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2银行业:风险、挑战与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4日 04:47  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

  曹理达 周慧兰

   银监会近期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81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38 亿元,同比增长35.4%。在银行业利润高企的同时,笼罩着实体经济的却是增长下滑和硬着陆的担忧。在这反差之中,隐藏了哪些结构缺陷?当前,欧债危机已进入到银行危机的阶段,欧美银行纷纷撤回资金自救,我国的银行业能否独善其身?明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会继续,同时有近两万亿的地方债务到期,这对银行体系来说意味着怎样的风险?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期本报采访了汇丰银行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屈宏斌(微博)、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是为21世纪北京圆桌第324期。

   宏观经济与银行业绩

   银行体系内同质化的竞争,导致资金的稀缺和资金价格的提高。

   《21世纪》:今年全年央行一共加息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6次。如何评价全年的流动性水平和经济形势?银行的经营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屈宏斌:流动性管理或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是一般规律。最近数据表明中国已从过去通胀不断上升、过热的趋势转变为去通胀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所有的通胀指标,不管是CPI还是PPI都在快速回落,而且回落幅度比大多数人预期得要快。其次,不仅物价水平下降,资产价格也在向下走。其中房地产行业的减速尤其突出。随着通胀压力显著减轻,对于增长可能继续放缓的担忧成为主要的关注点。房地产市场走弱以及出口增速下滑都可能继续拖累GDP增速在明年一季度进一步下行。

   最后,实体经济出现了加速下行的苗头,经济增速在下滑,下滑在加速。

   我把这称作去通胀的趋势,当然这是相对通胀和通缩而言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倘若进一步发展,也有可能演变为通缩趋势。

   谭雅玲: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35.4%,而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在资本市场上,银行股一支独大的局面没有改变。而银行的利润那么高,股价却上不去,居民在银行股上的投资回报率很少,而在银行的储蓄、理财产品的收益也较低,这就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的银行虽然经历了股份制改革和上市,但是经营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体制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脱离行政体制的影响,还有一定的历史惯性。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依靠行政手段。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比较缺乏针对性,没有针对国情和自身优势进行设计,而是追求规模、速度和地域上的扩张。现在不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股份制银行,都是在走全国化的道路,产品设计趋同,引发同质化的竞争,导致资金的稀缺和资金价格的提高,银行体系不是为经济在保驾护航,而在一定程度上掠夺和瓜分实体经济的利润。

   货币政策调整与流动性

   货币政策从密集型紧缩到出现拐点,未来将可能有一系列的放松步骤。

   《21世纪》:根据今年前11个月已公布的数据,分析普遍认为2011年全年新增贷款可能略低于年初7.5万亿元的计划,预计明年会加大信贷规模。同时,市场普遍估计明年存款准备金率会多次下调。您怎么看?

   谭雅玲:截至今年10月末,M2余额已经达到81.68万亿元,而今年前三季度GDP总量为32万亿。所以,未来货币政策的方向还是紧缩。我们应该保障经济增长,但重点不是GDP的增速,而是经济总量不能下来。总量不下来靠什么?靠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经济的后续补充。同时,要抑制投资的过度扩张。投资要有针对性,应该让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获得资金,而不是让拿到资金的企业再度去进行投资,加剧经济失衡。

   屈宏斌:过去我们的政策一直是反通胀,体现在货币政策上,不断采用数量型政策工具,对新增贷款规模实行严厉控制,清理表外业务,标志性事件就是过去12个月里连续上调13次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每个月就上调一次。回过头来看,过去12个月的反通胀数量型紧缩政策应是2001年以来最严厉的一次紧缩,在这种背景下,流动性收紧,M2增速明显下滑。

   从反通胀角度来看,我们的确需要把过去过快的增长速度降低到一个正常水平,现在这个水平已经达到,M2增速是12%左右,低于年初设立的16%的目标(过去十年的平均值是12%左右),信贷增长也出现了下滑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微观层面银行业和企业的流动性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紧张的局面。

   既然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也应该做出及时的调整。实际上这个调整已经出现,我们看到央行近期意外地下调了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从过去的累计上调转为下调,这种转折还是比较果断的。从另一个意义上讲,操作层面的货币政策从密集型紧缩出现拐点,未来将可能有一系列的放松步骤。货币政策的松动主要还是以数量型松动为主,如M2的目标控制、新增贷款额度的制定。

   如果2011年是反通胀之年,货币政策体现的是最严厉的密集型紧缩;2012年就应该是货币政策宽松的趋势,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由于货币政策是一个总量政策,所以微观层面的流动性不管是银行还是企业都不会感觉那么紧了。

   多重信贷违约风险

   银行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我们不可能脱离居民的生活实际,来探讨银行体系的承受能力。

   《21世纪》: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明年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在房地产调控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前提下,房贷政策应如何进行调整?如何看待房价大幅下跌给银行体系带来的风险?

   谭雅玲:在房价的问题上,首先要关注的是购房者能不能承受、实体经济能不能承受。在房地产价格上涨期,房贷大量扩张,银行应该是最大的获益者,为什么获益的时候没有人关注?而在银行有压力的时候我们要先去关注?目前的房地产价格对老百姓而言,已经远远超出了承受的能力范围。尽管价格有所回落,但是单价从三万变成两万,大多数老百姓还是买不起,矛盾还在那里。银行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我们不可能脱离居民的生活实际,来探讨银行体系的承受能力。

   尽管房贷的贷款占商业银行的比例很大,但是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很高,而银行现在的盈利水平,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部门,即便房价出现了大幅下降,银行体系也能承受。银监会在今年也做出了房价下跌50%的压力测试,结果仍是可承受的。

   屈宏斌:货币政策是一个总量政策,它主要是对整体经济的资金松紧度做出调整,从而达到熨平经济周期、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稳定经济和物价的作用,它并不适用于针对解决某些微观行业的问题。

   房地产业更多地需要通过房地产政策来解决。现在大家有了一个共识,就是房地产业出现了拐点,这不正是大家所希望的吗?调整有利于房地产业长期的健康发展,这说明过去的政策作用还在显现,我们应当顺势而为,让它完成这个调整。

   有人考虑房地产会不会有超调的风险?风险当然有,房地产价格具有一般资产价格的特性,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超涨,跌的时候也有风险,需要关注。如果出现超调,我们再采用一些针对性政策来应对,但我不主张用货币政策。

   中国的货币政策仍应以经济大趋势为主,去通胀的趋势要求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宽松,这对各行各业都会有影响,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可能就是不至于使其出现拐点又出现反弹,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房地产向下超调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同时坚持房地产市场目前的调控措施,是比较合适的组合。

   《21世纪》:明年将是地方债的还款高峰期,2012年到期的地方政府债务有1.84万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达到1.298万亿元。如何评估地方债务的违约风险?其对于经济复苏进程和银行体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屈宏斌:地方债的风险主要是流动性风险。地方债最根本的问题是短借长投,地方政府借了钱,60%搞基建项目、长期项目,10%买地、购房,这些都是长期项目,回收期较长,其债务期限和融资方式之间产生了严重的错配。这些短期债务到期后,它原先投入的项目在短期之内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进行还本付息,于是就出现了流动性风险,这种风险可能会从地方债传染到银行,对银行体系造成威胁。

   对此,也有一些可行的方案来应对和化解。首先是延期,银行和各地方政府之间进行谈判、延期,至少避免了违约风险。其次,扩大地方自主发债规模,增加地方政府财力,使其有能力偿付它应该负担的债务。最后,还有一个长、短期结合的方案,就是把地方政府投资的资产进行一定程度的证券化、民营化。这三种方案当然都有风险,但政府有责任来应对。

   银行业转型路径

   更重要是银行内部微观机制的改革,要使其成为商业主体、经营主体。

   《21世纪》:有观点认为,今年以来理财产品和民间借贷的扩张,反映了金融市场对资金真实价格的还原。您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屈宏斌:利率市场化已讲了很多年,它的必要性大家都有共识,利率市场化改革早比晚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有一点大家必须注意到,就是我们目前必须考虑外围环境,全球正处于非正常的利率环境,美国实行零利率政策,而且至少在2013年年中之前都不会改变。利率市场化无非是放松利率管制,使其更符合市场要求,但在全球利率超低的特殊时期,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不得不考虑这个客观因素。

   谭雅玲: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已经远超真实利率,是一种脱离经济规律的借贷行为。造成民间借贷危机的原因是贷款市场的供需扭曲。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通过正常渠道得不到资金,只能通过地下的金融机构来满足需求。这种矛盾是我们的体制和结构造成的。当前银行贷款的政策指导性比较强,完全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配置自己的贷款和投资的比重,而且单纯追求利润比较高、风险比较小的企业,这类企业主要是国企和政策倾斜的企业。这些企业的资金是很充裕的,而且它们用手中的资金涉足了很多不应该从事的领域,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正是经济结构问题的一个集中表现。

   《21世纪》:欧债危机的持续恶化令全球银行业受到冲击,全球银行融资成本飙升。中国银行业应如何防范危机的蔓延和传导?如何有效的加强监管?

   屈宏斌:首先,宏观层面,谨慎监管,协调各个行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在宏观层面有更具协调性的管理金融风险的机制,这也对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

   其次,微观层面,鉴于我们是国有大银行为主,在市场份额较大、竞争不充分的情况下,还要推进国有大银行的内部改革,使其更加商业化,以盈利为主,少一点政策银行的角色和功能。之前我们通过改制、上市确实进步了不少,银行的经营更加透明化,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督作用,但更重要是银行内部微观机制的改革,要使其成为商业主体、经营主体,而不是国家的副部级单位。

   最后,行业层面,引进竞争,竞争出效率,也能加强银行本身的竞争力和自身实力,加强风险控制。

   谭雅玲:尽管欧美的银行出现了问题,但是银行业的整体水准是非常高的,其企业架构法律化、产品高端化、经营专业化。这些方面的优势我们都不具备,不能认为欧美银行出问题,我们的银行业就可以置身事外。相反的,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的防患于未然,出现的问题反而会比西方银行更重。为什么?因为西方的银行业已经在成熟的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之中运行,能够及时的反映和应对风险。而我们的银行是在体制的保护和惯性推动之中,所以中国的银行业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乐观。

   商业银行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和国家发展的战略诉求。在金融领域,不是不可以有投资投机行为,但现在我们很多的投资行为缺乏专业素质,只在追求短期的套利,给实体经济带来巨大伤害。我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原来从事制造业和出口的企业家,因为经营困难都掉头去搞投资、投机去了,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来支撑?

   (因时间关系,谭雅玲发言未经本人审核)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