芦笋示范基地,临猗、万荣、芮城、平陆的果业示范基地,绛县的山楂基地,稷山的红枣基地,垣曲的核桃、花椒基地,带动全市“一县一业”的发展。

  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推进以“四化四改”(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和“五个一工程”(每村建一个文化科技活动室,一个村级卫生计生所,一个农民休闲健身场所,一个便民连锁店,中心村建一所标准化小学)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推进城乡扩网和连片集中供水工程。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养护水平。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生态连片创建工程,大力发展沼气工程,加快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加强农村水浇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实施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建立以就业帮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健身养老等为重点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全面提高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水平。

  切实加强农村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等组织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决策机构的作用,健全农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制度。加强农村法制教育,塑造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积极倡导文明和谐乡风。

  第四节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大支农惠农的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强化劳务培训,提高输出质量。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劳务输出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由季节型转移向常年型转移转变,由分散型转移向组织型转移转变。积极协调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经济实体,切实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稳步增加转移性收入。认真落实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让农民从政策和补贴中得到更多实惠。逐步提高新型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补助覆盖面,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大力提高经营性收入。健全落实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大宗农产品收储政策。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有效增加财产性收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确保农民分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六大扶贫工程”,以片区扶贫开发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 提高农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继续抓好定点扶贫和企业结对帮扶工作。加大对革命老区扶持力度, 积极稳妥实行移民扶贫,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第五节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严格保护耕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适度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鼓励产权明晰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依法规范流转。

  加大“三农”投入。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有效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各类支农资金和社会资本向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集聚,不断完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

  完善现代金融支农机制。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合作社,扩大村镇银行试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村合作组织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逐步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业保险体系,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改善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第四章 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奋力建设工业强市

  牢固确立工业强市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汽车和运输装备、铝和镁深加工、精细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培育壮大新型材料、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和优势产业集群化,构筑运城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以产业循环化为基本途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品链、产业链、价值链,提高附加值,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钢铁工业。按照“稳定规模、联合重组、技术改造、调整结构”的原则,继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积极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和产能置换,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以海鑫集团为核心,加快新绛高义、河津宏达、河津华鑫源、稷山东方资源等企业的联合重组,积极推进海鑫冷轧、稷山东方资源锰炭、平陆昌盛镍铬不锈钢、夏县翔天合金、河津宏达连铸轧钢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发展高速线材、热冷轧薄板、镀锌钢板、中厚板、特种钢等产品。全市钢铁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

  焦炭工业。坚持“控制总量、优化布局、提升素质、循环利用”的原则,以化产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一带”、“三点”产业布局,发展河津、稷山、新绛焦化产业带,加快海鑫钢铁配套焦化项目和垣曲、万荣集中供气供暖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焦化企业产能置换兼并重组,支持焦化企业间以产权、市场等为纽带进行重组,鼓励有实力的煤炭、钢铁、化工等相关企业与焦化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全市焦炭产能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独立焦化企业控制在10家左右,煤焦油、粗苯深加工及焦炉煤气利用等方面形成规模优势。

  煤炭工业。继续巩固和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全面提升煤矿装备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重点建设王家岭煤矿、垣曲燕尾沟煤矿扩建、煤矿资源整合项目。全市煤矿产能达到1200万吨/年。

  铜工业。依托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建设铜产业基地,加快推进50万吨金属矿综合捕集回收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和市场竞争实力。

  电力工业。搞好电源电网规划布局并适度超前发展,大力发展高参数、大容量火电机组,积极推进热电联产和余热发电综合利用,推动电力工业低碳清洁发展。重点建设国电万荣、中电投永济、大唐安峪、运城供热机组二期、河津二电厂、河津漳泽电厂、垣曲五龙、平陆低热值发电、大唐风陵渡二期等项目。全市电力装机达到657.7万千瓦,基本实现发供电平衡。

  建材工业。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步伐,依托新绛威顿水泥、闻喜冀东鑫光水泥、运城中联水泥等骨干企业,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和散装水泥。突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粉煤灰加气切块、煤矸石烧结砖、石膏轻质高强板材等新型建筑材料。积极发展玻璃深加工、新型装饰材料等新型建材。

  第二节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坚持高端引领,重点发展壮大现代装备制造、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尽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提高新兴产业比重和发展带动能力。

  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原材料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以规模效应突出、带动性强的整机产品和汽车后服务产业为重点,突出一个龙头带动,培育两大特色产业,建设三大专业基地,做强四大系列产品,推动现代装备制造业跨越发展。全市汽车和运输装备产业形成年产铁路机车、轨道车辆电机10万台套,年产重卡整车10万辆,汽车零部件3770万件,发动机缸体缸盖20万吨、铸件120万吨、粉末冶金汽车配件180万套的生产能力。现代装备制造业成为全市第一大新兴支柱产业。

  铝镁深加工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完善铝电联产,提高生产技术工艺,延伸产业链,变“加工材料”为“材料加工”、材料制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产品优势为品牌优势,推动全市工业由原材料主导型向深加工主导型转变,由中间产品主导型向终端产品主导型转变,由低关联度主导型向高关联度主导型转变。依托河津、永济、解州、平陆4个铝工业园,大力发展多品种氧化铝、铝型材、高精度铝板带箔、汽车、摩托车配件及精加工。依托闻喜、万荣镁工业园,大力发展镁合金铸件、冲压件、连轧板材、挤压型材等深加工产品,开发航天、飞机、火车、船舶、汽车、IT等领域配套型材、压铸件等高端产品。加快中铝山西分公司50万吨氧化铝挖潜、华泽铝电35万吨电解铝扩能、华圣铝业30万吨电解铝扩能、平陆郑煤武圣铝业扩建、关铝5万吨纯铝深加工、永济粟海铝业热轧冷轧铝加工、广海铝业型材、空港蓝光铝镁深加工、河津飞祥铝合金线、闻喜银光镁业铝镁深加工、夏县金星镁业镁合金深加工、山西联合镁业万荣二期扩建、稷山镁合金新材料、垣曲五龙镁合金深加工等项目建设。全市铝镁深加工产业形成年产氧化铝350万吨,电解铝120万吨,金属镁65万吨的生产规模,加工率达到80%以上,其中,深加工率达到60%以上。

  新型化工产业。依托中盐运城盐化、阳光集团、阳煤丰喜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日用化工,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全面提高化工产业整体实力。日用化工,发挥盐湖资源优势,依托中盐运城盐化,抓好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洗涤剂、黑泥化妆品等开发项目。精细化工,重点发展化工原料、添加剂、增白剂、中间体等新产品,加快推进阳煤丰喜己二酸、临猗青山、临猗翔宇、新绛普森、万荣黄腾等项目。现代煤化工,以基地化、园区化、一体化发展为模式,加快推进河津阳光、闻喜华鑫、新绛三大煤化工园区建设,重点发展煤制肥、气、醇、烯、苯、油系列深加工,建设河津阳光苯加氢、河津太兴煤焦油深加工、河津太工天成天然气、闻喜晋丰甲醇、夏县锦泰煤化工甲醇、新绛德鑫化工丁二醇、新绛华瑞煤气综合利用、阳煤丰喜三聚氰胺、夏县元泰粗苯精制、稷山永东化工针状焦、绛县湿法炭黑、平陆离子膜烧碱联产等项目,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产业。全市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率达到100%,焦炭化产回收和开发比重提高到80%,精苯、萘、蒽油等形成一定规模,炭黑、防水剂、荧光增白剂等产品力争做到全国同行业最大。

  医药产业。按照“发展化工原料药、促进中药现代化、加快新药研发”的思路,以绛县、芮城、闻喜、新绛、垣曲、平陆、万荣等县为主,高标准建设柴胡、远志、半夏、黄芩、生地、红花等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药、新型疫苗等创新药品研发,积极推进亚宝药业和盐湖医药园区建设,加快建设山西双人药业、夏县晋新双鹤药业、万荣华康药业中药现代化、山西津华晖星制药、绛县开发区天龙农科贸中药材深加工、绛县开发区金甲药业总黄酮产业化、永济贝马生物科技绿新素消毒液、临猗澳迩药业、芮城兆信新型疫苗、盐湖安顺农药、闻喜金醒制药、风陵渡嘉生医药、空港新泰恒中药材加工、芮城宏光医用玻璃管等项目,全面推进医药产业转型跨越发展。

  新能源产业。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为重点,加快新能源产业化,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加快风电场规模开发,加强与中广核、北京天润、武汉凯迪、华润新能源、大唐山西、大唐国际的合作开发,加快平陆、盐湖、夏县、芮城、闻喜、永济、河津、垣曲、绛县等风场项目建设,形成百万千瓦装机规模。大力发展风电设备,抓好永济新时速电机双馈风力发电机扩建,发展上下游产业配套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太阳能和生物质能。重点建设运城经济开发区光伏产业园、河津绿拓新能源太阳能电池组件、山西易道能光伏并网发电站、平陆凯迪新能源风光互补项目、绛县开发区飞龙石英制品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新绛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等项目,实施太阳能采暖制冷示范工程,推广户用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重点建设绛县江河、稷山秦晋电力、平陆虞东电冶等项目。大力推进沼气工程和秸秆能源化利用,扩大生物质能利用规模。加快推进中广核运城核电站前期工作。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稀土永磁新型功能材料、镁铝合金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化工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新材料。稀土永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建设运城恒磁、万荣恒磁扩建、中圣恒磁扩建。纳米材料重点建设稷山丰海纳米氧化锌、芮城纳米碳酸钙、运城海枫纳米抗菌复合管、运城奥新纳米代磷助剂沸石、平陆纳米二氧化硅粉、临猗华晋纳米面料等项目,发展高端新型材料。新型化工材料重点建设稷山永东炭黑电极、中国蓝星福斯特聚苯醚、运城蒲津奥圣聚乙烯管材、运城盐湖安得利装饰材料、芮城金牛钢塑共挤型材等项目。电子信息新材料重点建设绛县开发区中科晶电砷化镓半导体材料扩建、万荣联丰吸附金属镓专用树脂、芮城金丰瑞电子石英晶体、稷山华丽防辐射材料、运城经济开发区中海金源超薄真空绝热板、夏县天立风能电缆、夏县格菲电子纤玻布等项目,加快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第三节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抓好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的主导产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到2015年,全市70%的农产品实现加工转化,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50家,亿元以上企业30家,10亿元以上企业20家。

  食品饮料产业。重点做大做强果汁、特色食品、肉制品、蔬菜、酿酒等加工业,培育支柱产业。果品加工以万荣汇源,夏县格瑞特葡萄酒、盐湖海升、临猗湖滨、芮城中鲁,永济安德利、临猗恒兴等果汁企业和绛县维之王、垣曲山里红、稷山胃乐、芮城天之润枣业等企业为依托,做大规模,打造品牌。特色食品以永济忠民、永济晋美、空港今麦郎、新绛亿家康、芮城洞宾酒业、盐湖云天、闻喜江天、河津金粟芝麻糖等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粮油加工业。蔬菜加工依托永济中远、新绛绛州绿、中粮大宝、夏县泰顺,临猗特美、河津田园时蔬等企业,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畜制品加工以永济粟海、新绛雨润、盐湖颐源乳业、新绛健比特、芮城丰润实业、绛县金绛牛肉、永济北梯猪业、闻喜大象禽业、夏县旭景食品等企业为依托,发展畜制品加工业。

  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建设空港万亩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空港华雄纺织扩建、临猗华晋印染、空港恒运制衣、黄河纺织工业园、临猗恒晟扩建、临猗兵娟制衣、永济彩佳印染、稷山华南纺织、芮城爱尔家纺、新绛大益实业高档面料、垣曲泉鑫蚕丝稠等项目,加快产品升级,形成规模效应,重振运城纺织工业。

  第四节 加快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建设

  充分发挥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快实施大项目,努力培育大企业,倾力打造大园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推进大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带动力。按照“新开项目抓进度,在建项目抓投产,竣工项目抓达产,储备项目抓谋划”的发展思路,重点抓好1176项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到2015年,形成 8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 12个“超 50亿元”、 20个“超 10亿元”的重大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推进大企业建设,提高区域经济支撑力。加快产业转型,承接产业转移,引导优质资源向重点企业和优势企业聚集,加快形成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围绕汽车、食品、化工、冶金等产业,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壮大一批优势企业;围绕骨干企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壮大,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加大企业上市力度,积极推进稷山永东化工、临猗青山化工、闻喜银光镁业等企业创业板挂牌上市,继续培养20家上市储备企业,力争新增上市公司5家,努力实现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运城突破”。

  推进大园区建设,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以“三规”为引领,以现有工业园区和产业布局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效整合提升各类园区,充分发挥大园区承载作用,重点建设“5+15”产业园区,形成空间集中开发、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服务集聚配套的产业集聚区。加快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力引导同类和关联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发挥集群协同效应,降低企业发展成本,促进产业改造升级,将运城经济开发区、绛县经济开发区、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和盐湖科技工业园、空港新区,打造成为我市重点产业发展的载体、对外开放的窗口。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彰显特色、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的发展方向,抓好各县(市)工业集中区建设,形成以工业集中区为主导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群化发展的现代工业格局。完善和创新园区发展政策,加强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改造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园区的产业层次、科技含量、经济规模和产出水平。“十二五”期间,70%的新建企业集聚到园区,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推进企业品牌建设,提升“运城制造”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落实《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苏州共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自主商标培育工作,强化商标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深入开展“一企一商标”和“商标富民”活动,建立品牌梯级发展体系,制定和完善品牌建设规划,实施品牌培育计划,加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业、新型材料、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品牌培育力度,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山西省著名商标。健全鼓励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大对驰名、著名商标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商标注册数量和质量,提升“运城制造”、“运城创造”品牌形象。深入开展质量立市、名牌兴运活动,大力开展标准化工作。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推进名牌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和质量认证工作。突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加大打假治劣、市场监管工作力度,为名优企业拓展市场提供良好环境。

  第五节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以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惠及全民为目标,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突破口,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开放融合的信息网络体系和社会信息服务网络,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3G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地区“光进铜退”工程,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加大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力度,形成统一的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网络。积极推进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

  努力打造“数字运城”。加快建设“无线城市”。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和推广,培育新型技术服务,推进电子商务与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融合,完善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外网,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构建系统布局、层次分明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专业业务领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推进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政法公安、社区服务等社会事业信息化。加强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的信息网络和平台建设,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快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加强互联网管理,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第五章 大力推进三产规模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推进经营业态高端化、文化产品系列化、旅游服务品牌化、现代物流规模化,建设山西省乃至黄河中游地区现代物流基地和特色文化旅游基地,培育物流商贸业、文化旅游业支柱产业,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

  第一节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以物流、金融、信息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再上新台阶。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我市公路、铁路、航空便捷的交通优势和黄河金三角区位优势,以重点物流工程为抓手,以物联网公共信息网络为平台,依托枢纽物流,整合配送物流,开发信息物流,发展产业物流,培育和打造一批现代物流企业、现代物流园区,加快形成专业化、信息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实现由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提升跨越。突出抓好运城现代农业物流园、空港际华工业物流园、空港雨润物流园、盐湖农产品物流园、运城新货场物流园、河津海圣现代物流园区、风陵渡黄河金三角物流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建设运城煤炭超市。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推进以煤炭、焦炭、钢材、建材、化工、汽车、粮食、果品等大宗物流为特色的专业化物流市场建设,促进各种物流方式的衔接和配套。加快海关、商检等内陆口岸机构建设,积极争取设立保税区,促进“无水港”建设。

  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发展银行、证券、信托等现代金融服务业,引进晋商、浦发、华夏、交通、民生等商业银行在运城设立分支机构,推进形成国有商业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多元化银行机构服务体系,增强信贷实力和金融服务能力。加快组建运城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建立担保基金,规范发展担保公司,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积极搭建政、企、银项目和政策对接平台,促进银保企合作交流。加快保险业发展,支持商业性保险机构在我市开展政策性保险试点,全面提高保险业服务水平。

  培育壮大信息服务业。完善信用、信息、会计、审计、咨询等服务体系。推进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社会保障、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建设。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以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支持科技创新的专业化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第二节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充分发挥生活性服务业在扩大消费、吸纳就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以商贸业、家庭服务业、中介服务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商贸业。加快豪德贸易广场、沃尔玛超市、星河广场、名嘉广场、运城居然之家商业中心、美特好商业店等建设,改造提升禹都市场服务功能,全面提高商贸服务业层次与水平。集中力量整合各县(市)商业区和商业资源,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社区双进”工程、“新网”工程和“放心粮油”市场工程,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推进连锁经营快速发展。

  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重要依托,重点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病患陪护等服务,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积极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因地制宜发展家庭用品配送、家庭教育等特色服务,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家庭服务市场和经营机构。加快建设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家庭服务业市场秩序。

  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教育培训、会议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提高会计、法律、评估、认证、策划、广告、融资、租赁、设计等中介服务业水平,推广代理、代办、经纪、拍卖等市场中介服务形式,大力发展规划、投资、科技、工程、决策等咨询服务,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

  第三节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

  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突出旅游业在服务业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

  建设特色文化旅游基地。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充分发挥人文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盐文化”、“关公文化”和“根祖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关公大苑、盐湖景区扩建、舜帝陵、李家大院、鹳雀楼、五老峰、万固寺、司马温公祠、中华宰相村、垣曲历山、永乐宫、大禹渡、圣天湖、西滩景区、风陵渡黄河景区等重点景区,打造寻根问祖之旅、大黄河游之旅、生态休闲之旅、历史文化之旅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一批特色明显的文化旅游景区,培育一批优势文化旅游企业,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依托人文历史、自然风貌、民间艺术等优势,发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游、盐文化游、关公信俗游等特色旅游。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和休闲度假旅游,构建复合型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

  扩大旅游市场。坚持走大旅游、大市场、大投入、大联合的发展道路,积极构建与西安、渭南、洛阳、三门峡、临汾为一体的大旅游圈,进一步扩大区域联合,在资源共享、客源互送、路线互推、政策互惠、信息互通、交通互畅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无缝对接,合力打造黄河金三角文化旅游圈。

  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加快市旅游综合服务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大力开发具有河东文化、关公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演艺产品,完善配套旅游产业要素,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64亿元,力争突破300亿元。

  第四节 营造服务业发展环境

  以开放促改革,以竞争促发展,推动服务业制度创新,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加快推进服务业领域改革。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服务企业,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服务业市场。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

  完善服务业政策。实行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扩大服务业用地供给,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结合增值税改革,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制度。扩大政府采购服务产品范围。支持服务业企业品牌和网络建设。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推动中心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第六章 大力推进市域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快建设山西省乃至黄河中游地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积极融入黄河金三角城市群,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节 积极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

  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充分发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承东启西、联北接南的区位优势,加快运城和三门峡一体化步伐,提高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建成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口集聚、综合竞争力强、战略功能多的核心区。

  积极融入黄河金三角城市群。加强与临汾、渭南、三门峡的沟通合作,联合打造特色明显、优势集中、产业互补的黄河金三角城市群。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率先探索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强化区域经济合作。依托黄河金三角区域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着力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平台,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建设国家跨省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强战略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和资源综合利用,打造特色农产品基地、煤炭和有色金属新型材料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建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共建共享的综合基础设施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显现,承接产业转移和各有特色的优势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公共服务融合成效显著,初步实现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旅游同线、环境同治,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第二节 加快建设中心城市

  坚持规划引领,着眼建设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突出标志性、独特性、可塑性、前瞻性、通俗性、规定性、整体性、文化性、功能性、生态性等十大特性,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晋南中部城镇群,加快推进中心城市“一城三片区两组团”发展。

  提升主城区品位。加强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魅力,增强城市竞争力,全面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强化老城区精细化治理,加强旧城整治,推进旧城改造,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建成功能完善、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宜商宜居的城市生活区、服务业引领区和人才聚集区。

  加快三片区建设。加快城东新区、北部新区和盐湖生态区建设,明确功能定位,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市承载力。

  城东新区,以建设主城副中心、城市综合性新区为目标,依托独特的水系资源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加快推进东郊城镇化项目建设。突出“一带、两核、七大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加快建设人文生态景观带和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建设行政总部办公区、生态居住区、金融商务服务区、村民安置区、文化商贸区、节能建筑示范区、安邑古镇区。打造集文体休闲、商务金融、节能建筑、生态居住、行政办公为一体的东部新城。

  北部新区,依托高铁客运站、北郊公园,实施主干道贯通工程,发展居住、商业和公共服务等综合功能,打造站前综合商业中心,带动人口、产业和要素资源集聚,形成辐射黄河金三角乃至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地区的现代物流集散地,建成交通枢纽和综合服务现代化城市新区。

  盐湖生态区,突出环境整治、产业支撑和社会建设,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依托盐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特色性、唯一性,修缮古禁墙,建设环湖旅游公路及景观廊道,打造景观水渠和景观林带,形成“一墙一环两带”的盐湖景观通廊,打造生态环境优良、产业特色明显、社会和谐发展的都市绿色新区,建成运城的“绿色之肾”,建成国内外著名的历史文化休闲景区、都市服务业产业副中心、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新区。

  推动组团发展。盐湖新区组团,依托盐湖工业园,发挥运城学院、运城卫校等大中专院校、城郊型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和舜帝陵等产业、人才、人口聚集效应,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休闲、农业观光等产业,打造中心城区的新型工业区、文化产业园区和教育集聚区。空港新区组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强化服务设施配套,提升集聚功能,建成统筹发展的先行区、现代产业的承载区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区。

  加快推进中心城市与临猗、夏县一体化进程。整合中心城市与临猗、夏县的城市功能,逐步建立产业同链、信息同享、交通同网、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临猗县突出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精细煤化工和观光休闲农业等优势,加快区域联动发展。夏县突出农副产品加工、观光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等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度假、特色农业、休闲人居等产业,建设现代化生态休闲城市。加快实施城市“道路城网、内外循环”工程,高标准完成东外环、北外环、关公街、中银北路、学苑北路、河东西街工程,实施人民北路、解放路、红旗街、河东街等城市主轴线道路拓宽改造工程,贯通中心城市组团之间连接道路,改善城市路网结构。加快建设北郊公园、圣惠公园二期、森林公园、百勤公园改造,樊村水库绿化。实施永济蒲州济运水源扩建、安邑水厂改造、北部新区和东部新区主管网建设工程,新建中心城区水厂。完善城市集中供水、供气、供热和污水垃圾设施。加快城市水系规划和建设,推进市政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

  第三节 发展大县城和重点镇

  加快卫星城市建设。河津、永济和闻喜要按30—50平方公里的发展思路搞好规划,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组团发展,建成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市和次中心城市。

  永济市,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产业基础优势,依托永济新时速、华圣铝业、忠民集团、粟海集团等大企业,壮大机电制造、铝材深加工、化机制造、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建设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工贸旅游城市,成为非煤县(市)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典范。

  河津市,大力推进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依托山西铝业、阳光焦化等大型企业,延伸煤、焦、铝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资源综合改革示范市。

  闻喜县,依托海鑫钢铁、银光镁业、宏业玻璃等重点企业,做强做大钢铁、煤化工、金属镁、玻璃器皿、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积极推进闻喜、东镇城乡一体化进程,打造成为山西乃至全国著名的钢铁生产基地、玻璃器皿生产出口基地、机械加工制造基地和镁业生产基地。

  实施“大县城”战略。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提升县城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各县城要按照20—30平方公里的规模进行规划,以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为支撑,加强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县城的承载能力。积极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集聚,培育县域经济中心。到2015年,垣曲、稷山、新绛、万荣、芮城县城人口达到10万人,平陆、绛县县城达到8万人。

  加快推进重点镇建设。以县(市)城区为节点,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交通型、综合型特色镇,大力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推进产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由“镇”向“城”的战略性转变。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以镇区人口规模2—3万为目标,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合理城镇空间布局,强化产业、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三个支撑,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中心镇,使城镇人口就业有岗位、居住有条件、文化有设施、生活有保障,加速城镇化进程。

  第四节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按照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六个一体化”的模式,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

  创新城镇发展机制。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模式,加强土地市场调控,培育土地二级市场。实施城中村、城郊村改造,有效盘活农村建设用地。积极推进县城所在地的镇改街道办事处,城中村村委会改社区居委会工作。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人口合理转移。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促进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政策,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强化规划约束力。建立以人口、社会单位、环境和市政设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数据信息库,推进城市的精细化、网络化、信息化、人性化管理。进一步引入市场化机制,积极探索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途径和方式。

  第七章 大力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四化运城”(绿化运城、气化运城、净化运城、健康运城),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一节 努力建设“四化运城”

  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建设“四化运城”。

  “绿化运城”。大力实施 “生态兴市”战略,以国家、省、市林业建设工程为重点,推动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加快建设现代生态经济型林业大市,创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市和全省生态市。稳步推进“山上治本”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加快“身边增绿”省级造林绿化工程,重点突破市级造林绿化工程,突出一个中心、实施十大工程、建设五大基地,创建10个生态县,实现森林面积、蓄积量“双增”目标。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推动生态林经济化、经济林生态化,进一步壮大林业产业。到“十二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林木蓄积量年净增3%以上,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气化运城”。加快天然气气源建设。按照全省“三纵十一横”管网布局,积极推进大同—太原—平遥—运城管网干线和河津—侯马—沁水长输管道建设,扩大气源。加快建设临猗—永济—风陵渡—芮城、运城—平陆、曲沃—绛县开发区—绛县—垣曲天然气长输管道。完善城市燃气管网。加快建设中心城市煤气管网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芮城、垣曲、平陆3个县和风陵渡开发区、绛县开发区的燃气管网工程,并向建制镇、重点工业户、重点旅游景区延伸,实现天然气全覆盖。加快建设中心城市、县城和高速公路服务区、一二级干线公路沿线天然气加气站建设,推进出租车和公交车使用清洁能源,扩大社会用气规模和范围。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退耕还林地区、粮食主产区、蔬菜主产区重点推广户用沼气工程,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推广中型沼气工程,逐步推行村建沼气池集中供气工程。

  “净化运城”。以流域治理为重点,实施以恢复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减轻工业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快重点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浍河、三泉河、三交河、马壁峪、黄花峪、晋家峪、瓜峪等汾河主要支流以及新绛古堆泉重点区域的治理和保护。大力推进盐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与盐湖生态景区开发相结合,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人与城市、生态与文化多元共生的生态绿洲。积极推进涑水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逐步恢复涑水河流域生态功能。加快推进伍姓湖湿地水环境修复治理工程。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垣曲历山原始森林、泗交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区的建设与保护,加快黄河湿地、汾河湿地保护和恢复,建设涑水河源头区、汾河入黄口和沿黄河滩涂等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中条山生态保护。

  “健康运城”。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实施城乡环境同治工程,积极推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实施农村生态连片创建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确保农产品、食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积极发展体育事业。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体育公园、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实现行政村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以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加强体育运动学校、单项运动项目基地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赛事,引导和培育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第二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建设山西省循环经济试点市为契机,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引导全社会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发展。

  加快推进清洁生产。继续抓好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化工、轻工、建材和医药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和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大以清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抓好粉煤灰、煤矸石、废旧轮胎和秸秆等大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工业废弃资源利用率达到80%以上。

  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加快新绛煤化工业园、永济循环经济园、临猗丰喜工业园、河津阳光煤化工园、闻喜华鑫煤化工业园、垣曲五龙循环工业园建设,以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为抓手,延伸煤焦化、煤气化、煤电材、煤电铝等循环产业链,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推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延伸、园区集中布局,实现循环与转型、循环与效益的同步提升。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重点建设夏县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河津隆兴、盐湖绿港等循环农业园,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无害化和农业生产废物的资源化,构建养殖—沼气—种植、农—林—牧、沼气—发电—生活等循环经济链。

  积极建设循环经济城市。按照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战略,科学设置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目标,促进城市整体功能完善。积极构筑结构合理、布置均衡、形式多样的城市绿化系统,加强生态园林建设。合理布局城市工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环保事业,保持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三节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落实优先节约战略,全面实行资源节约总量控制,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抓好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和建材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继续实施政府机构节能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交通节能工程、绿色照明推广工程。推进建筑节能一体化工程,新建建筑节能率达到60%以上。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专业化节能服务龙头企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强化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和水资源有偿使用,保护水资源。继续实施关井压采,有效涵养地下水。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完善农业灌溉服务体系。加强城市节约用水,促进重点工业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居民生活节水,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

  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保护补偿机制,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实行先补后占,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按照节约集约和总量控制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时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鼓励深度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用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

  加强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加强重要优势矿产资源保护和开采管理,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分区管理,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强化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

  第四节 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工程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倡导低碳生活,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绿色家园。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建立气候变化监测系统,建立健全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评价和考核机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扶持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提高服务业比重,促进工业、建筑、交通等产业低碳化发展,逐步形成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产业结构。推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低碳意识,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强化大气污染治理。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确保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氨氮、氮氧化物、烟尘和粉尘排放减排任务。强化结构减排,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快淘汰水泥、钢铁、焦炭等行业落后产能,推行建筑、市政、拆迁、交通等“绿色清洁施工”,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力度。强化工程减排,继续实施燃煤电厂脱硫环保工程,积极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区域锅炉集中供热工程,建设中心城市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和县(市)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区域集中供热向有条件的重点小城镇延伸。强化管理减排,确保主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配套管网建设,积极推进中心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和永济、临猗、新绛等县(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以及省级以上重点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完善配套管网。加快实施各县(市)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提高中水回用率。加强重点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和城镇水域污染综合防治。

  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减量化及资源化利用,加强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生物柴油、化工制品、高效有机肥等集中统一处理工程。完善医疗垃圾处理设施,加强危险废弃物、电子废弃物等有害废弃物处理管理。

  第八章 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一节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

  坚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基本原则,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取得进展,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推动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特点、适应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化服务方式,鼓励有条件的文化单位开展流动服务、联网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向城乡基层延伸。

  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推进国有文艺院团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坚持深化改革和资源整合有机结合,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做大做强。

  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二节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运城大剧院、市级文化活动中心、运城会展演艺中心、黄河农耕文明博物馆、市科技馆、市图书馆等一批体现运城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配套完善运城体育馆、黄河文化博物馆等大型公益性文化设施。加快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基本实现县县文化馆图书馆达标。完善社区文化设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室,实现乡镇文化站全覆盖、农村文化场所全覆盖。新建、改建和扩建一批惠及广大群众的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和特色文化活动阵地。逐步形成“市群艺馆、图书馆健全,县文化馆、图书馆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完善,村文化活动室覆盖”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全覆盖工程,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和农家书屋等工程建设。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深化“和谐文化惠万家”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加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充分发掘和利用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创新,积极举办民间曲艺大赛,全面推广“河东三套秧歌”,推出一批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文化产品扶持和奖励力度。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按照“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基本方针,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开发,加强西候渡遗址、禹王城遗址、南海峪岩洞遗址、平陆黄河古栈道遗址等保护和开发工作。加大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保护传承人,注重传承发展,合理利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料档案、数据库。完成关公信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力争联合国(微博)立项。积极建设万荣笑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绛州澄泥砚、稷山螺钿传统技艺生产性保护基地,绛州鼓乐、绛县飞龙、高台花鼓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艺性保护基地,锣鼓杂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基地。推动各类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

  第三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优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园区。重点建设12个文化产业园区,整合文化资源,聚集产业要素,打造强势文化产业品牌。积极筹建盐文化博物馆,挖掘文化内涵,建设融历史文化、地质文化、休闲文化和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盐文化旅游圈。建设根祖文化博览园,依托区域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建设具有根祖文化特色的文化名城和沿中条山、黄河“一山一水”两条文化产业带,引领、辐射和带动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实施文化提升工程。深入挖掘华夏之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组织生产一批文化含量高、艺术精湛、观赏性强的文艺精品。提升蒲剧《山村母亲》、鼓乐《杨门女将》知名度。加大策划、包装和推介力度,推出关公文化、李家大院、舜帝陵、鹳雀楼等大型主题旅游演艺产品。精心塑造重大题材影视剧《尧舜禹》、《李家大院》等剧目,进一步提升运城影视剧品牌影响力。培育和打造国际关公文化旅游节、舜帝德孝文化节、五老峰登山节、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普救寺爱情情侣月、黄河金三角农展会暨苹果文化节等重大节庆品牌。

  壮大民俗文化产业规模。培育和扶持民间、民俗、民办文化产业,形成以盐湖、永济、临猗为主的绒绣、土布、麦草画、剪纸、宫廷礼品等文化产业群体;以垣曲、绛县为主的根雕、奇石等文化产业群体;以新绛、稷山为主的云雕、文房四宝、螺钿、仿古制品等文化产业群体;以万荣、河津、闻喜为主的面塑、编织、硫璃制品等文化产业群体;以芮城、夏县、平陆为主的刺绣、布扎、桃木饰品等文化产业群体,促进文化旅游工艺品生产走向联合经营、规模发展。

  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发展制版印刷、工艺美术、文化创意、新闻传媒、信息网络等文化产业,促进萨瓦莱斯制版印刷、宇达工艺品、本命年文化创意产品、澄泥砚、螺钿漆器、桃木饰品、鑫瑞华雕塑、西厢旅游纪念品等文化产品扩大规模、提升品牌、拓展市场。培育壮大一批信息网络企业,打造信息网络产业知名品牌。发挥现代科技在文化发展与传播中的主要作用,改造提升新闻传媒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力培育文化创意策划服务市场,发展设计策划、文化创意等新兴高端业态产业。面向市场,面向群众,高起点策划,高层次运作,整合优势资源, 创新文化生产方式,打造富有运城特色的文化精品。

  第四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在社会各阶层中,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守法和诚信敬业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顽强拼搏为核心的右玉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围绕打造“文明运城”,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弘扬科学精神,支持创新创业。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养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新闻舆论、国民教育、社会文化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加强互联网网站的行政监督、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加大校园周边环境净化工作,重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抓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第九章 大力实施科教兴运和人才强市战略强化转型跨越发展智力支持

  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科技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建设“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加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为加快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第一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着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双向融合,重点实施八大工程,加强四类重点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增强科技研发能力,努力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型材料、生物制药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创新要素聚集,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强化与中科院北京分院的战略合作,加大科技项目引进力度,重点在生物制药和铝镁合金深加工方面实现新突破。积极扩大与西安各大专院校的交流合作,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和方式,提升产学研层次。支持大企业和国内外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共建研发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增强企业技术竞争力。

  建立科技孵化、创业基地。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引导支持高等院校和国内、省内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进入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建设多层次、多类型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和创业基地。完善科技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政策,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激励政策措施。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健全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市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以上。

  第二节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公办幼儿园比重,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加快发展城乡义务教育,新建一批公立性中小学校,加大农村中小学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资助体系,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特殊教育工作,确保弱势群体平等接受教育,积极促进教育公平。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集团办学,推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规模发展。重点建设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运城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艺美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运城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运城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每个县(市)办好一个职教中心,创建国家级、省级重点中职学校,逐步建成以县(市、区)优质职业学校为龙头,乡镇成人教育中心、职业培训机构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实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达到3.5万人以上,建立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以运城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整合各类远程教育资源,形成覆盖城乡、面向社会的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构建满足社会各类型、多层次、多样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加快推进运城学院盐湖校区、运城学院师范分院、运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运城医学专科学校建设,打造运城大学群。初步建成工、农、医、师高等教育新体系,建成黄河金三角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投入体制。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加快专业设置调整,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培养技能型人才。

  第三节 推进人才强市建设

  全面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扩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素质,培养和造就与全市转型跨越发展要求相适应,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打造运城人才资源品牌。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立足我市冶金、焦化、电力、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装备制造、铝镁加工、新型化工、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突出开发三类重点人才,统筹推进六支队伍建设,促进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按照党管人才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快推进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形成选拔人才不拘一格、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事创业蔚成风气的人才发展机制。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注重企业领导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育。完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畅通人才流动渠道,鼓励人才创新创业。

  营造人才发展环境。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科研院所在运城设立分支机构,并在资金、土地、配套设施、生活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兼职、咨询、讲学、研发,进行技术承包、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和投资兴办企业。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贫困地区工作。

  实施人才开发工程。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的方针,以实施人才开发工程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第十章 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民生优先,努力扩大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社会管理能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节 积极扩大创业就业

  坚持把促进创业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创业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大力促进创业就业。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建立健全政府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见习计划。完善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机制,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和河津市、闻喜县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完善和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全面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建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完善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积极搭建就业交流平台。加强就业监控和失业登记,建立健全就业信息动态监测体系,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社会化、制度化、专业化水平。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行“订单式”、“委托式”服务方式,大规模开展失业人员、农村“两后生”、大学生、在岗职工等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劳动合同和劳动用工备案管理。加强执法监督,持续开展劳动用工、工资支付、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专项检查,加大对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健全维权服务制度,贯彻“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加强人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二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深化工资制度改革。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全面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对部分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监督和调控,有效调节过高收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进一步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出让制度,建立国有土地、矿产、森林等公共资源出让受益全民共享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手段的再分配机制。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清理规范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第三节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巩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推进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扩大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非公经济组织养老保险覆盖面,推进城镇企业职工医保全覆盖和工伤保险全覆盖。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逐步实现与城镇社保体系相衔接。全面启动“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多渠道筹措社保基金,强化社保基金管理、审计、监督,确保基金安全,实现保值增值。

  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实施,实现应保尽保。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加强供养设施建设,基本实现按标施保。整合政府、社会资源,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建立完善包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害救助等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

  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以扶老、助残、救孤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居民福利水平。坚持家庭、社区和福利机构相结合,加强市县综合社会服务中心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福利机构。加强优抚安置工作。加强社会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和心理疏导咨询。大力发展慈善捐助事业,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节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医疗卫生需求。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提高支付限额和报销比例。积极稳妥地开展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稳定有效的筹资机制,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和服务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市县医院、中医院、妇幼院、疾控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卫生室、偏远山区卫生院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药品生产监管,整顿药品流通秩序,规范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减轻群众负担。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突出中医药优势,挖掘民间中医,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积极申报国家级中药材品牌种植基地,振兴中医药事业。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第五节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健全住房供应体系。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导合理消费,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范围,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廉租住房制度。对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和节约资源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市情的住房消费模式。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强化政府职责,动员社会参与,探索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规范发展经济适用房,加快推进棚户区、城中村、城郊村危房改造,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重点建设中心城市四季绿城、城西保障性住房、河东西街棚户区改造、人民北路综合改造、原王庄城中村改造及县(市)保障性安居工程。

  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强房地产业开发管理。优先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有效扩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给。落实国家和省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积极引导住房合理消费。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强管理和扩大覆盖范围。加强市场监管和商品房资金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第六节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加强计划生育服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优惠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和乡镇计生服务站建设。加强出生缺陷预防力度,做好健康教育、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筛查、营养素补充等服务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加大计划生育宣传力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人口年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全面开发妇女人力资源,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就业创业。继续开展“巾帼牵手”帮扶、万名新型女农民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能力。加强妇女劳动保护、社会福利、卫生保健、扶贫减贫及法律援助等工作。改善儿童成长环境,加强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加强市少年宫和少年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孤残儿童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等问题。

  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加强老龄工作,加大老龄事业投入。加快老年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重视残疾预防,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补贴待遇的保障体系,健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维权服务体系。完善市特殊教育学校软硬件设施,加快建设永济、垣曲、夏县等8个县(市)级特教学校,促进残疾人教育发展和就业。

  第七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健全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保障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政府绩效考核,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理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管理,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处置,更加注重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鼓励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建立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和管理信息平台,提高政府监管效力。

  提高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搞好城市居民委员会和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积极培育、规范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完善优秀人才服务社区激励机制,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拓宽社情民意诉求渠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开展矛盾排查、疏导转化,有效化解土地征用、拆迁安置、企业改制、劳资纠纷、涉法涉诉等社会矛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搞好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引深专项整治行动,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发展人民防空事业,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人民武装、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备战、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人防预案和应急行动方案,突出人员隐蔽工程建设和重要目标综合防护。建设军地信息一体化指挥平台,大力推进军地资源开放共享和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移。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共建,进一步增强全民国防和双拥观念,密切军政军民团结。

  第八节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保障公共安全。

  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预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以及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强消防和人防工程建设,加强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加强防洪工程建设,黄河、汾河、涑水河防洪设施达到20年一遇标准。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强化安全技术和装备设施保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推行重点行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承诺制,完善安全生产控制和考核体系。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安全达标活动,认真落实省政府出台的12个行业118条安全生产规定和安全生产制度,切实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冶金有色、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加强道路交通、学校、建筑工程、市政运营、水利、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规范安全生产秩序,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由明显好转向稳定好转转变。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和体系。加强应急信息平台、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加工供应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第十一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履行职权,拓宽人民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完善和落实各民主党派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制度。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面执行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切实做好民族、宗教、侨务等方面的工作。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投身我市转型跨越发展。

  第二节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大力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政府法制工作,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行为,严格行政执法监督。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廉洁执法。强化司法行政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加强基层法制服务,完善包括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在内的法律服务体系,扩大法律服务领域,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强人权保障,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第三节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完善“阳光农廉”网络监督平台。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继续开展煤焦领域和工程建设领域反腐败斗争。坚持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第十二章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增强转型跨越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激活发展要素,增强发展活力,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第一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积极推进财税价格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经济社会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加快财税价格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领域投入,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督管理,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改革试点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税收制度改革政策措施,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加强价格调控监管,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巩固煤矿企业资源整合成果,积极稳妥推进冶金、焦炭、化工、机械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优势,扩大规模,优化布局。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入使用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重组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集体经济。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提升国有投融资平台,增强政府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筹资建设能力。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上市,发行债券、中期票据,创新金融品种,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创业风险投资。加快发展各类中小金融企业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信用合作银行,提供创业信贷支持。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民营资本市场准入范围,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领域,鼓励和支持煤焦、钢铁等资源型民营企业转产转型,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经济的融合,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平等保护各类产权,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市场条件。

  第二节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加强区域交流和合作,优势互补、区域融合、联动发展。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抓好盐湖区省级试点和河津市、临猗县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申报工作。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运城、临汾、渭南、三门峡互利共赢“核心圈”,积极构建西安、太原、郑州、洛阳经济协作“联动圈”,主动融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承接转移“开放圈”,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健全完善“核心圈”合作机制。编制并实施区域合作发展规划,完善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协调联动,扩大深度合作,建设“秦煤晋运”绿色通道,推动果业加工、特色工业基地、服务业品牌建设、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合作,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增强集聚辐射能力,拓展发展空间。

  深化“联动圈”经济协作。积极开展地区合作,强化科技、教育、物流、贸易、金融、信息、旅游等领域合作,促进要素流动和技术协作,推进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的优势互补。

  对接“开放圈”产业转移。鼓励发展“飞地经济”,积极探索不同的园区管理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吸引跨国公司、大型企业、战略投资者在我市建设合作园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现开放型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转变对外贸易方式。积极培育外贸经营主体,加强汽车及零部件、金属镁与镁合金、玻璃器皿、化工、煤炭、纺织品、芦笋、果汁与葡萄汁等出口基地建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市场竞争力,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高新技术、环保、节能低碳产品和关键设备、重要制造设备的进口,提升进口综合效应。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走出去”到境外设机构、办企业。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

  第三节 创优发展环境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创优发展环境。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征询制度、听证制度。强化行政问责,完善政府绩效考核评估,提升政府公信力。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培育和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学会、社团、中介、咨询服务等社会组织。逐步理顺各级各类开发区管理体制。

  大力创优发展环境。深入开展发展环境整治工作,建立完善环境整治和效能监察长效机制。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行政行为不作为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提升服务水平。落实行政许可公开制度、收费公示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行政效能,创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规范行政执法和司法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积极推进以政府信用为主导、企业信用为核心、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加强舆论宣传,提升对外形象,形成包容开放、互利互惠、共赢发展的人文环境。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创新“一站式”审批服务、“解读式”政策服务、“代办式”委托服务、“上门式”主动服务,形成良好的服务环境。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监督作用,完善专项督查、群众评议、明察暗访、重大项目专项监察等措施,加大整治力度,消除环境障碍,真正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环境,以一流的软环境招引客商、吸纳投资。

  第十三章 加强规划实施 实现宏伟蓝图

  本规划已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具有法律效力。要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实现未来五年发展宏伟蓝图。

  第一节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推动规划顺利实施,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级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本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政府对人民的承诺。约束性指标要分解落实到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公共服务任务要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建立目标责任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

  健全规划实施报告制度。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每年将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的执行情况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机制,加强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

  完善规划监测评估制度。加强服务业、节能减排、劳动就业、收入分配、房地产等方面统计工作,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规划相关领域实施情况的评估,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检查。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由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全面评估,并将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需要对本规划进行调整时,市人民政府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二节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加快规划法制建设,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以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县(市、区)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支撑,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完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编制程序,健全责任明确、分类实施、有效监督的实施机制。

  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组织编制一批市级专项规划特别是重点专项规划,细化落实本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市级重点规划,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形成落实本规划的重要支撑和抓手。

  县(市、区)规划要结合县(市、区)实际,突出地方特色。要做好县(市、区)规划与本规划提出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协调,特别要加强约束性指标的衔接。

  加强年度计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对主要指标应当设置年度目标,充分体现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本部门年度计划,年度计划报告要分析本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特别是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

  转型新起点,跨越新征程。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放胆争先,负重拼搏,奋力跨越,为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任务,全面建设运城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