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投拯救大兵绿城 搭建平台为输血铺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03日 08:21  华夏时报微博

  本报记者 王海春 上海报道

   11月28日市场传出消息,绿城集团正与中投公司、黑石集团密切接触,未来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投资国内房地产。绿城房地产、绿城阳光、中投旗下建银投资和黑石将分别出资4.8亿元、2.1亿元、12亿元以及2亿元。

   近期,绿城屡陷资金断裂传闻,此次却投入近7亿元成立合资公司颇引人关注。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公司业务范围中所指的受托资产有偿管理等业务,是为未来打通融资渠道做准备。同时,绿城、中投与黑石分属民企、央企与外资,这三个背景迥异的合作方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各取所需。

  为“输血”铺路

   消息披露,绿城与中投、黑石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据了解,这家合资公司最终的注册资本将达到60亿元,中投下属的建银投资将投入36亿元注册资本金。合资公司成立时先初步出资20%,其余的80%将在公司成立后两年内支付。

   “公司还在成立中,公司未来的运营及合作伙伴的情况,我们现在还不方便说。现在能说的,也只有公告中所披露的信息。”绿城集团副董事长寿柏年11月30日向记者表示。

   根据已披露的消息,绿城与中投、黑石共同投资的这家公司将主要投资基本设施、养老地产和健康产业投资。目前正在与北京市昌平区政府接触,为昌平区的商业金融、医疗等配套设施做代建工程。

   这样看来,新公司似乎只是一家做代建的公司,但值得关注的是,这家公司除了投资基础设施及做代建工程,其运营范围还包括“股权投资、项目投资、投资管理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及受托资产有偿管理”。

   “这家公司除了可能会做代建、投资商业及养老地产,是否还会涉及到如股权、项目的投资,或其它领域,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因为公司还在成立、审批过程中,很多事情还待定。”寿柏年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绿城在资金紧张的时候,却要出资近7亿元成立一家新的投资公司,显然另有所图。

   “如果仅仅做代建,其实对缓解绿城资金紧张并无太大意义。”乘星行机构总经理李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运营范围所涉及的“股权、项目投资,及受托资产管理”,很可能是绿城在为后期的“输血”铺路。

   中国指数研究院(杭州)研究总监曹旭东也指出,绿城与中投、黑石成立的这家新公司,做代建、养老地产可能只是三方部分的合作内容,而更重要的合作可能是做代建以外的股权、项目投资方面的合作,前期搭建的合作平台是为日后把一部分项目股权转让出去做准备。

   然而,绿城的项目多采用合作形式,这很有可能成为其未来通过项目融资的绊脚石。根据绿城披露的信息,该公司在杭州的34个项目中,就有28个为合作项目,在浙江省内杭州以外的33个项目中,也有29个采取合营模式。

   “绿城很多项目都是和其它企业联合投资的,因此用项目融资还要考虑到合作伙伴的意见,过程比较复杂。”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表示。

  合作三方各取所需

   近期屡传资金紧张的绿城急需找到一条融资渠道。据记者了解,在香港上市的绿城并非没有在香港融资的打算,但此后却打消了该想法。

   “现在香港的融资成本较高,而且审批过程也较慢。受楼市调控影响,投资者认购房产公司融资债券的积极性也不高。所以现在融资并非理想的方式。”绿城集团相关人士表示。

   “如果在香港融资,会引来更多关注。而如果国内有一家合资公司,直接与大佬合作进行融资,不但效率高得多,而且融资也可以做得相对隐蔽。”沪置房产市场总监付琦指出。

   对于这种先搭合作平台再输血的方式,绿城方面并未给予正面回答。“这个事应该只有公司高管才了解,我们现在也没有得到有关这家公司更详细的情况。”绿城集团运营管理部俞先生表示。

   “虽然绿城的产品做得好,但绿城的财报表现并不好,仅这一条就很难获得国外投资者的认购。因此现在海外间接融资基本被堵死了。在这种情况下,引入中投和黑石两个有力的合作者,要比绿城自己在海外融资的效率高得多。”高力国际一位研究人士对记者说。

   事实上,从合作三方的背景来看,此次合作显然是三方各取所需之举。绿城是民企,需要资金;中投与政府关系密切,但在房产开发领域缺乏经验;而黑石则是资本大佬,手中资金雄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政府对外资投资内地房地产管理很严格,外商如果以直接投资房地产的名义很难进入市场,但依靠中投央企的背景,就比较容易获批。在先期已经打开进入通道之后,即有可能开展大规模股权并购及投资活动,并进而到国内大宗股权交易的市场中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