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电价:分歧背后的多重两难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5日 14:14  新闻晚报微博

  晚报综合报道

  据华夏时报报道,针对电企近来频频上调电价的呼声,有关部门内部意见出现分歧。部分意见认为,上调电价有助于缓解电力亏损和电力紧张。另一部分意见认为,上调电价将打压本已不景气的经济增长。事实上,这样的“电价分歧”仍将长期存在,且短期内似乎无解。

  对于电力供应而言,虽然在过去5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创造全球电力建设纪录,净增4.5亿千瓦。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电装机容量的扩容,却因煤炭供给的严重趋紧,根本无法满负荷使用,这即是我国“煤电矛盾”的主要原因。此外,核能、水能、风能以及生物能的内生瓶颈,亦是造成我国电力供应结构性短缺的因素之一。

  据中电联预测,继我国今年电力缺口3000万千瓦之后,2012年我国电力缺口更将高达5000万千瓦左右。正是日益加大的电力供应缺口,在导致各地近年不断拉闸限电的同时,助推了电企频频上调电价的呼声。

  那么,基于决定价格的供求关系进行分析,似乎电企要求上调电价的呼声完全合理。但是,如果结合电力供应之于整体经济和民生保障的服务属性而言,当下恰恰不是上调电价的最佳时机。

  在此时,如果上调电价,必然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让本已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更加困难,以及增加民生压力;不上调电价,电力供应缺口持续加大,且电企将难以为继。电价上调不是,不上调也不是,“电价分歧”因此而生。在这种“电价分歧”的背后,更牵连着我国经济层面更为难解的结构性矛盾。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