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澳集团张洪波:未来五年成世界烤鸭第一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8日 10:00  新浪财经微博

中澳集团张洪波:未来五年成世界烤鸭第一品牌
从养鸡到养鸭 中澳找准定位 发展1235为核心的订单养殖模式
海外市场拓展速度喜人 欧债危机下 欧盟市场供不应求
未来五年成为世界烤鸭第一品牌 有自己的品牌是最大的成功

  2011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延续了二季度轻踏“减速板”的态势,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不同程度放缓。内忧外患仍然是悬挂在中国企业身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中国企业将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如何寻找到自己应对变化的生存之道?如何在中国经济增长长周期中寻找到转型的商机?

    2011年底,新浪财经“寻找新生机”报道组将兵分八路,深入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城市,探访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专访行业领军人物,为您带来中国最活跃、最有变革力群体的转型故事。

  新生机本期人物:中澳集团董事长张洪波

  人物介绍:他是山东省赫赫有名的农民企业家,他带动了30万农民共同走上致富之路,被当地农民亲切的称为三十万家庭的“大家长”。24年前,只因家庭贫困,张洪波将一纸大学通知书尽弃于身后,从300只鸡苗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如今,他领导下的中澳集团已成为中国家禽业的领跑者,拥有总资产32亿。其首创的订单养殖模式是背后秘籍,不断助推着中澳集团向标准化、集约化、契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转型。欧债危机下,中澳日益向好的海外市场成为其发展的下一个引擎:未来五年要成长为世界烤鸭第一品牌。

  人物语录:

  第一次养鸡就遭遇全军覆没,我当时是很难过,但是并不灰心。因为我知道创业并不可能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的是认准了就坚持下去。最后还是把养鸡场给办起来了。

  农民缺资金,我们就给予资金扶持。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公司向农户赊销鸭苗、饲料、兽药,以保护价回收农户的商品鸭,无论产品走俏还是滞销,保证收购价格不变,现款结算。

  欧洲消费者的进口食品平均开销,7年来每年都以14%的速度迅速增长,远远高于美国的5%。今年,欧盟市场的外来食品销售额将达到70亿欧元的规模。其中,中国食品将占外来食品的一半左右,从长远来看,欧洲的食品进口仍将保持现有结构不变。

  从开始创业到现在,我感觉最成功的就是企业的产品有了自己的品牌,比一般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高出一千多块钱,并且还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就是带动了30万农民。

  当初摆脱贫穷的这种渴望驱使我走上创业致富之路,但我周围还有很多没有找到致富门路的父老乡亲。创业初期我就很想拉他们一把,但能力所限,常常有心无力。所以当事业有所成时侯,我就要帮助更多人走向致富之路!我毕竟是农民的儿子。

  一提到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就想到美国;一提到奔驰、宝马就想到德国;一提到红葡萄酒就想到法国,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到让人们一提到中澳欧式去骨烤鸭就想到中国。

  从养鸡到养鸭 中澳找准定位

  新浪财经:张总,我们知道当时您考上大学却没有上,而是拿三个月工资换回来的三百只鸡苗,从而有了今天的事业。在一般人看来,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了这条路?

  张洪波:当时就是想不再给家里增加更大的负担,想替家里分忧。为家里分忧唯一的路子就是出去打工。去打工并不是想挣工资,而是想学点本事,找个项目。于是我选择了在天津的一家养鸡场当工人。将近三个月,一边干,一边学习养鸡的技术。学成以后就用三个月的工资换回来三百只鸡苗,自己创业。

  新浪财经:听说您第一次养鸡就遭遇全军覆没,当时什么感觉?有没有觉得走不下去?

  张洪波:当时是很难过,但是并不灰心。因为我知道创业并不可能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的是认准了就坚持下去。最后还是把养鸡场给办起来了。

  新浪财经:不仅您自己富了起来,还带动附近村庄1000多户农民成了养鸡专业户,走出了产业化的道路。从养鸡到养鸭终于找准了中澳的定位。这中间是怎么转变的?

  张洪波:这个选择并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是因为当时中国掀起了“肉鸭热”,肉鸭的销量极大,供不应求。再加上当时的肉鸡接近饱和。有个经销商告诉我,南京有一家养鸭厂,那个地方养的鸭子比较受市场欢迎,并且告诉我呢,那个品种可能是英国的樱桃谷鸭。并且庆云的气候最适合英国樱桃谷鸭的生长。

  我马上跟英国的那家公司取得了联系,并迅速达成了购买协议,引进了英国樱桃谷父母代种鸭,并投资配套兴建了三处种鸭场,36处养殖农场,年宰杀2000万只商品肉鸭的生产线,正式组建了中澳集团。

  新浪财经:开始顺利吗?

  张洪波:其实刚开始并不顺利,这个新生事物是比较淡的,当时很多的农民养鸡的热情仍然持续高涨,没有人愿意养殖这个陌生的肉鸭。我在农户那里无情的吃了一次闭门羹。我带着员工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跑,跟乡干部谈,跟村支书说,跟农户也在做工作。一个叫 “王知县”的村子养鸡失败,我们赶忙到了王知县村,向村民宣传养鸭的好处。十几户农民被我们打动了,决定养鸭。一个叫 “王知县”的村子养鸡失败,我们赶忙到了王知县村,向村民宣传养鸭的好处。十几户农民被我们打动了,决定养鸭。

  发展“1235”为核心的订单养殖模式

  新浪财经:现在中澳做的也很大,据说北京烤鸭十只中,有三只就是中澳的。这么多鸭子的供应需要完整科学的供给体系,中澳是怎么做到的?我们经常提到一个词汇就是“中澳模式”?

  张洪波:我们就是通过“中澳模式”做到的。“中澳模式”是以“1235”为核心的“公司+标准化农场+养鸭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养殖模式。“中澳模式”的核心就是打造契约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农民缺市场,我们就是农民的市场,通过订单养殖,使鸭农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变成了产业工人。

  “1”就是以中澳集团为龙头;

  “2”就是“两高定价,农企双赢”,即高价赊销给农户生产资料,高价收购农户的商品鸭。从根本上解决了合作中的履约难题,实现了农企双赢;

  “3”就是三赊销,即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公司向农户赊销鸭苗、饲料、兽药,以保护价回收农户的商品鸭,无论产品走俏还是滞销,保证收购价格不变,现款结算。

  “5”就是“五统一”,即公司对广大养鸭户实行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供药、统一防疫、统一回收宰杀的服务。

  农民缺资金,我们就给予资金扶持。近几年,公司向鸭农无偿支援资金3400多万元,赊销给鸭农生产资料10多亿元。

  新浪财经:这资金的问题解决了,那如果我们的农民缺技术了怎么办呢?

  张洪波:所有的养殖农场都配有专职的技术人员,公司的技术部实行统一垂直管理,大到可以说是防疫、保险,小到一个取暖炉子怎么建,方方面面的标准、规程都严格统一,从根本解决了鸭农的技术难题。我们使农民的鸭,不是通过过毛、过秤、过毛鸭来付钱,而是农民的鸭装到车上以后,这一户,我们进入产业链条宰杀,宰杀完了以后呢,通过我们出了多少肉,报给农民,赚多少钱,这样呢,就节省了很多资金。

  新浪财经:节省的这部分资金是中澳的还是农民的?

  张洪波:节省的资金是农民的。

  海外市场拓展速度喜人

  新浪财经:光有中国的市场是不够的,中澳在海外的拓展进行的如何?

  张洪波:欧盟市场是我们的主要销售方向,这个市场在过去5年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增长。欧洲消费者的进口食品平均开销,7年来每年都以14%的速度迅速增长,远远高于美国的5%。今年,欧盟市场的外来食品销售额将达到70亿欧元的规模。其中,中国食品将占外来食品的一半左右,从长远来看,欧洲的食品进口仍将保持现有结构不变。

  我们中澳集团做为全国能出口欧洲的两家企业之一,生产的欧式去骨烤鸭一投放市场便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次参会期间,又有很多客户提出先全额付款的方式要求销售我们的产品。

  欧债危机下 欧盟市场供不应求

  新浪财经:您刚刚提到欧盟是主要的销售方向,可我们现在也知道欧债危机,欧盟的经济也有下滑的趋势,这会给中澳带来影响吗?

  张洪波:刚才我已经讲过欧盟市场的情况,欧债危机影响的是依赖出口的产业,我们这个产业不存在依赖的问题。因为我们在产品质量、价格方面拥有国外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这次出席国际食品大会,我们就拿到了上亿美元的产品订单,按我们目前的生产能力,生产计划已经排到了2012年的年底。

  未来五年成为世界烤鸭第一品牌

  新浪财经:未来五年发展前景?中澳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世界烤鸭第一品牌,一提到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就想到美国;一提到奔驰、宝马就想到德国;一提到红葡萄酒就想到法国,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到让人们一提到中澳欧式去骨烤鸭就想到中国。

  有自己的品牌是最大的成功

  新浪财经:到开始创业到现在,您感觉您最成功的地方在哪儿?

  张洪波:最成功的就是企业的产品,有了自己的品牌,比一般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高出一千多块钱,并且呢,还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就是带动了30万农民。

  新浪财经:从一名“万元户”,到现在拥有几十个亿的“亿万富翁”,您如何理解这之间角色的转换?

  张洪波:当初摆脱贫穷的这种渴望驱使我走上创业致富之路,但我周围还有很多没有找到致富门路的父老乡亲。创业初期我就很想拉他们一把,但能力所限,常常有心无力。所以当事业有所成时侯,我就要帮助更多人走向致富之路!我毕竟是农民的儿子。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