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塘堰连着大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4日 03:07  经济日报

  本报讯 记者魏劲松报道:连日来,农田水利建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荆楚大地随处可见。村边地头,一台台挖掘机正在长满杂草的低洼地、堰塘、沟渠里“大展拳脚”,清除淤泥、挖深堰塘、通畅沟渠。

  在宣恩县黄家河村位于黄家坪山腰上的蓄水池施工现场,省农业厅工作队员和村民们一道挥锹铲土,砌筑开挖。村委会主任潘存林告诉记者,正在建设的这口蓄水池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成后将彻底解决6个村民小组100多户、400多人的人畜饮水困难。“以后遇到干旱,再也不用愁眉苦脸了。”潘存林兴奋地说。

  湖北省今年遭受历史罕见的冬、春、夏3季连旱,全省约100万口小型塘堰由于多年没有整治,能发挥灌溉作用的仅有五分之一。12月5日,湖北省启动了“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计划到明年3月5日发动全省8550个工作组深入26000个村,整治塘堰20万口以上,以此带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小型水利设施整治。

  今年初,湖北省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在上半年走访民情活动中,群众反映了小型水利年久失修,特别是塘堰淤塞的问题。为此,湖北将“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作为新一轮“三万”活动的主题,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取信于民。“挖塘堰这件事看似很小,但是小塘堰连着大民生、小塘堰解决大问题。”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新一轮“三万”活动不仅要让农民受益,也要在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的动员能力、影响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创新新时期“三农”工作、群众工作的路径和抓手。

  记者在湖北各地看到,在新一轮“三万”活动中,工作组干部进村入户,吃住在基层,宣传政策,调动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他们还将利用春节期间、春耕前后时间,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返乡农民工、生活困难群众等,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湖北省省长王国生表示,继续开展“三万”活动,将成为全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一次特别行动,以塘堰整治带动全省“小农水”建设,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秋冬春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做到建设力度大于往年、资金投入多于往年、各项措施优于往年、综合效益好于往年。

  整治20万口塘堰,钱从哪里来?“整修塘堰由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共建。”湖北省委副书记张昌尔说,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因地制宜选择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好事做好。湖北要求通过宣传开展塘堰整治的有关筹资筹劳和“以奖代补”政策,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在开展塘堰整治的基础上,引导村组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入股、承包、租赁以及拍卖冠名权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塘堰等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田水利建设长效投入机制和管护机制。湖北省委财经办主任刘田喜介绍,整治塘堰20万口以上按一般标准需要50亿元,省市县3级财政将拿出10亿多元,再争取中央专项补助资金1亿元,以“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用于整修塘堰。同时,还将通过省市县“三万工作组”派出单位扶持、项目资金整合、受益农民“一事一议”等方式筹资。

  在活动中,湖北强调要坚持“六不准”:不准向基层提任何不合理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包括土特产),不准抹牌赌博和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不准层层搞陪同和迎送。

  活动开展以来,湖北各地市结合自身职能和群众需求,力求工作见实效:荆门市组织万名干部、投入万台机械,展开了以“扩挖万口堰塘、疏浚万里沟渠”为主的水利工程建设;黄冈市编撰了塘堰整治技术手册,用于指导目前正在开展的山区、丘陵、沿江湖小水利“家门口工程”。今冬明春,该市将拿出25.7亿元,建设“五小”水利工程4.9万处;孝感市计划整治扩挖塘堰3万口,其中当家塘2万口,增加蓄水能力1.4亿立方米,覆盖全市每一个村民小组,目前开工率达60%;宜昌市推广“产权受益户共有制”,做到一堰一证(产权证书),一堰一牌(受益户管理责任牌)、一堰一图(灌溉范围图)、一堰一书(《水利工程管理合同书》),把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