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访《寻路中国》作者何伟:人们之间须怀有善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30日 01:11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陆柯

  尽管2011中国娇子新锐榜的获奖者名单上没有何伟和《寻路中国》的名字,但何伟获得“年度新锐人物”提名,《寻路中国》获得“年度图书”提名,加上这本书入选国内多家媒体的“年度最佳图书”榜单,一个简单的美国人同时得到这么多关注,着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这个外国人写出来的东西或多或少震撼了中国人。

  而何伟早已经抽身离去。“我对发生在中国的故事仍然充满兴趣,但我想在被彻底透支之前重新唤起内心的那种激情与冲动。”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子邮件专访的时候,何伟说他正在观察发生在埃及的点点滴滴,但他同时强调,“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再次书写中国”,因为他想见证中国“如何应对急遽的社会变革”。

  第一财经日报:在《寻路中国》一书中,你写了大量平凡的中国人的故事(三岔村民魏子淇、浙江丽水的路边杂技团等),在写作对象的选取上,你有什么刻意的安排吗?

  何伟:对我而言,选择讲述哪些人的故事,是一个颇费周章的过程。我去三岔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写作对象,而只是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安静的乡村生活始终萦绕在我的记忆中——能让我暂时离开喧嚣的城市。

  但在与魏子淇的接触过程中,我渐渐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兴趣,我们的关系也慢慢超越了房东与租客的简单关系,这点,尤其在魏佳生病之后改变得尤其明显。魏佳生病,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紧张的体验,它让我明白了生活在三岔这种地方的人们如何处理突发状况。这件事情让我和魏家之间的感情更加密切,从那时候起,我决定写写发生在魏家和三岔的那些事情。

  浙江丽水的情况有所不同,我去那里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写点什么。《国家地理》杂志给我的任务是,找一个迅速发展的小城,看看那里的人们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最初,我试图选择一个我喜欢的城市入手,我花了超过一个星期,自己驾车在浙江南部兜来兜去,探访了十多座城市,最终丽水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城市规模不大,新修了一条高速公路,人们的生活正在迅速变化着。

  选定丽水之后,我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与各种各样的人聊天。一开始,我是想写写城市里的建筑工人,我接触了数十个这样的人,打算跟他们共同生活两三年,看看他们是怎么工作、怎么生活的。我还准备采访几个年轻的流水线工人。但后来,机缘巧合,我遇到了王老板和高老板,我和高老板在街头说话的那天,正好是他们决定工厂内部事务的那天,我看着他们忙这忙那,觉得这真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画面。

  因此,当我又一次去到丽水的时候,我决定重回他们的工厂看看。碰巧第二天他们要调试刚弄好的大机器,那时我就知道,我正在见证一些有趣的事情,所以我决定以他们为表达对象。与此同时,我不得不中断对那些建筑工人的采访,我确信,建筑工人的故事同样会十分有趣,但作为一名记者,你在同一段时间之内所能接触到的人物毕竟是有限的。

  日报:以平凡人的故事为“点”,进而联系到政策、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带魏子淇儿子去医院与中国医疗制度),这种写作方法被你大量采用。写作过程中,你有没有类似以偏概全的担心,毕竟,你接触到的人和事总是有限的。

  何伟:我想强调的是,我写的只是特定的人物,或者特定的地方发生的故事,我从来不认为,发生在魏家或者三岔的事情,可以代表整个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我经常说,中国是一个如此复杂的存在,以至于你完全找不到一个简单的标本。但我同时相信,如果你跟某个家庭或者某个地方相处融洽,看着他们之间发生的一切,你一定会由此开始理解中国的一些事情,这是一个非常稳妥的途径。当然,这不会是统计学意义上的途径,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你需要正确的方法和严肃的态度,要从整体上宏观看待这个社会的变化,但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想给人们讲述鲜活的故事,那些每天都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看上去平凡普通,其实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可能是那些宏观的内容所无法涉及的。

  日报:你在书中写“有时候,他们似乎是本能地抓住了两个世界里最糟糕的东西:最糟糕的现代生活,最糟糕的传统观念”?

  何伟:从总体上来说,中国人处理复杂问题的方式,让我对中国的未来感到乐观。我并不认为,中国人拥有最糟糕的传统观念,过着最糟糕的现代生活。但我同时意识到,中国正处在一个纷繁复杂的转型过程中,人们无法在内心深处接受这种变化的急遽程度。所以,有时候人们看上去显得非常糟糕,但我认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相反,很多时候我惊讶于中国人何以能够恰到好处地应对当下各种挑战。

  日报:以你的经历而言,除了中国人,还有其他地方的人过得这么激情并且辛苦吗?

  何伟:目前这个时代,中国人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勤劳、最敬业的了,至少我没有见过更吃苦耐劳的。这是一个巨大的优点,但也可能会有一点小小的过分之处。在我看来,因为中国人的生活节奏太快、竞争压力太大,以至于人们互相之间难以优雅面对——至少不是一直彼此友好。我期待未来人们会改变,但目前这个阶段确实令人难以置信的辛苦。

  日报:中国人不太会追问“公平”之类的问题,但他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选择一条最快的捷径,类似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说法。你怎么评价中国人的这种行为法则?

  何伟:其实,这样的事情在美国也经常发生,美国人也非常实用主义,他们喜欢迅速做好事情,而不愿意想太多。在这点上,中国人跟美国人很相似,但更极端——至少目前这个阶段如此。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优点,当然,毫无疑问这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认为中国人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我希望中国人这样,也希望美国人这样。

  日报:“摸着石头过河”很容易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制度与规则的滞后。你觉得如何解决这对矛盾?

  何伟: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社会变革。没人知道这种巨大的社会变革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但毫无疑问它会发生。届时,人们的心态肯定会随之发生变化。对于变革何时发生,以及人们该如何应对,坦率地说,我对此完全想象不出来。我的直觉是,这个时刻仍然需要等待数年,并且很有可能会以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进行。

  日报:从对中国社会的冷静观察,到对中国社会富有感情的记录,在你看来,这个社会最让你失望的是什么,最让你备受鼓舞的又是什么?

  何伟:无数中国人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机智、坚韧、无畏,令我备受鼓舞。人们不必担心自己是否拥有必要的技能,也不怕面临的全新挑战,他们只是尽自己的全力做到最好。这种品质深刻地影响了我,看到周围的中国人都那么卖力工作,我也被带动起来,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事实可以证明这点:当时写《江城》的时候,我只在中国生活了两年,凭什么我可以写那样一本书?我又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但当时我根本没有这些所谓的瞻前顾后,我相信凭我的能力可以写好这本书,事实上,我的确尽我所能做到了最好。某种程度上,这不正是普通中国人的做事方式吗?

  让我失望的事情,我前面已经提过,那就是人们之间必须互相怀有善意,互相更加友好,而不是像现在那样彼此冷冰冰。在美国的时候,我也经常发现一些令人失望的事情,人们仿佛与世隔绝般封闭,慢慢开始变懒。不过,让人欣慰的是,美国人尚且能够得体地面对彼此,哪怕跟陌生人也是如此。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它会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愉悦,同时也会帮助那些弱小的人们。

  日报: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你觉得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何伟:各种社会问题将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人已经证明了,他们是勤劳、机智、坚韧、能干的,接下来要证明的是,他们知道该在什么时候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知道在为自己争取利益的同时也考虑到别人的利益、社会的利益。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