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场频现两面信号存准下调预期成谜

  羊城晚报讯 记者曾颂报道:浙江五家农信社获准下调存准率的传闻,引发各机构对央行态度的猜测。传闻是真是假?在稳健货币政策的框架下,央行新提出的“预调微调”该怎么玩?未来存准率将定向放宽还是普遍下调?近期市场频频传出可以两面解读的信号,令人难以判断未来资金面的走向,机构的判断也出现较大分歧。

  本次媒体热炒传闻,搬出多个“内幕人士”来确证;但涉事银行却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尚未接获相关文件;而且即使确获下调,以农信社的微小体量,能释放的资金也极为有限———此间的“放松信号”极为微弱。

  当事银行称未获通知

  22日有外媒报道称,浙江省五家农信社将获准下调存准率0.5%至16%,自本月25日起生效。传闻越传越真,却一直没有获得官方的证实和证伪。

  浙江省鄞州银行被传在下调之列,但昨日羊城晚报记者致电其办公室求证时,对方表示:“我们也是看网上的消息,还没收到央行的文件。”

  在申银万国分析师倪军看来,这一传闻有点奇怪。“历史上央行还没有出过专门针对几个银行进行准备金率下调的政策。”他分析道,背后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央行之前曾对这几家小银行实施过惩罚措施,差别性抬高其存准率,如今惩罚期已过;另一种可能是央行针对宁波地区资金紧张的局面作结构性放松。

  央行今年起实行差别存准率措施,对监管未达标的银行临时抬高存准率,惩罚期后自动回调———若浙江部分银行因此下调存准率,则谈不上“放松信号”。倪军认为第二种原因更有可能,目前浙江地区资金流失严重,急需定向援助,以恢复信贷造血功能。

  根据央行浙江中支的数据,三季度浙江地区出现存款负增长920亿元,贷款增长1246亿元,如此推算浙江地区资金流失至少在2000亿元左右,银行基本失去放贷功能;日前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表示,将加大“小微、三农、民生、薄弱环节”的资金供给,倪军认为,浙江地区的农信社正好符合这四项条件,央行此举可解读为定向放松。

  定向放松难解资金饥渴

  这则传闻即使被证实,也很难对资金面有什么影响。据测算,鄞州银行年中时各项存款仅418亿元,贷款达305亿元,贷存比逼近75%的监管红线;鄞州银行以400亿存款规模计量,下调存准率只能释放2个亿的资金。

  今年以来央行6次上调存准率,如今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高达21.5%,中小型金融机构存准率亦达到18%。农信社和村镇银行获准执行较低存准率。

  “目前限制其信贷投放能力的硬约束是贷存比,下调准备金率无法改善其信贷投放能力。”倪军说。而近期银监会再次表态要“严格执行日均贷存比”,一点也没松口。

  公开市场的信号同样模棱两可。本月16日发行的一年期央票,利率突然降至3.49%,似有放松迹象,然而当期央票规模达520亿元,回笼资金量较大;昨日新发行的一年期央票利率站稳在3.49%,但回笼资金的力度变小,只收回15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信号的两面性显示出央行调控手段用意微妙,避免“放宽”或“收紧”的预期过强。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难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微博)上周五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表示,眼下全面放松银根,可能又会给房地产等资本品“输血”,难以扶持实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