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傅成玉三救火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31日 08:48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天价酒、高油价、油荒,傅成玉从年头到年尾,忙于当中石化这个巨无霸央企的消防员。

  文 | CEI 张志坤

  然而救火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带领企业更好的进步。

  早在2011年4月份傅成玉被任命为中石化董事长的时候就有业内人士评价说,新的平台不错,空间也更大,但方方面面都更加考验着傅成玉的智慧,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碰得头破血流。

  事实证明,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傅成玉过得的确不轻松。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然而傅成玉还未来得及点火,中石化的后院就已经自燃了。

  在傅成玉上任不足半月的时候,中石化广东分公司就被曝出了“天价酒”事件,一时间质疑声指责声铺天盖地。

  对傅成玉而言,这不仅是一个事件那么简单,更是关系到他在媒体和公众面前的第一印象,以及他重塑中石化甚至国企形象的重要问题。

  4月25日,傅成玉出席了媒体见面会,亲自面对媒体回应天价酒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傅成玉坦率地说,央企目前确实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而这正是要改革和改进的地方,也是中石化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基础,并有决心在这方面做出极大改善。

  傅成玉一向被认为是“非一般国有企业管理者”,因为他是为数不多的敢于并且善于和媒体沟通的央企领导人。这一次的“天价酒”丑闻,傅成玉及时救火,为自己在中石化的表现开了一个好头。有中石化内部人士也承认:他或许将给中石化带来一股新鲜空气。

  旧愁刚去,新忧又来。刚入10月份,发改委下调了油价,这本是好事,但0.22~0.26元/升的下降幅度却引起了广泛的不满。这一次,傅成玉需要扑灭的是公众的愤怒之火。

  这一次傅成玉的解释依旧很坦率。他说,油价不是企业能定的,是政府定的。直指政府制度的不透明,支持油价市场化,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出自中石化“一把手”口中的这番言论足以让傅成玉成为这个企业的合格的“消防员”。

  第三次将中石化和傅成玉推到风口浪尖上的就是最近的油荒危机了。

  作为目前亚洲最大的炼油商,中石化产业链条严重失衡,上游业务仅占到全部业务的20%。而在傅成玉走马上任之初,就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样的人事安排就是看中了傅的国际视野。仅10月和11月两个月的时间里,中石化就完成了三次海外收购:先是收购加拿大日光能源所有普通股股份,接着收购壳牌持有的喀麦隆派克唐石油公司80%股份,后是斥巨资收购葡萄牙Galp能源公司巴西公司的股份及对应的荷兰服务公司30%的股权。

  入主中石化的第一年,面对接踵而来的麻烦和挑战,傅成玉的表现可圈可点。然而救火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带领企业更好的进步。曾经豪言“变革在中海油已成为一种习惯”的傅成玉将继续带给中石化什么样的变革?2012年,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