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巩固宏观调控成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0日 02:36  金融时报

  李倩

  当前货币政策不应转向,而要更加有预见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准确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作出预调微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记者李倩就在市场因央行本月5日三年以来首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而议论纷纷,甚至部分人士认为“这将是央行放松银根的开始”之时,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时要求,明年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作出预调微调;坚持房价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保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对此,业内专家纷纷表示,中央的决定既体现了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体现了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当前要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和取向,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巩固好前期宏观调控成果。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贷款投放力度和节奏,货币信贷增长逐步向常态回归,适应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目前,金融宏观调控成效逐步显现,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经常项目顺差与GDP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就业形势良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了良好态势。同时,各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贷款使用效率,加大对符合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三农”、民生等薄弱环节以及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供给,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了,欧元区问题愈演愈烈,中国外贸形势严峻,国内部分中小企业资金吃紧,PMI降至50%荣枯线下,PPI同比增速超预期下行,GDP连续下滑;与此同时,CPI持续回落,11月份同比上涨4.2%,通胀压力明显缓解。因此,有市场人士就认为,今年控制货币、抑制通胀的任务似乎有所减轻,货币政策应该转向保增长,并且或将走向全面放松。

  事实上,虽然通胀放缓为宏观调控腾挪出空间,然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升级,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巩固和扩大遏制通胀初步成果、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仍面临不少新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形势的变化,此次中央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改变为现在的“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这一方面说明,目前控通胀任务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另一方面显示,稳定经济增长已排至前列。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指出,经济增速回落是政府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且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同时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较强,社会总需求总体旺盛,我们要提高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银河证券研究所执行总经理苑德军也表示,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是个奇迹,主要靠的是资源的消耗、低成本的劳动力和环境的污染,是不可持续的高增长。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紧迫且艰巨,应该趁此机会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由此可见,当前货币政策不应转向,而要更加有预见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准确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作出预调微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如何在稳健基调下前瞻把握、预调微调、审慎平衡,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应充分用好用活货币政策工具,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灵活调节和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和适度;可以继续适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向系统注入此前冻结的流动性,支持银行信贷增长。动态差别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微调的重要方式。央行日前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就明确指出,将继续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根据形势变化对有关参数作适当调整。信贷投放规模上,可以进一步采取措施鼓励银行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定向放松。基准利率在目前物价逐步回落且经济增长减速时不易上调,而鉴于经济增速放缓仍处可控范围,也尚无必要通过下调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利率的下调会产生扭曲效应,并导致对实体经济来说不必要的信贷增加,预计利率水平维持现状可能性较大。”连平判断,“未来汇率政策可能更为主动和灵活,尤其是将会进一步扩大波动幅度,增强汇率弹性。”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指出,货币政策更多是总量政策,财政政策应配合货币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在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大框架下,今后一个时期,旨在鼓励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的结构性减税仍将进一步推进。记者注意到,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下发通知,明确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如此来看,央行日前由于10月份外汇占款大幅减少,货币被动收缩,为改善市场流动性趋紧局面适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非简单放松银根,而是寄望通过政策预调微调,“补血”货币信贷市场,缓解经济放缓的压力,此举充分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