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素
2012年,农村环保欠账问题或将依然突出。
近日,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十二五”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2012年及以后的农村环保工作做出部署。
“长期以来,我们的环保只注重城市和工业,而忽视农村和农业,导致农村环保的历史欠账很多。”一位地方环保官员对本报分析,单是越来越多的农村环境污染事件已经迫使主管机构,不得不加大农村环保的关注。
根据《指导意见》,2012年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补助规模为55亿元,要求地方予以配套资金,并明确了中央和地方资金配套比例,即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1.5、1:1、1:0.5。
“尽管上述投资还会带动一定社会投资,但整体资金规模与实际需求相比只是杯水车薪。”环保部的一位环保政策专家对本报指出,“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已经到了,希望国家加大农业环保投资力度。”
农业污染已占全国污染的半壁江山。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源主要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达到1324.09万吨,270.46万吨、28.47万吨,分别占到全国排放量的43.7%、57.2%和67.3%。
根据农业部此前对全国污水灌溉区的调查,在约140万公顷的受调查污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灌区面积的64.8%,其中轻度污染的占46.7%,中度污染的占9.7%,严重污染的占8.4%。
本报记者获悉,中央财政从2008年起设立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截至今年年底,共安排了80亿元用于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共带动地方投资97亿元,对1.63万个村庄进行了整治,受益人口达4234万人。
“近180亿的投资只初步完成了对1.63万个村庄的环境整治,而全国有60万个建制村,由此可知其资金缺口有多大。”前述环保专家指出,根据环保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到2015年,完成6万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
“这意味着,单是中央财政的投入至少还需300多亿。”该环保专家进一步分析。“2011年投入了40亿,2012年投入了55亿,如果按照这样的节奏投入下去,6万个建制村的综合整治目标难以完成。”
令本报记者感到意外的是,《指导意见》并未确定“十二五”后3年的环保专项资金的规模。
“既然有关部门表示要从战略上重视农村污染问题,那么在战术上应当明确,为什么‘十二五’的中央财政投入农村环保的资金至今没有明确,而是需要相关部门隔几年讨价还价一次。”前述地方环保官员如是说。
根据《指导意见》,国家还鼓励各地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整合建设、农业、水利等涉农资金,提高环境综合整治效果。
“不同涉农资金整合的过程中,因为导致用途改变,将大大增加管理和监控成本,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可取。”前述地方环保官员如是说。
从在具体项目布局上来看,2012年55亿的专项资金将重点支持3类村庄:一是按照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纳入减排范畴的村庄,二是按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流域优先控制单元范围内的村庄;三是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社会高度关注,严重影响农民健康的“问题村”。
“从解决农村环保历史欠账的角度来看,这笔钱的花费有失偏颇,不应用在前两类村庄上,而应主要投向第三类村庄,因为问题村和潜在问题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十分急迫。”前述环保专家表示。
该专家指出,从环境治理的理念来看,上述专项资金的花费还是属于末端治理,停留在污染物排放之后的治理,而不是前端治理,“环保部应加强和农业部的协商,减少农业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从源头上减少农业污染的排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