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能为儿子提供假就业协议吗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4日 11:41  中国经济时报微博

  王学进 评论作者

  儿子今年大学毕业,想继续深造,所以没找工作。有一天,他告诉我,老师要他提供一份就业协议,需要用工单位和当地劳动部门盖章,希望其在一周内寄给他。儿子说他要考研,没找工作,老师说没关系,只要按他说的做就是,说是帮他一个忙。儿子问我怎么办?

  高校就业率造假的新闻早有耳闻,想不到这回摊到自己头上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我告诉儿子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儿子最后拒绝了老师的要求。

  此事深深地刺激了我,我体谅老师,他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而校方如不想方设法提高当年的就业率,就通不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绩效考核,甚至会影响到专业的设置及学校的命运。不信请看教育部21日下发的《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新京报》11月22日)

  如果此规定得以执行,它不仅会进一步削弱和动摇现已岌岌可危的基础性教育课程和专业,更会加剧高校毕业就业率的造假之风。没有哪所高校愿意因为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而调减某专业的招生计划直至停招,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教育资源的配置,因而当高校发现某专业面临停招危险时,自然会千方百计保证其就业率不低于60%的基准线,这样,势必倾向于造假甚至造假愈演愈烈。

  在围绕要不要为老师提供假就业协议的问题上,我没想到儿子在大学接受的最后一课竟是“造假”。这令我这个从事了半辈子中学教育的老师伤心不已。

  就业率造假源于教育行政部门掌握了考核高校的行政大权,将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领导政绩的主要依据之一。如今又将考核标准细化到60%的生死线上,这等于进一步损害了高校办学自主权。

  另外,这也加剧了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就业率高的高校能招到更多优质生源,争取到更多办学经费,因此,在就业率上,谁都不愿甘居人下,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直至出现了90%以上的就业率。诚如某高校招生就业办负责人所言,“高校之间攀比就业率,实际上就是在争夺生源。”一旦这种攀比建立在虚假的就业率数据上,那它就是恶性竞争,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造假者名利双收,不愿造假的高校却面临某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的危险。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