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行“补血”千亿欲为小微企业“输血”资金流向贷后监管存盲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4日 14:45  新闻晚报微博

  晚报记者 劳佳迪 报道 制图 任萍

  一只名为“实业危机”的拦路虎,突然出现在货币政策运行的平衡木上,这似乎让与之狭路相逢的银监会和央行都感到焦虑了。

  面对实体经济内部咆哮的“钱荒”,这两大掌管“钱袋子"的机构火速打出了组合拳。继日前央行为温州部分银行“松绑”存款准备金率、直接注入流动性之后,25日起又将下调浙江6家农信社准备金率。

  昨日,银监会还对浦发、兴业两家银行发行专项金融债打开绿灯。如果算上之前获批的民生银行,专项用于扶持小微企业的金融债发行规模已经突破千亿元。

  不过,对于可能一下子鼓起来的“荷包”,由于针对资金去向的后续监管尚未明确,部分企业主担忧会是“空心汤团”。还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放出贷款以后,对企业具体用途的监管同样任重道远。

  ■企业质疑

  资金用途难监管

  如果要追溯银监会从政策层面为发行专项金融债“开口子”的具体时间,距今其实尚未满月。 10月底出台的《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才刚明确银行可以获准发行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

  短短一月内,银监会已火速批准了三家银行发债,深发展等其它股份制银行也正酝酿募集百亿元资金。银行的热情回应,监管层的 “给力”效率,一下子令学界充满了关于“拯救实业”的乐观憧憬。

  但在小微企业内部,对于所募资金放贷真实流向的忧虑却暗自涌动。“看上去是很美,不过先不说金额的多少、够不够用,只说银行债券发行筹到的这笔资金,最后实际会用到什么地方?监管部门有没有查漏洞的具体办法? ”在义乌市场已跌打滚爬15年的装饰品公司老总魏先生对记者说。

  记者注意到,目前确实并未跟进出台具体的后续监管办法。“怎样才能保证资金一定会用于实际申请的贷款项目呢?现在实业这么不景气,小微企业大多是微利,如果企业拿到钱是做个人投资,做民间放贷,怎么来监管?”温州乐清一家鞋袜制造企业负责人楼先生则坦言,钱流入企业口袋后再掏出来投资,银行便很难区分是否是贷款的钱,也无从追踪用途。

  魏先生还对记者分析,银行分行、支行内部的薪酬考核制度造成了信贷员操作上的“潜规则”。“很简单,一个信贷员的收入,是要按照贷款余额的利息收入来提成,再减去银行对不良贷款的‘内部罚款’,只要企业账务和信用记录上没什么问题,信贷员就是看贷款量,因为和收入直接挂钩,那么,如何保证这些募集来的资金最后不是投向高耗能的淘汰产业呢?”虽然从年销售额上看,公司只能算是小型,但他与地方金融机构还是有着熟稔关系。

  魏先生的担心不无依据。以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看,10月份工业增速最快的仍是重工业,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与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高耗能行业都在增幅中占据前列。

  ■银行辩白

  “防火墙”铺得够厚

  对于小微企业的诸多担忧,银行方面却强调“纯属多余”。

  此番最早获批的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消费金融中心总经理周斌就表示,银行不太可能把资金挪作他用,“监管要求银行就专项金融债及相关业务逐一建立台账制度,笔笔业务是有据可查的。 ”关于台账制度,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周昆平也认为,确保了监管角度上的畅行,“从台账系统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时间、金额等都有记录,都能进行监管,问题不会太大。 ”在周斌看来,监管层在审批专项金融债之时,已经设定了门槛,银监会根据每家银行的小微贷款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批,对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小微企业业务的比重要做到15%以上,才有可能获批发行此项债券,这一点也确保了资金流向的可靠性。

  银监会银行监管二部主任肖远企曾表示,申请发行专项金融债的银行,除需满足金融债发行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慎性监管要求外,确实必须达到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实现“两个不低于”(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的标准。

  “按照制度,完整的贷款风险链条上,应该包括了支行信贷调查小组、支行长、分行授信审查部门、授信审查委员会、分行长甚至总行的信贷审查委员会。 ”某股份制银行对公部业务人士也对记者解释道。

  “银行负责贷款的部门并没有直接放款的权利,在贷款和放款的两个环节之间存在一道隔离风险的‘防火墙’,也就是说,贷款获得批准后,具体发放的流程由另一个部门控制操作,两者客观上存在互相制约的作用。 ”他如是强调,“现在普遍设立的放款中心的权责就是在放款时再次核实资金用途。 ”

  ■业内观察

  贷后监控存在盲区

  不过,记者注意到有一个不争事实是:2009年到2010年,银监会连续出台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但无一例外都是针对500万元以上公司贷款要求执行贷款受托支付制度,也就是将贷款额直接“点对点”打入供货商账户,严防资金挪用。

  而在圈内,将大额贷款拆分成100、200万元的小额流动资金贷款分批次打款给贷款申请人,以逃避受托支付监管的做法本身就不算是机密。据记者了解,即使是500万元以上的大单,银行的贷后监控也只能控制资金的第一笔划归流向。

  “要走流程其实很简单,贷款人只要找一个关系户,让银行放贷部门将贷款达到这个账户上,就可以了。”业内人士表示。大额贷款流向的猫腻尚且难以杜绝,思考如何针对与小微企业挂钩的小单子执行更专注的监管措施,确实不能算作"纯属多余”。

  低于作为银行额外的小微企业贷款资金来源的专项金融债,多数市场人士都表示,后续监管必须到位,“如果后续监管措施不到位,银行在发行成本较高的情况下,确实可能将募集的资金挪作他用,现在这方面的监管措施还未出台,需加快研究制定一套动态持续性的监管跟踪机制。 ”

  据金融专家赵庆明观察,发债成本的高企更令银行存在违规放贷的“道德风险”。他算了一笔账:银行发行债券的成本为年息4%至6%,而一般银行吸收存款的平均资金成本为3%左右,发债成本高于吸储成本,再加上人工成本、小微企业贷款较高的不良率损失成本等,发行小微企业的利得财富专项金融债的成本并不低。在他看来,在不完善的贷后监控体系下,银行的“唯利是图”具有更大可能性。

  ■业内猜测

  定向宽松或为“拐点”前兆

  贷款收紧,最容易收的是小企业贷款,货币政策一刀切的做法一直让企业贷款瓶颈雪上加霜。而近期央行与银监会的“双剑合璧”,则透露出浓重的定向宽松讯号。

  以25日起将被下调存准率的浙江农信机构为例,使其取消差别存准率,恢复原先16%的正常存准率,就被普遍解读为央行对丧失信贷造血能力的区域进行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整。

  而这一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还被业内解读为未来整个货币政策微调、乃至转向的前兆。

  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研究员马永波预计,央行此举的导向意义较为明显,由差别准备金的取消至部分涉农机构法定准备金的下调,未来的全面普降最晚将在明年一季度前后出现。

  记者注意到,央行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外汇占款负增长248.92亿元,为三年多来的首次负增长。而这也说明货币政策微调确已具备条件,流动性进一步放松的必要性增加。

  “从目前国内状况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趋势已经显现,政府必须调整政策防止经济大幅度放缓,在控制物价上涨已逐渐淡出第一位调控目标的情况下,最应该解决的是资金结构失衡问题,在未来两个月适当放松货币流动性紧缩力度,增加银行贷款以及财政政策力度。”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亦如是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稍早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除了提到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外,还有两处变化:其一是,二季度强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促进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的说法,现在概括为“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适度增长,表述上更加积极;其二是稳定物价总水平已不再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转为强调“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给出的政策信号更加温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